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结构的类肤质可拉伸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99090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制备类肤质可拉伸透明电极的方法,属于柔性电子领域。非匀质杨氏模量聚合物矩阵赋予了纳米线导电网络更好的机械稳健性,改善了可拉伸电极的表面粗糙度和界面浸润性。该方法包括:调整基底表面能;纳米线导电网络薄膜的制备;纳米线导电网络薄膜图案化处理;非匀质杨氏模量聚合物矩阵的材料筛选与制备;可拉伸透明电极剥离转移等步骤。该方法采用全溶液进程,操作简便,加工温度低,易于图案化处理,基于此种方法获得的可拉伸电极可应用于高性能柔性光电器件中,满足柔性可穿戴器件对可拉伸透明电极的基本需求,展现出巨大的实用价值。展现出巨大的实用价值。展现出巨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结构的类肤质可拉伸透明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柔性电子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结构的类肤质可拉伸透明电极。

技术介绍

[0002]柔性电子以及柔性电子产业为科技注入了创新活力,在健康医疗、信息、军事、能源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其柔软、便携等特性为人们带来了更为舒适的生活体验,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中,可拉伸透明电极作为柔性电子元器件单元的重要组分,能够在拉伸、扭曲、弯折等机械状态下保持良好的导电能力,并且具备高光透过率,广泛应用于OLED、太阳能电池、场效应晶体管、柔性电路、可穿戴传感器等光电器件,特别是在生物医疗领域,可拉伸透明电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为实时监控人体的各项生命体征提供信号传导基础,对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有着重要意义,是柔性电子领域中的研究前沿与热点。
[0003]可拉伸透明电极通常由透明高导电材料与弹性聚合物组成,常见的透明高导电材料有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聚合物、银纳米线、铜纳米线、金属纳米粒子、金属网格、导电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结构的类肤质可拉伸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其电极结构包含纳米线导电网络和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所述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由高杨氏模量柔性聚合物和低杨氏模量弹性聚合物组成;所述纳米线导电网络内嵌于由柔性聚合物和弹性聚合构成的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结构的类肤质可拉伸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线导电网络材料为金属纳米线、碳纳米管、导电聚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材料的复合物;所述金属纳米线为金纳米线、铜纳米线或银纳米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结构的类肤质可拉伸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结构,高杨氏模量柔性聚合物位于导电材料与低杨氏模量弹性聚合物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结构的类肤质可拉伸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杨氏模量柔性聚合物,其柔性聚合物材料为聚对二甲苯、聚乙烯醇、交联聚乙烯醇、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塑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复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非匀质杨氏模量矩阵结构的类肤质可拉伸透明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杨氏模量弹性聚合物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氨酯(PU)、热塑型聚氨酯(TPU)、苯乙烯

乙烯

丁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复合物。6.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拉伸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崔楠张凯董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