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阻隔吸声聚碳酸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38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阻隔吸声聚碳酸酯板,包括聚碳酸酯板主体、吸声单元和连接单元;聚碳酸酯板主呈中空长方体水平竖直放置;吸声单元包含框架、滑槽、缓冲弹簧、滑条、卡槽和减噪组件,所述聚碳酸酯板主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减噪组件,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槽的内侧上端,且缓冲弹簧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条的上表面前后两侧,所述卡槽的上端分别纵向固定连接在滑槽的底端,且滑条分别与卡槽对应;连接单元安装在聚碳酸酯板主体的左右两侧。设有两重消音组件保证吸声板振动消音的效果充足,且聚碳酸酯板之间的连接处足够牢靠坚固,另设有防跑偏组件防止连接的聚碳酸酯板摆动。碳酸酯板摆动。碳酸酯板摆动。

New barrier sound absorption polycarbonate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阻隔吸声聚碳酸酯板


[0001]本技术涉及阻隔吸声聚碳酸酯板
,具体为新型阻隔吸声聚碳酸酯板。

技术介绍

[0002]聚碳酸酯板简称PC板,是一种新型的高强度、透光建筑材料,是取代玻璃、有机玻璃的最佳建材,也是深受欢迎的建筑装饰材料;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4220031U的专利公开的吸声阻隔型聚碳酸酯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为U形板,其两端向内延伸,在所述基板的两端内侧固定有吸声薄板,所述吸声薄板与所述基板间存在吸音腔,在所述基板两端还固定有背板;
[0004]其吸声板振动消音的效果不足,且聚碳酸酯板之间的连接处不够牢靠坚固,为此,我们提出新型阻隔吸声聚碳酸酯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新型阻隔吸声聚碳酸酯板,设有两重消音组件保证吸声板振动消音的效果充足,且聚碳酸酯板之间的连接处足够牢靠坚固,另设有防跑偏组件防止连接的聚碳酸酯板摆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阻隔吸声聚碳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阻隔吸声聚碳酸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碳酸酯板主体(1)、吸声板(2)、吸声单元(3)和连接单元(4);聚碳酸酯板主体(1):呈中空长方体水平竖直放置;吸声单元(3):包含框架(32)、滑槽(33)、缓冲弹簧(34)、滑条(35)、卡槽(311)和减噪组件,所述聚碳酸酯板主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减噪组件,所述框架(32)设有横向竖直平行的两个,且框架(32)的外侧四角分别与减噪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吸声板(2)放置在两个框架(32)之间,所述框架(32)的下段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竖直的滑槽(33),且滑条(35)分别纵向贯穿左侧和右侧的滑槽(33)并与滑槽(33)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34)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槽(33)的内侧上端,且缓冲弹簧(34)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条(35)的上表面前后两侧,所述卡槽(311)的上端分别纵向固定连接在滑槽(33)的底端,且滑条(35)分别与卡槽(311)对应;连接单元(4):安装在聚碳酸酯板主体(1)的左右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阻隔吸声聚碳酸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噪组件包含放置槽(31)、减噪伸缩杆(39)和减噪弹簧(310),所述聚碳酸酯板主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放置槽(31),且框架(32)的左右两侧分别位于放置槽(31)的内部,所述框架(32)的外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纵向的减噪伸缩杆(39)一端,且减噪伸缩杆(39)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放置槽(31)的内部前后两侧四角,所述减噪弹簧(310)分别套接在减噪伸缩杆(3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阻隔吸声聚碳酸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单元(3)还包含卡接伸缩杆(36)、卡接弹簧(37)和卡块(38),所述卡接伸缩杆(36)纵向设有两个,且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斌张明远蔡康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正兴耐力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