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储能电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储能电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电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交通工具,除开发的建筑需要配备电梯外,老旧小区改造中需要安装大量的电梯以便出行。目前,电梯市场保有量大约有600
‑
800多万台,并且还在逐年增加,用电量巨大。电梯具有白天用电,晚上待机的用电特点,造成局部电网负荷峰谷差。同时,电梯在运行时,当出现空载上行或正在下行时,需要对电梯进行制动,电能浪费较大。
[0003]目前,在各个小区中,会有大量的电梯在使用,也会有如照明、空调、泵房、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其他的用电设备,电梯的回馈能量白白浪费,无法用于上述用电设备;上述用电设备也无法充分利用夜晚电网负荷波谷时的电能。同时,小区内的风能装置、光伏装置或其他的具有能量回馈的发电装置的能源无法有效利用。造成局部用电区域中的电能浪费大、不能充分利用局部区域内微电网的电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储能电梯,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梯包括:机械传动部件、轿厢、对重、曳引电机、安全链部件、制动单元、控制器和驱动器,所述对重用于在运行中平衡所述轿厢,所述曳引电机驱动机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在井道内上下运行,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梯的运行,所述驱动器根据所述控制器输出指令或指示信息,控制输入到所述曳引电机的电力,所述制动单元用于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切断电源时自动制停曳引电机,所述安全链部件用于通过所配置的机械、电气安全装置预防电梯可能出现的故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电梯还包括:储能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所述驱动器的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电机和所述储能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器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连接;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驱动器、所述曳引电机和所述储能单元连接;其中,所述储能单元根据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指示信息进行充电或放电;所述电池管理单元根据所述储能单元的电量信息,确定所述储能单元充电或放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所述驱动器和所述电池管理单元集成于电梯控制柜内,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电梯控制柜采用集成式安装或分布式安装,当采用分布式安装时,所述电梯控制柜和所述储能单元位于不同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所述驱动器、所述曳引电机和所述制动单元集成为动力总成一,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动力总成一采用集成式安装或分布式安装,当采用分布式安装时,所述动力总成一和所述储能单元位于不同的位置;在采用动力集成时,使用所述动力总成一替换所述对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所述驱动器和所述曳引电机集成为动力总成二,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动力总成二采用集成式安装或分布式安装,当采用分布式安装时,所述动力总成二和所述储能单元位于不同的位置;在采用动力集成时,使用所述动力总成二替换所述对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所述曳引电机和所述制动单元集成为动力总成三,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动力总成三采用集成式安装或分布式安装,当采用分布式安装时,所述动力总成三和所述储能单元位于不同的位置;在采用动力集成时,使用所述动力总成三替换所述对重。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电梯,其特征在于,在采用分布式安装时,所述储能单元设置于下列位置之一:机房空间、井道空间、厅门空间、轿厢空间。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设置于对重侧,通过电缆将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电梯控制柜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的交流端为输入端,与交流供电网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直流端与所述逆变单元的直流端通过直流母线连接,所述逆变单元的交流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琳,丁习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索德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