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61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5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由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技术引入了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架构,也就是将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分为CU和DU两部分。CU又可以分为集中单元的控制面(centralized unit control plane,CU

CP)和集中单元的用户面(centralized unit user plane,CU

UP),CU

CP可以负责控制面功能,CU

UP可以负责用户面功能。
[0003]随着CU/DU分离相关技术的成熟,CU与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部署在同一个物理机房可能成为主流。出于减少数据面传输跳数,节约成本以及将数据面安全节点终结在核心网中等考虑,最终有将UPF和CU

UP融合为一个网元的可能性。在融合场景下,如何传输下行数据包以及对应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flow)的属性信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在融合场景下,能够实现下行数据包以及对应的QoS流的属性信息的传输。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第一用户面装置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信息,并根据第一信息,为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建立与DU之间的隧道。并且,第一用户面装置根据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和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QoS流的标识信息,在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QoS流的标识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QoS流的属性信息,以及,通过所述隧道发送所述下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DRB的标识信息、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QoS流的标识信息。
[0006]其中,第一用户面装置为融合网元,即第一用户面装置具备用户面网元(如,UPF)和CU

UP的功能。
[0007]在非融合场景下,用户面网元与CU

UP之间的隧道为N3隧道,并且一个PDU会话(session)对应一个N3隧道。CU

UP与DU之间的隧道为DRB粒度的隧道,QoS流的标识信息和属性信息终结在CU

UP,不需要发送给DU。在融合场景下,第一用户面装置与DU之间的隧道为DRB粒度的隧道,并且一个PDU会话可以对应多个DRB粒度的隧道,另外,QoS流的标识信息和属性信息需要发送给DU,以实现查询寻呼等级等目的。在融合场景下后,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会话管理网元通过向第一用户面装置发送PDU会话、DRB和QoS流的映射关系,使得第一用户面装置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建立与DU之间的DRB粒度的隧道,并且可以根据DRB和QoS流的映射关系在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该下行数据包对应的QoS流的
标识和对应的QoS流的属性信息,以及通过该隧道传输该下行数据包,从而实现下行数据包以及对应的QoS流的属性信息的传输。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DRB建立与分布式单元之间的隧道,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行端口的配置信息,所述上行端口为所述分布式单元通过所述隧道进行上行传输使用的目的端口。
[0009]基于该方案,会话管理网元在接收到上行端口的配置信息后,可以向第一接入网装置发送该上行端口的配置信息。第一接入网装置可以根据该上行端口的配置信息,配置该上行端口。后续,DU可以使用该上行端口通过该隧道进行上行传输。其中,第一接入网装置为CU

CP。
[0010]示例性的,该上行端口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用户面装置用于接收上行数据包的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和隧道标识。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DRB建立与分布式单元之间的隧道,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下行端口的配置信息,所述下行端口为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通过所述隧道进行下行传输使用的目的端口;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根据所述下行端口的配置信息,配置所述下行端口。
[0012]基于该方案,在第一用户面装置配置该下行端口后,第一用户面装置可以使用该下行端口通过该隧道进行下行传输。
[0013]示例性的,该下行端口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用户面装置用于发送下行数据包的IP地址和隧道标识。
[0014]应理解,第一用户面装置用于接收上行数据包的隧道标识和用于发送下行数据包的隧道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1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寻呼优先级指示(paging priority identity,PPI)。
[0016]基于该方案,DU接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后,如果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数据包。如果终端设备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非激活(inactive)状态,DU可以向第一接入网装置上报该PPI。第一接入网装置接收到DU上报的PPI后,可以选取本地的寻呼策略,并向接入和移动管理网元或其他接入网网元发起寻呼请求。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融合场景下合理地支持RRC inactive功能。
[0017]应理解,这里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是CU/DU分离架构下的CU

CP,也可以是非分离结架构下的接入网设备,如基站等。
[001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数据时延(packet delay budget)。
[0019]基于该方案,DU接收到该下行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下行数据包携带的数据时延,判断该下行数据包是否能够按时传输。如果该下行数据包不能按时传输,则DU可以对该下行数据包进行调度优先级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融合场景下更好地支持PDB分配功能。
[0020]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一接
入网装置的第一信息,并向第一用户面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DRB的标识信息、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服务质量QoS流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与分布式单元之间的DRB粒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用户面装置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信息、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服务质量QoS流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DRB建立与分布式单元之间的隧道;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根据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和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QoS流的标识信息,在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QoS流的标识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QoS流的属性信息;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通过所述隧道发送的所述下行数据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DRB建立与分布式单元之间的隧道,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上行端口的配置信息,所述上行端口为所述分布式单元通过所述隧道进行上行传输使用的目的端口。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DRB建立与分布式单元之间的隧道,包括: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下行端口的配置信息,所述下行端口为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通过所述隧道进行下行传输使用的目的端口;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根据所述下行端口的配置信息,配置所述下行端口。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寻呼优先级指示PPI。5.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装置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信息、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服务质量QoS流的标识信息;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用户面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与分布式单元之间的DRB粒度的隧道的建立,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和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QoS流的标识信息用于在所述隧道中发送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QoS流的标识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QoS流的属性信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的上行端口的配置信息,所述上行端口为所述分布式单元通过所述DRB粒度的隧道进行上行传输使用的目的端口;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装置发送所述上行端口的配置信息。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装置的下行端口的配置信息,所述下行端口为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通过所述DRB粒度的隧道进行下行传输使用的目的端口;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发送所述下行端口的配置信息。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寻呼优先级指示PPI。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
第一接入网装置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装置发送所述PDU会话的相关信息和所述PDU会话对应的QoS参数,所述PDU会话的相关信息和所述PDU会话对应的QoS参数用于所述第一信息的确定。10.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信息、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服务质量QoS流的标识信息;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信息,使能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第一用户面装置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与分布式单元之间的DRB粒度的隧道的建立,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和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QoS流的标识信息用于在所述隧道中发送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添加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QoS流的标识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包对应的QoS流的属性信息。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上行端口的配置信息,所述上行端口为所述分布式单元通过所述隧道进行上行传输使用的目的端口;根据所述上行端口的配置信息,配置所述上行端口。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下行端口的配置信息,所述下行端口为所述第一用户面装置通过所述隧道进行下行传输使用的目的端口。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寻呼优先级指示PPI。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gNB

CU

CP生成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的所述PDU会话的相关信息和所述PDU会话对应的QoS参数;根据所述PDU会话的相关信息和所述PDU会话对应的QoS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信息。15.一种第一用户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信息、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DRB的标识信息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鑫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