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零磁通电动悬浮线圈单元及超导磁悬浮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磁悬浮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零磁通电动悬浮线圈单元及超导磁悬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零磁通线圈和超导磁体组成的超导磁悬浮系统具有浮阻比高、悬浮导向自稳定、悬浮间隙大等优点,在未来高速、超高速磁悬浮轨道交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零磁通线圈由上下反向绕制的两个线圈串联而成,在磁体高速掠过线圈时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磁场,与磁体相互作用产生悬浮和导向力,由于其为被动悬浮,不需要主动控制,因此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0004]与零磁通线圈相互作用为车体提供悬浮导向力的超导磁体在受到结构振动和谐波涡流损耗时,容易引起超导线圈温度升高导致线圈失超,从而使电动悬浮系统失效,因此减少地面线圈在超导磁体表面产生的谐波磁场对降低磁体振动、发热,进而提高磁体稳定性有很大帮助。
[0005]现有零磁通线圈方案主要有60
°
相带/120
°
相带单层布置的零磁通线圈方案、加长节距倾斜层叠布置的零磁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磁通电动悬浮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零磁通电动悬浮线圈单元包括在导向方向上靠近超导线圈(1)的靠近侧零磁通线圈(2)和远离超导线圈侧的远离侧零磁通线圈(3),所述靠近侧零磁通线圈(2)和所述远离侧零磁通线圈(3)在航向方向上相互错开预定距离,所述靠近侧零磁通线圈(2)包括靠近侧零磁通上线圈(21)和靠近侧零磁通下线圈(22),所述远离侧零磁通线圈(3)包括远离侧零磁通上线圈(31)和远离侧零磁通下线圈(32),所述靠近侧零磁通上线圈(21)与所述远离侧零磁通上线圈(31)串联且在产生感应电流时电流流向和电流幅值均相同,所述靠近侧零磁通下线圈(22)与所述远离侧零磁通下线圈(32)串联且在产生感应电流时电流流向和电流幅值均相同,所述靠近侧零磁通上线圈(21)与所述远离侧零磁通上线圈(31)二者以及所述靠近侧零磁通下线圈(22)与所述远离侧零磁通下线圈(32)二者电流流相反且电流幅值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磁通电动悬浮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侧零磁通线圈(2)的匝数小于所述远离侧零磁通线圈(3)的匝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磁通电动悬浮线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侧零磁通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凯,张志华,高天宇,胡道宇,韦克康,胡良辉,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