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挡水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08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挡水面板,涉及防洪设备技术领域,挡水面板用于对地下建筑的出入口挡水,挡水面板由多个挡水单元依次连接组成,挡水单元包括:底座,底座包含有蓄水腔;挡水板,挡水板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与底座铰接,当蓄水腔内的水蓄满时,挡水板能够在浮力的作用下绕铰接件转动;其中,相邻的挡水板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式铝蜂窝面板,结构更少、加工和安装成本都大大降低,其次,为了使挡水面板遇水必须浮起,同时关闭时又要能够承受车辆通行,要求面板具有密度小且耐压强的性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及的蜂窝芯同时兼有上述两种性质,其稳定性相较于多层复合面板大大提高。板大大提高。板大大提高。

An automatic water retaining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挡水面板


[0001]本技术涉及防洪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挡水面板。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短时间的暴雨可能导致城市内涝的现象,将雨水隔绝在地铁、地下车库外部是防止车辆被淹,造成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
[0003]申请号为201120394634.1的中国专利中提出一种地下车库防洪板,包括沿道路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浮桶室和与浮桶室对应设置的贮水池。该结构在晴天或者雨水量较小时,挡水板水平放置与普通道路相平,随着降雨量的增大,会自动起到挡水的作用,但是需要设置浮桶室、贮水池等,系统复杂,施工安装难度大。
[0004]申请号为201621327913.5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耐用挡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挡水单元,每个挡水单元由面板、底座和连杆组成,面板又包括防滑板、基板、浮体和发泡层组成,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但使用中发现,上述技术中面板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结构复杂(四层),加工成本高,安装效率低;2.面板重量大,增加了挡水单元不能浮起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挡水面板,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地下建筑出入口的自动挡水。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挡水面板,所述挡水面板用于对地下建筑的出入口挡水,所述挡水面板由多个挡水单元依次连接组成,所述挡水单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含有蓄水腔;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底座铰接,当所述蓄水腔内的水蓄满时,所述挡水板能够在浮力的作用下绕所述铰接件转动;其中,相邻的所述挡水板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
[0007]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中,所述挡水板包括蜂窝芯、第一外层板和第二外层板;所述第一外层板与所述蜂窝芯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外层板与所述蜂窝芯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外层板和所述第二外层板能够完全包覆所述蜂窝芯;所述挡水板的密度为0.55g/cm3‑
0.59g/cm3。
[0008]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方管、第二方管和多个第三方管,所述第一方管与所述第二方管均垂直于所述地下建筑的出口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三方管设于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二方管之间,所述第三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二方管连接,所述蓄水腔为所述第一方管、第二方管和所述第三方管围成的空间。
[0009]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中,还包括进水栅板和限位凸台;相比于所述第二方管,所述第一方管更靠近地下建筑的内部;所述进水栅板设于所述第三方管上靠近所述第二方管的一端,水流能够通过所述进水栅板流入至所述蓄水腔中,所述限位凸台设于所述第一方管上;所述铰接件为合页,所述合页设于所述第一方管上,且所述合页位于
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挡水板之间,每个所述挡水板至少通过两个所述合页与所述第一方管铰接,所述挡水板与由所述地下建筑驶出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0
°‑
90
°
;当所述挡水板与由所述地下建筑驶出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
°
时,所述挡水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栅板相接触,所述挡水板的上表面和所述进水栅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挡水板与由所述地下建筑驶出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
时,所述挡水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限位凸台相接触。
[0010]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中,在所述蓄水腔内的水未蓄满时,所述第二外层板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相接触,且所述第二外层板能够完全覆盖所述蓄水腔。
[0011]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密封条、压板和第一螺钉;位于两个所述挡水单元连接处的所述挡水板设有第一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形成第一固定槽;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一密封条均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一密封条位于所述压板和所述挡水板之间,所述第一密封条和所述压板能够完全填充所述第一固定槽;每个所述凹槽上对称设有第一螺孔,通过第一螺钉将所述第一密封条、所述压板和所述挡水板连接在一起,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挡水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0012]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中,所述第一外层板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防滑纹。
[0013]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第三密封条和第三螺钉,所述连接件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安装槽;位于两个所述挡水单元连接处的所述挡水板蜂窝芯的端部一体成型有安装凸台,相邻的两个所述挡水板蜂窝芯的所述安装凸台分别伸入至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中,所述安装凸台的上端外和下端外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密封条,所述第三密封条位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挡水板之间,所述安装凸台和所述第三密封条能够完全填充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连接件上对称设有第三螺孔,通过第三螺钉将所述第三密封条、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蜂窝芯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件的上表面与所述挡水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安装凸台位于所述挡水板端部的中部。
[0014]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中,还包括第二密封条、压条和第二螺钉,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第一方管的铰接处设有第二密封条,在所述挡水板绕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第二密封条能够防止水从所述挡水板与所述底座的铰接处流出;所述压条设于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方管上设有第二螺孔,通过所述第二螺钉将所述压条、所述第二密封条和所述第一方管连接在一起。
[0015]进一步地,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中,还包括两个斜台阶,所述斜台阶为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一个所述斜台阶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方管连接,另一个所述斜台阶的侧面与所述第二方管连接。
[0016]分析可知,本技术公开一种自动挡水面板,本技术采用一体式铝蜂窝面板,结构更少、加工和安装成本都大大降低,其次,为了使挡水面板遇水必须浮起,同时关闭时又要能够承受车辆通行,要求面板具有密度小且耐压强的性质,本技术所提及的蜂窝芯同时兼有上述两种性质,其稳定性相较于多层复合面板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18]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的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的一个防水单元与底座闭合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的一个防水单元与底座完全打开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1]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的防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的蜂窝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的两个挡水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挡水面板,所述挡水面板用于对地下建筑的出入口挡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面板由多个挡水单元依次连接组成,所述挡水单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含有蓄水腔;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底座铰接,当所述蓄水腔内的水蓄满时,所述挡水板能够在浮力的作用下绕所述铰接件转动;其中,相邻的所述挡水板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包括蜂窝芯、第一外层板和第二外层板;所述第一外层板与所述蜂窝芯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外层板与所述蜂窝芯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外层板和所述第二外层板能够完全包覆所述蜂窝芯;所述挡水板的密度为0.55g/cm3‑
0.59g/cm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方管、第二方管和多个第三方管,所述第一方管与所述第二方管均垂直于所述地下建筑的出口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三方管设于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二方管之间,所述第三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方管和所述第二方管连接,所述蓄水腔为所述第一方管、第二方管和所述第三方管围成的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栅板和限位凸台;相比于所述第二方管,所述第一方管更靠近地下建筑的内部;所述进水栅板设于所述第三方管上靠近所述第二方管的一端,水流能够通过所述进水栅板流入至所述蓄水腔中,所述限位凸台设于所述第一方管上;所述铰接件为合页,所述合页设于所述第一方管上,且所述合页位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挡水板之间,每个所述挡水板至少通过两个所述合页与所述第一方管铰接,所述挡水板与由所述地下建筑驶出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的范围为0
°‑
90
°
;当所述挡水板与由所述地下建筑驶出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
°
时,所述挡水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栅板相接触,所述挡水板的上表面和所述进水栅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挡水板与由所述地下建筑驶出的行进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
时,所述挡水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限位凸台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挡水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圣伟范良凯解峰倪洋熊科王开玉贾彦明陈家乐曾程亮卢佳宾王博王阳明张德军张伟赵俊龙刘军舰刘首崔艳斌陶涛郭浩马小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