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地震数据采集
,具体涉及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洋地震仪在海底工作时,采用电池提供工作所需要的能源,由于电池电能的限制,导致海洋地震仪在海底工作的时间被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及其方法,通过增加换能装置和储能装置,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同时通过换能装置获取储能装置存储的电能后补充到海底地震仪实现海洋地震仪长期在海底工作的效果。
[0004]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配重,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海底地震仪,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电能交换装置,所述海底地震仪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源、第一控制器和第一倾斜传感器,所述海底地震仪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水声换能器,所述底座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推进装置,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推进装置、所述第一水声换能器和所述第一电能交换装置通信连接;换能装置,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配重,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海底地震仪,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电能交换装置,所述海底地震仪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源、第一控制器和第一倾斜传感器,所述海底地震仪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水声换能器,所述底座的四周设置有第一推进装置,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推进装置、所述第一水声换能器和所述第一电能交换装置通信连接;换能装置,所述换能装置包括架体、主舱体、副舱体、第二推进装置、第二电能交换装置、第三电能交换装置、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其中,所述架体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所述主舱体横向设置于所述架体的内部一侧,所述副舱体横向设置于所述架体的内部另一侧,所述第二推进装置设置于所述架体的顶部四周,所述第一固定座呈纵向设置于所述架体的底部的中部,所述第二固定座呈纵向设置于所述架体的顶部的中部,所述第二电能交换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三电能交换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电能交换装置与所述第一电能交换装置通信连接,所述主舱体与所述第一水声换能器通信连接;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浮台、固定架、太阳能电池板、第二驱动电机、第九推进器、机壳、第三控制器、充放电管理模块、第三电源、第四电能交换装置、第十水声换能器和定位模块;其中,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浮台的顶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外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所述第九推进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侧连接,所述机壳设置于所述浮台的内部,且所述机壳部分延伸至所述浮台的外部,所述第十水声换能器设置于所述浮台的底部一侧,所述第四电能交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底部,所述第三控制器、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第三电源依次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内部,所述第十水声换能器与所述主舱体通信连接,所述第四电能交换装置与所述第三电能交换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第三控制器通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进装置包括第一推进器、第二推进器、第三推进器和第四推进器,所述第一推进器、所述第二推进器、所述第三推进器和所述第四推进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四周,所述第一推进器、所述第二推进器、所述第三推进器和所述第四推进器的水流输入端和水流输出端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能交换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一无线充放电模块,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二水声换能器、第一电磁铁、第三水声换能器和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水声换能器横向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一无线充放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水声换能器的下方,所述第三水声换能器和所述第二电磁铁横向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位于所述第一无线充放电模块的下方,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推进器、所述第二推进器、所述第三推进器、所述第四推进器、所述第一水声换能器、所述第二水声换能器、所述第三水声换能器、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水声换能器、第二水声换能器、第三水声换能器、所述第一倾斜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所
述第一无线充放电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电源输入端通信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十一水声换能器,所述主舱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二控制器、第二电源、第二倾斜传感器、气囊和气管,所述第十一水声换能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声换能器和所述第十水声换能器通信连接,所述第十一水声换能器和第二倾斜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副舱体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舱体的内部依次设置第一浮筒、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浮筒,所述第一浮筒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浮筒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同时与所述第一浮筒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同时与所述第二浮筒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为盲孔,所述第一浮筒和所述第二浮筒的内部呈中空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进装置包括第五推进器、第六推进器、第七推进器和第八推进器,所述第五推进器、所述第六推进器、所述第七推进器和所述第八推进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架体的顶部四周,所述第五推进器、所述第六推进器、所述第七推进器和所述第八推进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信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能交换装置包括第二定位装置和第二无线充放电模块,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四水声换能器、第一磁铁、第五水声换能器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四水声换能器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部,所述第二无线充放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四水声换能器的一侧,所述第五水声换能器和所述第二磁铁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二无线充放电模块的一侧,所述第四水声换能器与所述第二水声换能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五水声换能器与所述第三水声换能器通信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沉式海底地震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能交换装置包括第三定位装置和第三无线充放电模块,所述第三定位装置包括第六水声换能器、第三磁铁、第七水声换能器和第四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六水声换能器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部,所述第三无线充放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三磁铁和所述第六水声换能器的一侧,所述第七水声换能器和所述第四磁铁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三无线充放电模块的一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蕾,华清峰,刘凯,裴彦良,刘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