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以及背光式时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17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以及背光式时钟,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指针装置和发光结构,外壳包括开口部,指针装置的指针位于发光结构的导光板和开口部之间;发光结构包括安装于时钟上的控制单元和导光板,导光板上设置有发光模块,控制单元包括电池、感应模组和主控模块,电池分别与感应模组的供电端和主控模块的供电端相连,发光模块和感应模组分别与主控模块相连。其利用导光板的结构形式安装在时钟内,使得在照明情况较差情形下实现时钟的亮灯,并且采用背光式亮灯,达到在不开启强光下即可提供人们进行清楚的阅读时间,提升使用效果,而且时间阅读较为舒适。适。适。

Controllable luminous structure and backlit clock for c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以及背光式时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时钟结构
,尤其是一种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以及背光式时钟。

技术介绍

[0002]时钟是一种让人们识别当下时间的装置,但是目前的时钟没有设置照明装置或照明均匀性差或亮度低,导致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无法看清时间,从而使得人们在夜晚熄灯情况得知时间情况,尤其是老年人,因此在查看时钟时,必须要打开室内灯光才可进行查看当下时间,由于室内灯亮度较高,所以在睡眠中途打开室内灯进行查看当下时间时导致眼睛会相当不舒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提高使用效果和实用性能的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以及背光式时钟。
[0004]本技术所设计的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包括安装于时钟上的控制单元和导光板,导光板上设置有发光模块,控制单元包括电池、感应模组和主控模块,电池分别与感应模组的供电端和主控模块的供电端相连,发光模块和感应模组分别与主控模块相连;
[0005]发光模块包括第一灯带,第一灯带附着在导光板的外周侧面上,且第一灯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时钟上的控制单元和导光板(6),导光板(6)上设置有发光模块(5),控制单元包括电池(3)、感应模组(2)和主控模块(1),电池(3)分别与感应模组(2)的供电端和主控模块(1)的供电端相连,发光模块(5)和感应模组(2)分别与主控模块(1)相连;发光模块(5)包括第一灯带(51),第一灯带(51)附着在导光板(6)的外周侧面上,且第一灯带(51)的发光源朝向导光板(6)的外周侧面方向;或者发光模块(5)包括第二灯带(52),导光板(6)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环形槽(61),第二灯带(52)嵌设在环形槽(61)内,环形槽(61)设置于导光板(6)的外侧边缘处,或者环形槽(61)设置于导光板(6)的中心部,或者环形槽(61)设置于导光板(6)的中部;或者发光模块(5)包括第三灯带(53),导光板(6)包括中心孔(62),第三灯带(53)附着于中心孔(62)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感应模组(2)包括第一声音传感器(121)和第一光感应器(122),主控模块(1)包括声控IC芯片(11)和第一光源连接模块(14),第一声音传感器(121)、第一光感应器(122)分别与声控IC芯片(11)相连,第一光源连接模块(14)通过第一MOS管与声控IC芯片(11)相连并受其控制,第一光源连接模块(14)与发光模块(5)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MOS管(4),感应模组(2)包括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第一感应器包括第二光感应器(21);第二MOS管(4)的第一端与第二光感应器(21)相连,其第二端与电池(3)相连,其第三端与主控模块(1)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感应器包括第二声音传感器(22),主控模块(1)包括第一DC/DC升压模块(15)、第一音频放大模块(16)、第一定时器模块(17)和第二光源连接模块(18),第二MOS管(4)的第三端与第一DC/DC升压模块(15)相连,第一DC/DC升压模块(15)、第二声音传感器(22)和第一定时器模块(17)分别与第一音频放大模块(16)相连,第一定时器模块(17)与第二光源连接模块(18),第二光源连接模块(18)与发光模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雅时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