原料油预处理及提高酶法酯交换的酯交换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967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原料油预处理及提高酶法酯交换的酯交换率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原料油预处理方法包括对原料油进行化学酯交换或酶法酯交换的步骤,酯交换率在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料油预处理及提高酶法酯交换的酯交换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原料油预处理及提高酶法酯交换的酯交换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酶法酯交换是一种新型的油脂改性工艺,可用于生产烘焙、巧克力及结构脂等专用油脂产品。目前国内外关于制备零或低反式脂肪酸食品专用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氢化、分提和酯交换技术。其中,酯交换技术是制备零或低反式脂肪酸食品专用油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又分为化学酯交换和酶法酯交换,相较而言,酶法酯交换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较少,产率高等优势,避免了强腐蚀化学品(如甲醇钠)在食品加工中的使用。目前,在油脂加工领域,国内所采用的均是化学酯交换法,国外虽有工业化的酶法工艺,但并不普及,受限于酶价格较高,工艺的优化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0003]张超然等(“酶法酯交换制备塑性脂肪工艺优化及氧化稳定性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第8期,第114

118)使用诺维信Lipozyme TL IM进行对酶法酯交换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得到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4℃,酶添加量7.2%,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油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对原料油进行化学酯交换或酶法酯交换的步骤,其特征在于,酯交换率在0.1

1.0%之间时停止所述酯交换,完成对原料油的预处理。2.一种提高酶法酯交换的酯交换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油预处理:对原料油进行化学酯交换或酶法酯交换,其中,酯交换率在0.1

1.0%之间时停止所述酯交换,获得经预处理的原料油;(2)酶法酯交换:取步骤(1)获得的经预处理的原料油进行酶法酯交换。3.一种延长脂肪酶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油预处理:对原料油进行化学酯交换或酶法酯交换,其中,酯交换率在0.1

1.0%之间时停止所述酯交换,获得经预处理的原料油;(2)脂肪酶处理:使用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对步骤(1)获得的经预处理的原料油进行酶法酯交换,对脂肪酶进行处理;任选的,当酯交换率达到90%以上时停止酶法酯交换;和(3)回收:分离回收步骤(2)中的脂肪酶,从而获得使用寿命延长的脂肪酶。4.一种酶法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油预处理:对原料油进行化学酯交换或酶法酯交换,其中,酯交换率在0.1

1.0%之间时停止所述酯交换,获得经预处理的原料油;(2)脂肪酶处理:使用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对步骤(1)获得的经预处理的原料油进行酶法酯交换,对脂肪酶进行处理;(3)回收:分离得到步骤(2)中的脂肪酶;(4)酯交换:使用步骤(3)分离得到的脂肪酶对采用步骤(1)所述原料油预处理方法获得的经预处理的原料油进行酯交换。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油为食用油,包括天然植物油、动物油和/或微生物油,或所述天然植物油、动物油或微生物油经过氢化、分提和/或酯交换处理得到的油脂;优选地,所述植物油脂选自稻米油、葵花籽油、菜油、棕榈油、棕榈仁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棉籽油、红花籽油、紫苏籽油、茶籽油、橄榄油、可可豆油、乌桕籽油、扁桃仁油、杏仁油、油桐籽油、橡胶籽油、玉米油、小麦胚油、芝麻籽油、蓖麻籽油、月见草籽油、榛子油、南瓜籽油、胡桃油、葡萄籽油、玻璃苣籽油、沙棘籽油、番茄籽油、澳洲坚果油、椰子油和可可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动物油选自猪油、鸡油、羊油、鱼油和牛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微生物油包括藻油;优选地,所述原料油为用于制备烘焙、巧克力或结构脂专用油脂的原料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油含有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植物油硬脂精、含有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植物油或含有棕榈酸甘油三酯的植物油的随机酯交换油脂中的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丛芳穆子明熊建军王中心殷敏侠
申请(专利权)人: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