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83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涉及路面压实度测量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储砂筒、基板、第一功能块、第二功能块和标定罐,储砂筒的底部设置有基板,储砂筒的外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功能块和第二功能块,第一功能块与第二功能块之间相对设置,基板的底部设置有标定罐,储砂筒的上侧壁中开设有定位槽,储砂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翻边,基板的底部开设有板孔,第一功能块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竖杆和盖片,不仅操作过程省时省力,同时可保证灌砂筒的表面完整性,避免外漏现象的发生,并通过设置第一灯棒和第二灯棒,便于使用者在昏暗的环境下也能继续执行检测工作,有效降低使用者的工作难度。有效降低使用者的工作难度。有效降低使用者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


[0001]本技术属于路面压实度测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

技术介绍

[0002]当今市场上现有的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不仅使用成本较高,并且结构复杂难以生产制造,而且难以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为使用者提供照明,同时难以保证灌砂筒的表面完整性,导致外漏现象发生,因此,当今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在使用时,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不仅结构复杂难以生产制造,并且操作过程耗时耗力,同时难以保证灌砂筒的表面完整性,造成外漏现象发生的问题;
[0004]2、现有的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在使用时,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不仅使用成本较高,同时难以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为使用者提供照明,造成使用者工作难度的增加的问题。
[0005]因此,现有的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通过设置竖杆和盖片,且竖杆的底部设置有盖片,盖片与漏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不仅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并且操作过程省时省力,同时可保证灌砂筒的表面完整性,避免外漏现象的发生,并通过设置第一灯棒和第二灯棒,且第一灯棒安装在第一块槽的内部,第二灯棒安装在第二块槽的内部,不仅使用成本较低,同时便于使用者在昏暗的环境下也能继续执行检测工作,有效降低使用者的工作难度,解决了现有的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不仅操作过程耗时耗力,同时难以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为使用者提供照明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包括储砂筒、基板、第一功能块、第二功能块和标定罐,所述储砂筒的底部设置有基板,且储砂筒的外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功能块和第二功能块,所述第一功能块与第二功能块之间相对设置,所述基板的底部设置有标定罐,所述储砂筒的上侧壁中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储砂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基板的底部开设有板孔,且板孔呈上下通透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功能块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二功能块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标定罐的上侧壁中设置有第二翻边,具体地,定位槽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转针进行校准。
[0009]进一步地,所述储砂筒的外侧壁上插接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呈U形结构设置,且第一把手的外侧壁上套接有第一胶套,所述第二把手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胶套,所述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之间关于储砂筒左右对称设置,具体地,第一把手与第二
把手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提起储砂筒。
[0010]进一步地,所述储砂筒的内部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粘接有转针,且竖杆的底部设置有盖片,所述盖片的下侧壁中设有转轴,所述盖片与漏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漏斗的上侧壁中开设有轴孔,具体地,转针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转动竖杆。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块,且第一卡块的上侧壁中开设有第一块孔,所述第一块孔的内部穿插有第一孔轴,所述第一功能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块槽,具体地,第一盖板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打开第一功能块。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块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灯棒,所述第一功能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板,且第一卡板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一卡块通过第一孔轴转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灯棒共设置有三个,且第一灯棒呈等距分布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板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块,且第二卡块的上侧壁中开设有第二块孔,所述第二块孔的内部穿插有第二孔轴,所述第二功能块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块槽,具体地,所述第二块孔与第二通孔同轴心,且第二块孔与第二通孔内径相同。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块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灯棒,所述第二功能块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板,且第二卡板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卡板与第二卡块通过第二孔轴转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卡块的外侧壁与第二卡板的内侧壁间隙配合设置。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竖杆和盖片,在使用时,竖杆的底部设置有盖片,且盖片与漏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不仅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并且操作过程省时省力,同时可保证灌砂筒的表面完整性,避免外漏现象的发生,解决了现有的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在使用时,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不仅结构复杂难以生产制造,并且操作过程耗时耗力,同时难以保证灌砂筒的表面完整性,造成外漏现象发生的问题。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灯棒和第二灯棒,在使用时,第一灯棒安装在第一块槽的内部,且第二灯棒安装在第二块槽的内部,不仅使用成本较低,同时便于使用者在昏暗的环境下也能继续执行检测工作,有效降低使用者的工作难度,解决了现有的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在使用时,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不仅使用成本较高,同时难以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为使用者提供照明,造成使用者工作难度的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储砂筒结构图图一;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储砂筒结构图图一;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的竖杆结构图图一;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图3中的竖杆结构图图二;
[0024]图6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基板结构图;
[0025]图7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第一功能块结构图图一;
[0026]图8为本技术的图7中的第一盖板结构图;
[0027]图9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第一功能块结构图图二;
[0028]图10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第二功能块结构图图一;
[0029]图11为本技术的图10中的第二盖板结构图;
[0030]图12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第二功能块结构图图二;
[0031]图13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标定罐结构图。
[003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3]1、储砂筒;101、定位槽;102、第一翻边;103、第一把手;1031、第一胶套;104、第二把手;1041、第二胶套;105、竖杆;1051、转针;1052、盖片;1053、转轴;1054、漏斗;1055、轴孔;2、基板;201、板孔;3、第一功能块;301、第一盖板;302、第一卡块;303、第一块孔;304、第一孔轴;305、第一块槽;306、第一灯棒;307、第一卡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包括储砂筒(1)、基板(2)、第一功能块(3)、第二功能块(4)和标定罐(5),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砂筒(1)的底部设置有基板(2),且储砂筒(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第一功能块(3)和第二功能块(4),所述第一功能块(3)与第二功能块(4)之间相对设置,所述基板(2)的底部设置有标定罐(5),所述储砂筒(1)的上侧壁中开设有定位槽(101),所述储砂筒(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翻边(102),所述基板(2)的底部开设有板孔(201),且板孔(201)呈上下通透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功能块(3)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盖板(301),所述第二功能块(4)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盖板(401),所述标定罐(5)的上侧壁中设置有第二翻边(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砂筒(1)的外侧壁上插接有第一把手(103)和第二把手(104),所述第一把手(103)呈U形结构设置,且第一把手(103)的外侧壁上套接有第一胶套(1031),所述第二把手(10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胶套(1041),所述第一把手(103)与第二把手(104)之间关于储砂筒(1)左右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外漏现象的灌砂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砂筒(1)的内部安装有竖杆(105),所述竖杆(105)的顶部粘接有转针(1051),且竖杆(105)的底部设置有盖片(1052),所述盖片(1052)的下侧壁中设有转轴(1053),所述盖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豪黄涛叶俊龙朱倩温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晖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