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以及背光式时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17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以及背光式时钟,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指针装置和发光结构,外壳包括开口部,指针装置的指针位于发光结构的导光板和开口部之间;发光结构包括安装于时钟上的控制单元和导光板,导光板上设置有发光模块,控制单元包括电池、感应模组和主控模块,电池分别与感应模组的供电端和主控模块的供电端相连,发光模块和感应模组分别与主控模块相连。其利用导光板的结构形式安装在时钟内,使得在照明情况较差情形下实现时钟的亮灯,并且采用背光式亮灯,达到在不开启强光下即可提供人们进行清楚的阅读时间,提升使用效果,而且时间阅读较为舒适。适。适。

Controllable luminous structure and backlit clock for c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以及背光式时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时钟结构
,尤其是一种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以及背光式时钟。

技术介绍

[0002]时钟是一种让人们识别当下时间的装置,但是目前的时钟没有设置照明装置或照明均匀性差或亮度低,导致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无法看清时间,从而使得人们在夜晚熄灯情况得知时间情况,尤其是老年人,因此在查看时钟时,必须要打开室内灯光才可进行查看当下时间,由于室内灯亮度较高,所以在睡眠中途打开室内灯进行查看当下时间时导致眼睛会相当不舒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提高使用效果和实用性能的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以及背光式时钟。
[0004]本技术所设计的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包括安装于时钟上的控制单元和导光板,导光板上设置有发光模块,控制单元包括电池、感应模组和主控模块,电池分别与感应模组的供电端和主控模块的供电端相连,发光模块和感应模组分别与主控模块相连;
[0005]发光模块包括第一灯带,第一灯带附着在导光板的外周侧面上,且第一灯带的发光源朝向导光板的外周侧面方向;或者
[0006]发光模块包括第二灯带,导光板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环形槽,第二灯带嵌设在环形槽内,环形槽设置于导光板的外侧边缘处,或者环形槽设置于导光板的中心部,或者环形槽设置于导光板的中部;或者
[0007]发光模块包括第三灯带,导光板包括中心孔,第三灯带附着于中心孔的内壁上。
[0008]作为优选,感应模组包括第一声音传感器和第一光感应器,主控模块包括声控IC芯片和第一光源连接模块,第一声音传感器、第一光感应器分别与声控IC芯片相连并受其控制,第一光源连接模块通过第一MOS管与声控IC芯片相连并受其控制,第一光源连接模块与发光模块相连。
[0009]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MOS管,感应模组包括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第一感应器包括第二光感应器;第二MOS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光感应器相连,其第二端与电池相连,其第三端与主控模块相连。
[0010]作为优选,第二感应器包括第二声音传感器,主控模块包括第一DC/DC升压模块、第一音频放大模块、第一定时器模块和第二光源连接模块,第二MOS管的第三端与第一DC/DC升压模块相连,第一DC/DC升压模块、第二声音传感器和第一定时器模块分别与第一音频放大模块相连,第一定时器模块与第二光源连接模块,第二光源连接模块与发光模块相连。
[0011]作为优选,第二感应器包括第三声音传感器,主控模块包括第二音频放大模块、第一中央处理器和第三光源连接模块,第三声音传感器和第二MOS管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二音
频放大模块相连,第二音频放大模块和第三光源连接模块分别与第一中央处理器相连并受其控制,第三光源连接模块与发光模块相连。
[0012]作为优选,第二感应器包括第一红外感应模组,主控模块包括第二DC/DC升压模块、第二定时器模块和第四光源连接模块,第二MOS管的第三端与第二DC/DC升压模块,第二定时器模块分别与第一红外感应模组和第四光源连接模块相连,第四光源连接模块与发光模块相连。
[0013]作为优选,第二感应器包括第二红外感应模组,主控模块包括第三DC/DC升压模块、第二中央处理器和第五光源连接模块,第二MOS管的第三端与第三DC/DC升压模块相连,第三 DC/DC升压模块、第二红外感应模组和第五光源连接模块分别与第二中央处理器相连并受其控制,第五光源连接模块与发光模块相连。
[0014]作为另一方面,一种背光式时钟,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指针装置和如以上所述的发光结构,外壳包括开口部,指针装置的指针位于发光结构的导光板和开口部之间。
[0015]作为优选,还包括反射片,反射片与发光结构的导光板背面贴合。
[0016]作为优选,还包括扩散片,扩散片与发光结构的导光板正面贴合,且指针装置的指针位于扩散片上方。
[0017]作为优选,还包括遮光板,遮光板位于扩散片中心部和发光结构的导光板正面中心部之间,或者遮光板位于扩散片中心部位置处。
[0018]本技术所设计的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以及背光式时钟,其利用导光板(6)的结构形式安装在时钟内,使得在照明情况较差情形下实现时钟的亮灯,并且采用背光式亮灯,达到在不开启强光下即可提供人们进行清楚的阅读时间,提升使用效果,而且时间阅读较为舒适。另外,通过声控或红外体感控制LED灯的开启,能充当小夜灯的功能,并且照亮一段时间后,能自动熄灭,达到节能、不影响睡眠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声音感应与光感应结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是声音感应与光感应结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3是红外感应与光感应结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4是红外感应与光感应结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5是圆形导光板与第一灯带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圆形导光板与第二灯带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圆形导光板与第三灯带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方形导光板与第一灯带结合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9是方形导光板与第一灯带结合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8]图10是方形导光板与第一灯带结合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9]图11是方形导光板与第一灯带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四)
[0030]图12是方形导光板与第二灯带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是时钟结构示意图;
[0032]图14是爆炸视图;
[0033]图15是图1结构中的第一音频放大模块结构示意图;
[0034]图16是图1结构中的电池与供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5]图17是图1结构中的第一定时器模块结构示意图;
[0036]图18是图1结构中的第一DC/DC升压模块结构示意图;
[0037]图19是图2结构中的第一音频放大模块结构示意图;
[0038]图20是图2结构中的电池与供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9]图21是图2结构中的第一中央处理器结构示意图;
[0040]图22是图2结构中的第二光源连接模块结构示意图;
[0041]图23是图3结构中的第一红外感应模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4是图3结构中的电池与供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0043]图25是图3结构中的第二DC/DC升压模块结构示意图;
[0044]图26是图3结构中的第二定时器模块;
[0045]图27是图4结构中的第二中央处理模块结构示意图;
[0046]图28是图4结构中的第二红外感应模组结构示意图;
[0047]图29是图4结构中的电池与供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0048]图30是图4结构中的第二DC/DC升压模块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时钟上的控制单元和导光板(6),导光板(6)上设置有发光模块(5),控制单元包括电池(3)、感应模组(2)和主控模块(1),电池(3)分别与感应模组(2)的供电端和主控模块(1)的供电端相连,发光模块(5)和感应模组(2)分别与主控模块(1)相连;发光模块(5)包括第一灯带(51),第一灯带(51)附着在导光板(6)的外周侧面上,且第一灯带(51)的发光源朝向导光板(6)的外周侧面方向;或者发光模块(5)包括第二灯带(52),导光板(6)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环形槽(61),第二灯带(52)嵌设在环形槽(61)内,环形槽(61)设置于导光板(6)的外侧边缘处,或者环形槽(61)设置于导光板(6)的中心部,或者环形槽(61)设置于导光板(6)的中部;或者发光模块(5)包括第三灯带(53),导光板(6)包括中心孔(62),第三灯带(53)附着于中心孔(62)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感应模组(2)包括第一声音传感器(121)和第一光感应器(122),主控模块(1)包括声控IC芯片(11)和第一光源连接模块(14),第一声音传感器(121)、第一光感应器(122)分别与声控IC芯片(11)相连,第一光源连接模块(14)通过第一MOS管与声控IC芯片(11)相连并受其控制,第一光源连接模块(14)与发光模块(5)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MOS管(4),感应模组(2)包括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第一感应器包括第二光感应器(21);第二MOS管(4)的第一端与第二光感应器(21)相连,其第二端与电池(3)相连,其第三端与主控模块(1)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钟用可控制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感应器包括第二声音传感器(22),主控模块(1)包括第一DC/DC升压模块(15)、第一音频放大模块(16)、第一定时器模块(17)和第二光源连接模块(18),第二MOS管(4)的第三端与第一DC/DC升压模块(15)相连,第一DC/DC升压模块(15)、第二声音传感器(22)和第一定时器模块(17)分别与第一音频放大模块(16)相连,第一定时器模块(17)与第二光源连接模块(18),第二光源连接模块(18)与发光模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雅时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