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和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279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蜗壳和风管机,蜗壳包括:排气壳段,位于排气壳段进口端的蜗舌;其中,蜗舌的蜗舌位置角和排气壳段的出口角的比值在第一区间,和/或蜗舌的高度和排气壳段的高度的比值在第二区间,和/或排气壳段的长度和排气壳段的高度的比值在第三区间;第一区间为[0.24,0.39],第二区间为[0.61,0.71],第三区间为[0.46,+∞]。上述蜗壳实现了将蜗壳型线的参数无量纲化,有效缩短了设计周期,而且,确定了第区间、第二区间和第三区间,有效优化了蜗壳性能,从而提升了风管机的性能。从而提升了风管机的性能。从而提升了风管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蜗壳和风管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管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蜗壳和风管机。

技术介绍

[0002]风管式空调机,即风管机,通过风管向室内送风。风管机主要包括:蜗壳、风机、电机、换热器和箱壳等,其中,蜗壳对流经风机后的气流进行导流,气流的部分动能转化成压能,蜗壳型线对风管机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0003]目前,主要通过试验设计法来分析蜗壳,计算出最优蜗壳型线,所需时间较长,导致设计周期较长;而且,现有蜗壳结构还具有优化空间,导致风管机的性能较低。
[0004]综上所述,如何设计蜗壳,以缩短设计周期,优化蜗壳性能,提升风管机性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蜗壳,以缩短设计周期,优化蜗壳性能,提升风管机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蜗壳的风管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蜗壳,包括:排气壳段,位于所述排气壳段进口端的蜗舌;
[0008]其中,所述蜗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壳段(2),位于所述排气壳段(2)进口端的蜗舌(1);其中,所述蜗舌(1)的蜗舌位置角和所述排气壳段(2)的出口角的比值在第一区间,和/或所述蜗舌(1)的高度和所述排气壳段(2)的高度的比值在第二区间,和/或所述排气壳段(2)的长度和所述排气壳段(2)的高度的比值在第三区间;所述蜗舌位置角为蜗壳型线中与所述蜗舌(1)相切且过风扇圆心的切线与第一参考线的夹角,所述第一参考线平行于所述排气壳段(2)的长度方向;所述出口角为蜗壳型线中所述排气壳段(2)的下边界线与第二参考线的夹角,所述排气壳段(2)的下边界线与所述蜗舌(1)的边界线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参考线;所述蜗舌(1)的高度为蜗壳型线中所述蜗舌(1)的边界线至所述蜗壳的上边界线的距离;所述排气壳段(2)的高度为蜗壳型线中所述排气壳段(2)的上边界端和下边界线在所述排气壳段(2)出口端的距离;所述排气壳段(2)的长度为所述排气壳段(2)自其进口端至其出口端的距离;所述第一区间为[0.24,0.39],所述第二区间为[0.61,0.71],所述第三区间为[0.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1)的蜗舌位置角和所述排气壳段(2)的出口角的比值为0.27,所述蜗舌(1)的高度和所述排气壳段(2)的高度的比值为0.67,所述排气壳段(2)的长度和所述排气壳段(2)的高度的比值为0.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1)的蜗舌位置角为13.8
°
,所述排气壳段(2)的出口角为50.2
°
,所述蜗舌(1)的高度为136mm,所述排气壳段(2)的高度为203mm,所述排气壳段(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小芝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