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锯齿状止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10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型锯齿状止水带,其包括U型止水本体,该U型止水本体的两外侧面上均设有若干条止水翼带,所述止水翼带的末端间隔设有锚固筋带。止水翼带的数量可根据挡水水头确定。通过锚固筋带加强止水带与混凝土结构的锚固强度,并且混凝土结构上的钢筋不需要切断或者弯折,可以从相邻两锚固筋带之间的间隙穿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U型止水本体两外侧布置有多条止水翼带,同时止水翼带上有间隔的锚固筋带,对于中低挡水水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即可达到牢固的固定止水带又牢靠的止水,同时不需切断钢筋或对钢筋进行弯折,钢筋可以从两相邻锚固筋带之间的间隙穿过,方便设计、施工,质量可以得到好的控制与保证。可以得到好的控制与保证。可以得到好的控制与保证。

A U-shaped serrated waterst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锯齿状止水带


[0001]本技术涉及止水带,具体涉及一种U型锯齿状止水带。

技术介绍

[0002]止水带在水利水电工程以及一些需要防水的市政、工民建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必不可少。根据工程的不同需要,其要求的止水带型式、材质、尺寸亦各不尽相同,品种繁多。
[0003]根据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现有的止水带为平板型、中心孔或中心开敞型、波形、W型、F型、Ω型等止水带,以上所有类型的止水带中心线两侧宽度一般为120~250mm,且需全部埋入混凝土内,该深度远超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5~100mm,造成止水带与钢筋在空间布置上相互抢位置造成矛盾,从而必须切断钢筋或对钢筋进行弯折,造成施工质量亦难以保证,设计、施工增加工序及工作量。同时对于较薄的混凝土结构,采用以上止水带时,则在止水带处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被削弱,造成耐久性及止水效果受到影响。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对止水带提出更高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U型锯齿状止水带。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U型锯齿状止水带,其包括U型止水本体,该U型止水本体的两外侧面上均设有若干条止水翼带,所述止水翼带的末端间隔设有锚固筋带。止水翼带的数量可根据挡水水头确定。通过锚固筋带加强止水带与混凝土结构的锚固强度,并且混凝土结构上的钢筋不需要切断或者弯折,可以从相邻两锚固筋带之间的间隙穿过。
[0007]所述若干止水翼带相平行。/>[0008]所述U型止水本体的两外侧面上的止水翼带为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结构更稳固,受力更合理。
[0009]其为一体成型,避免渗漏。
[0010]相邻两所述止水翼带之间的距离为30mm。
[0011]所述U型止水本体的两内壁之间距离为15mm。
[0012]所述止水翼带的宽度为50mm。
[0013]所述锚固筋带的长度为70mm。
[0014]相邻两所述锚固筋带的根部之间为最大距离,相邻两所述锚固筋带的顶部之间为最小距离。
[0015]相邻两所述锚固筋带之间的最大距离为50mm,相邻两所述锚固筋带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0mm。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稳定可靠,U型止水本体两外侧布置有多条止水翼带,同时止水翼带上有间隔的锚固筋带,对于中低挡水水头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即可达到牢固的固定止水带又牢靠的止水,同时不需切断钢筋或对钢筋进行弯折,钢筋可以从两相邻锚固筋带之间的间隙穿过,方便设计、施工,质量可以得到好的控制与保证。对于较薄的结构,克服了该止水带处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被削弱的问题。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型锯齿状止水带,其包括U型止水本体1,该U型止水本体1的两外侧面上均设有若干条止水翼带2,所述止水翼带2的末端间隔设有锚固筋带3。止水翼带2的数量可根据挡水水头确定。通过锚固筋带3加强止水带与混凝土结构的锚固强度,并且混凝土结构上的钢筋4不需要切断或者弯折,可以从相邻两锚固筋带3之间的间隙穿过。
[0022]所述若干止水翼带2相平行。
[0023]所述U型止水本体1的两外侧面上的止水翼带2为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结构更稳固,受力更合理。
[0024]其为一体成型,避免渗漏。
[0025]相邻两所述止水翼带2之间的距离为30mm。
[0026]所述U型止水本体1的两内壁之间距离为15mm。
[0027]所述止水翼带2的宽度为50mm。
[0028]所述锚固筋带3的长度为70mm。
[0029]相邻两所述锚固筋带3的根部之间为最大距离,相邻两所述锚固筋带3的顶部之间为最小距离。
[0030]相邻两所述锚固筋带3之间的最大距离为50mm,相邻两所述锚固筋带3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0mm。
[003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巧妙,稳定可靠,U型止水本体1两外侧布置有多条止水翼带2,同时止水翼带2上有间隔的锚固筋带3,对于中低挡水水头的钢筋4混凝土结构,即可达到牢固的固定止水带又牢靠的止水,同时不需切断钢筋4或对钢筋4进行弯折,钢筋4可以从两相邻锚固筋带3之间的间隙穿过,方便设计、施工,质量可以得到好的控制与保证。对于较薄的结构,克服了该止水带处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被削弱的问题。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锯齿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U型止水本体,该U型止水本体的两外侧面上均设有若干条止水翼带,所述止水翼带的末端间隔设有锚固筋带;相邻两所述锚固筋带的根部之间为最大距离,相邻两所述锚固筋带的顶部之间为最小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锯齿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止水翼带相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型锯齿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止水本体的两外侧面上的止水翼带为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锯齿状止水带,其特征在于,其为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海勇蒙丽丽陈桂斌申忠辉陈荣华陆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