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亚硝化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亚硝化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硝化过程的主要功能微生物是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营养型微生物。生物细胞只能利用以ATP等形态保存的能量,在好氧代谢中,ATP主要通过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合成。氨氧化磷酸化效率很低,所能产生的ATP非常有限,这些能量主要用于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这使得硝化细菌生长很缓慢。硝化细菌又分为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硝酸细菌),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如短程硝化
‑
反硝化及短程硝化
‑
厌氧氨氧化都需要将硝化反应进行到亚硝酸阶段而终止,希望氨氮被亚硝酸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后不再继续被氧化而直接进行反硝化脱氮。CN201110315549.6公开了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中定期投加5
‑
15mg/L羟胺;CN201010168453.7公开了一种快速启动缺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的方法,其中投加羟胺,诱导接种污泥向缺氧氨氧化生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硝化菌剂,包括亚硝酸细菌类微生物和吸附载体,所述吸附载体包括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和异养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化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化菌剂中,亚硝酸细菌类微生物的质量含量为50%
‑
70%,吸附载体的质量含量为30%
‑
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化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载体中,以质量分数计,异养菌占吸附载体质量的5%
‑
50%,优选10%
‑
30%,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占吸附载体质量的50%
‑
95%,优选70%
‑
90%;所述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中,壳聚糖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
‑
5:0.5
‑
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化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养菌选自酵母菌、乳酸菌、硫酸盐还原菌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酵母菌;所述的酵母菌选自假丝酵母、隐球酵母、汉逊氏酵母属、毕赤氏酵母、红酵母、球拟酵母或丝孢酵母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热带假丝酵母菌;所述的乳酸菌选自乳杆菌、双歧杆菌、乳球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硫酸盐还原菌选自脱硫单胞菌、脱硫线菌中的至少一种。5.一种亚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吸附载体;(2)培养亚硝酸细菌类微生物;(3)将微生物和吸附载体混合制得亚硝化菌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吸附载体的制备方法为:将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投加到利用有机碳源的异养菌培养体系进行吸附生长,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停止,取出固体物干燥得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在制备交联剂与壳聚糖反应制备交联壳聚糖时引入纳米碳酸钙,制得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投加到利用有机碳源的异养菌培养体系进行吸附生长,是指异养菌培养过程初期就投加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进行异养菌边培养边吸附生长;包埋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的加入量占总反应体积的20%
‑
30%。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养菌培养所需有机碳源为葡萄糖、己糖、木糖、蔗糖、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碳源按照加入后体系中质量浓度为1
‑
5g/L进行投加。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养菌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0
‑
38℃,优选20
‑
30℃,pH为6.0
‑
8.5,优选6.0
‑
7.0;静置发酵或者摇床培养。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养菌为酵母菌、乳酸菌、硫酸盐还原菌中的至少一种,再优选为酵母菌;所述的酵母菌选自假丝酵母、隐球酵母、汉逊氏酵母属、毕赤氏酵母、红酵母、球拟酵母或丝孢酵母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热带假丝酵母菌;所述的乳酸菌选自乳杆菌、双歧杆菌、乳球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硫酸盐还原菌选自脱硫单胞菌、脱硫线菌中的至少一种。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载体制备过程中,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培养24
‑
80h;所述的干燥温度为25
‑
50℃,干燥时间为1
‑
5h。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亚硝酸细菌类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为:首先将富含硝化细菌的活性污泥接种到具有搅拌和曝气功能的反应器内,采取批次补料并逐步提高补料中氨氮浓度的操作方式进行亚硝酸细菌的富集培养,结束培养的条件为:亚硝化率达90%以上,结束菌体培养过程,收获菌体;其中,在亚硝酸细菌培养过程中,每一批次补料的同时均加入羟胺类物质和辅酶;当氨氮去除率达95%以上,结束当前批次,补料进入下一批次培养;当前批次的亚硝化率达30%以上,优选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会杰,王刚,孙丹凤,陈明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