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和喷气制氧装置。包括控制组件;及空气加压件,用于加压空气;及吸附组件,其内填充有吸附氮气的第一吸附剂,与空气加压件相连通;及储气罐,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吸附组件通过单向阀相连通;及输氧组件,其一端与第一出气口相连通,另一端与需氧对象相连通;及微压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输氧组件中;及选择性切断组件,设置于所述输氧组件中的微压传感器和需氧对象之间;所述储气罐内填充有用于在特定气压下吸附氧气的第二吸附剂,所述控制组件与空气加压件之间、与吸附组件之间、与微压传感器之间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脉冲式供氧模式下,能够使输出的氧气更加柔和。气更加柔和。气更加柔和。
A soft air jet oxygen ma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和喷气制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氧
,特别涉及一种柔和喷气制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健康保健的不断追求,制氧机、保健机等制氧装置也逐渐进入更多人的家庭。为了适应人们多场景化的使用需求,比如较长时间的户外使用,就在朝着便携、低功耗的方向改进制氧机。脉冲式供氧就是节省功耗的一种主要方式,即利用微压传感器跟随用户的呼吸,在用户的有效吸气时间供氧,可以大大提高氧气利用率,从而降低功耗。但脉冲式喷氧因为间断进行,短时间喷出较大氧气,就会产生较大噪声,而进行氧疗的人,通常身体状态不佳,对于这种噪音的敏感度也大大高于常人,同时,因为间断性的大量氧气喷出,也会对用户的接收氧气的部位产生间断性的冲击,对于身体状态欠佳的人,这种冲击和噪音都会造成较大的困扰。
[0003]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兼顾低功耗、使用舒适的制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和喷气制氧装置,该装置通过在储气罐内填充可以吸附氧气的吸附剂,在不减少储气罐含氧量的情况下,使其内部压力下降,从而能够将氧气柔和地输送至需氧对象(用户)。该装置在脉冲式供氧模式下,能够保证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柔和喷气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控制组件;及,
[0008]空气加压件,用于产生加压空气;及,
[0009]吸附组件,其内填充有用于氮气吸附的第一吸附剂,与所述空气加压件相连通;及,
[0010]储气罐,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吸附组件通过单向阀相连通;及,
[0011]输氧组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通,另一端与需氧对象相连通;及,
[0012]微压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输氧组件中;及,
[0013]选择性切断组件,设置于所述输氧组件中的微压传感器和需氧对象之间;
[0014]所述储气罐内填充有用于在特定气压下吸附氧气的第二吸附剂,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空气加压件之间、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吸附组件之间、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微压传感器之间均电性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输氧组件为输氧管路,所述选择性切断组件为单向阀。
[0016]进一步地,所述输氧组件包括:
[0017]输氧支路;及,
[0018]盲管支路,所述微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盲管支路中;及,
[0019]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其包括两个进气端和一个出气端,其中一个进气端和出气端串联在所述输氧支路中,另一个进气端与所述盲管支路相连通;
[0020]所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剂与第二吸附剂为同一种或者不同种吸附剂。
[0022]进一步地,所述柔和喷气制氧装置,还包括:
[0023]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其具有一个进气端和两个出气端,其进气端和一个出气端串联于所述吸附组件和所述第一进气口之间;及,
[0024]第一支管路,其首端连接所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另一个出气端,其尾端通过一三通件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和输氧组件相连通;
[0025]所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0026]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的内部,在第一进气口设置有进气端过滤片,在第一出气口设置有出气端过滤片,所述第二吸附剂设置于进气端过滤片和出气端过滤片之间。
[0027]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罐的第一出气口处的内侧壁和所述出气端过滤片之间和/或所述储气罐的第一进气口的内侧壁和所述进气端过滤片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002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柔和喷气制氧装置,通过在储气罐内填充氧吸附剂,由于吸附剂的物理特性,氧气分子附着在吸附剂的表面,从而使储气罐内的气压下降。由填充有氧吸附剂的储气罐向需氧对象供氧,可以使输出的氧气更加柔和,尤其是在脉冲式供氧模式下,能够在降低功耗的同时,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储气罐中填充有第二吸附剂与未填充第二吸附剂的气压对比图;
[0030]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一实施例的柔和喷气制氧装置示意图;
[0031]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输氧组件示意图;
[0032]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另一实施例的柔和喷气制氧装置示意图。
[0033]图中,1、第一吸附剂2、第二吸附剂3、第一进气口4、第一出气口5、单向阀6、微压传感器7、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8、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9、三通件10、第一支管路100、空气加压件200、吸附组件300、储气罐400、输氧组件410、输氧管路420、输氧支路430、盲管支路500、选择性切断组件600、需氧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5]实施例:
[0036]如图2~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柔和喷气制氧装置,包括空气加压件100,其可以是使用曲柄连杆的活塞式压缩机,用于产生加压空气,经加压后的空气被传输至吸附组件200。及吸附组件200,其内填充有用于吸附氮气的第一吸附剂1,与所述空气加压件100相连通。第一吸附剂1可以是沸石分子筛,其对空气中不同气体分子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吸附组件200内,加压时(即利用空气加压件100产生的加压空气)沸石分子筛将绝大部分的氮
气吸附,只有少量的氧气被吸附,未被吸附的氧气则被收集起来供需氧对象使用,在较低压力时解吸,沸石分子筛再生,通过变压吸附原理达到制得高纯度氧气的目的。
[0037]所述一种柔和喷气制氧装置还包括储气罐300,通过储气罐300存储氧气,能够保证脉冲式供氧模式下每次喷出足够的氧气。所述储气罐300包括第一进气口3和第一出气口4,所述第一进气口3与吸附组件200通过单向阀5相连通,从吸附组件200中产出的高浓度氧气存放到储气罐300中,在脉冲式供氧模式下,需氧对象600(用户)吸气时从储气罐300中取氧。所述储气罐300内还填充有用于在特定气压(通常是高压)下吸附氧气的第二吸附剂2,为了保证在脉冲模式下瞬间喷出足够的流量,以尽可能与连续模式的等效,通常会在储气罐300内存储足够量的氧气,同时也为了保证制氧机的便携,储气罐300体积不会太大,所以储气罐300内气压较高,直接喷出的气体对需氧对象600冲击大。通过在储气罐300中填充第二吸附剂2,在高压下第二吸附剂2吸附氧气,可以使储气罐300内的气压下降,从而喷出的气流更加缓和,因为瞬间喷出氧气后储气罐300内的气压会下降,则被第二吸附剂2吸附的氧气又会缓慢释放出来。利用第二吸附剂2吸附氧气的特性,可以使储气罐300中的气压下降,从而使输送给需氧对象600的气流更加柔和。
[0038]及输氧组件400,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口4相连通,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和喷气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及,空气加压件,用于产生加压空气;及,吸附组件,其内填充有用于氮气吸附的第一吸附剂,与所述空气加压件相连通;及,储气罐,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吸附组件通过单向阀相连通;及,输氧组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相连通,另一端与需氧对象相连通;及,微压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输氧组件中;及,选择性切断组件,设置于所述输氧组件中的微压传感器和需氧对象之间;所述储气罐内填充有用于在特定气压下吸附氧气的第二吸附剂,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空气加压件之间、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吸附组件之间、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微压传感器之间均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和喷气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组件为输氧管路,所述选择性切断组件为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和喷气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组件包括:输氧支路;及,盲管支路,所述微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盲管支路中;及,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其包括两个进气端和一个出气端,其中一个进气端和出气端串联在所述输氧支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山,张本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精安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