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华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流场流道、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40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26
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流场流道、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其包括多个流场沟槽和多个流场背脊,所述流场沟槽和所述流场背脊交替设置,所述流场沟槽包括分别位于其两侧且对称设置流道壁,所述流道壁包括连续交替设置的凹面和凸面,以使所述流场沟槽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收缩部和扩散部;每个所述流场背脊两侧的所述流场沟槽的所述收缩部为错位分布;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流场流道既能够使更多的反应气体通过扩散层发生电化学反应,又能够有效地提高流场流道的排水效率和反应气体分布的均匀性。应气体分布的均匀性。应气体分布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场流道、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场流道、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电源装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高功率密度下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和水,若不及时将余热和水排出,可能会造成局部超温和水淹现象,从而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及运行安全性。双极板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其流道形式影响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和排水,因此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对双极板上的流道进行改进的方式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但现有的流道改进并不能够同时满足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和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排水效率。
[0003]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场流道、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能够有效地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和排水效率。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流场流道,用于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场流道,用于输送反应气体,包括多个流场沟槽(1)和多个流场背脊(2),所述流场沟槽(1)和所述流场背脊(2)交替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场沟槽(1)包括分别位于其两侧且对称设置的流道壁(11),所述流道壁(11)包括连续交替设置的凹面和凸面,以使所述流场沟槽(1)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收缩部(13)和扩散部(12);每个所述流场背脊(2)两侧的所述流场沟槽(1)的所述收缩部(13)为错位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场流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流场背脊(2)一侧的所述流场沟槽(1)的所述扩散部(12)中部正对所述流场背脊(2)另一侧的所述流场沟槽(1)的所述收缩部(13)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场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为V形槽、U形槽、弧形槽中的一种,所述凸面为V形凸壁、U形凸壁、弧形凸壁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场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的形状和所述弧形凸壁的形状均呈正弦形或半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场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面为U形凸壁,所述凸面的长度和所述凹面的长度的比例为1:2

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场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场沟槽(1)通过平滑曲面与所述流场背脊(2)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场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场沟槽(1)的最窄处的宽度为0.2mm

1.1mm,所述流场沟槽(1)的最宽处的宽度比所述最窄处的宽度大0.1mm

1.2mm,所述流场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猛徐龙赵聪聪卢祺夏大彪冯上样郑念竹杨浩王娜崔传禹谭兴儒周木华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