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三绕组耦合电抗器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953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三绕组耦合电抗器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及控制方法,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包括换流激励电路、转移支路、能量吸收支路和主通流支路,换流激励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转移支路包括第三电感L3、一个或多个双向固态开关模块,能量吸收支路包括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主通流支路包括第二电感L2。通过三绕组耦合电抗器实现电流转移,简化了直流断路器的电流转移支路,可保障故障电流由主通流支路快速、可靠转移至转移支路。可靠转移至转移支路。可靠转移至转移支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三绕组耦合电抗器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直流断路器领域,特别涉及基于三绕组耦合电抗器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柔性直流电网因其系统主接线结构、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多样,进而导致直流系统故障方式多、故障发展快、影响范围广。因此,迫切需要柔性直流电网的故障隔离技术,以保障柔性直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流断路器是直流输配电系统中实现直流故障隔离最为理想的选择。当前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在故障电流上升率高、故障电流大时,存在电流从主通流支路转移到转移支路较为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三绕组耦合电抗器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及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具有换流组件结构简单、换流快速且可靠等优势。
[0004]基于三绕组耦合电抗器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所述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包括换流激励电路、转移支路、能量吸收支路和主通流支路;
[0005]所述换流激励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
[0006]所述转移支路包括第三电感L3、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三绕组耦合电抗器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所述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包括换流激励电路、转移支路、能量吸收支路和主通流支路;所述换流激励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所述转移支路包括第三电感L3、一个或多个双向固态开关模块;所述能量吸收支路包括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所述主通流支路包括第二电感L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所述主通流支路还包括快速机械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输入端IN连接所述换流激励电路的第一电感L1;第一电感L1连接第三电感L3,第三电感L3连接一个或多个双向固态开关模块,一个或多个双向固态开关模块连接输出端OUT;第三电感L3连接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连接输出端OUT;第一电感L1连接第二电感L2,第二电感L2连接快速机械开关,快速机械开关连接输出端OU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三绕组耦合电抗器由相互耦合的电感L1、L2及L3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所述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导磁材料采用空气及磁芯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所述快速机械开关采用真空快速机械开关、气体快速机械开关及真空快速机械开关与气体快速机械开关的串并联中的任意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所述双向固态开关模块的器件采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及栅极注入增强晶体管中的任意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双向拓扑结构采用反串联结构、全桥结构及二极管桥结构中的任意一种。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嵘余占清甘之正屈鲁严鑫黄瑜珑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