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机械驱动的智能电磁超表面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928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射型机械驱动的智能电磁超表面设计方法。该智能表面将电磁超表面和机械驱动结构相结合,打破了传统无源超表面不可重构、无法实时调控的限制,与有源超表面相比则没有引入损耗,具有更高的反射效率。基于以上优点,该智能表面可以在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入射时,实现对两个正交线极化电磁波的波束赋形和覆盖增强等功能。该智能表面通过优化的方形贴片结构对指定频段的电磁波进行响应,其动态可调性质则通过计算机及控制板输出脉冲信号实时控制三个步进电机驱动可调金属背板双向移动来实现。这种极化复用的反射型机械驱动智能表面具有效率高,易于加工,实时动态连续可调等特点,在拓宽信道容量,提高通信效率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率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率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驱动的智能电磁超表面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由机械驱动的反射型智能电磁超表面,属于人工电磁材料领域,具有高效、快速、实时动态可调的特点,同时在设计的通信频段内能够实现对电磁波覆盖增强、波束调控的功能。

技术介绍

[0002]智能表面是一个最早由电磁学家提出,近年来逐步引入到移动通信系统实际应用中的概念。早期的智能表面主要应用于军事中的雷达及反雷达设备,近期随着人工电磁材料的兴起,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各频段电磁波调控的自由度,智能表面也因此在无线通信中取得应用。电磁超表面作为人工电磁材料的二维形式,在保证了对电磁波调控能力的基础上同时还具有低剖面的特性。目前的智能电磁表面大多由有源超表面组成,通过在每个器件单元引入PIN二极管或者变容管等实现对单元不同工作状态的切换和控制,使得智能表面反馈出不同的电磁响应。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对电磁波进行快速的调控,但是有源器件的引入,会使得超表面单元插入一定的损耗,从而限制了智能表面整体的效率。而无源超表面相较于有源超表面不会受到插入损耗的影响,能够解决效率的限制问题,但是无源超表面往往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驱动的智能电磁超表面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电磁超表面结构和机械驱动结构。所述的电磁超表面单元结构包含16个方形金属贴片1,介质层2,可调金属反射板3,以及隔离单元之间串扰的金属腔体4;机械驱动结构部分包括三根驱动可调金属背板的螺杆5,起固定作用的金属背板6,三个步进电机7以及控制板8。最上层金属贴片1结构贴在介质层2的上表面,介质层2与金属腔体4贴合。可调反射板3与三根螺杆5连接,确保能随着螺杆前后双向移动。三个步进电机7和控制板8固定在金属背板6上,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控制板相连。计算机和控制板可实时输出不同的脉冲信号,控制可调反射板3沿Z轴方向前后移动,改变其与介质层2之间的空气层厚度,从而对反射电磁波进行动态的360度相位调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驱动的智能电磁超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6个方形贴片1,材料为金属铜,均匀分布在介质层2的外侧表面,最外侧金属贴片距离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屈凯张娜胡琪赵健民冯一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