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噪声消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复合型风机消声器,包括风机主体、消音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风机主体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固定架外侧的正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风机将风排出时,会撞击到第一导流板上,然后部分空气经过分流槽与第一导流板中心的孔进入到下一环进行相同的往复工作,另一部分空气会从出气方槽排出,通过多层分流减少空气与出风口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将风机排出的空气进行分流继而减少空气与出风口之间的摩擦,继而减小空气排出的声音,减少对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减少对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减少对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风机消声器
[0001]本技术涉及噪声消除
,更具体地涉及复合型风机消声器。
技术介绍
[0002]风机是我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是把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和动能,并将气体输送出去的机械,风机在进行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0003]现有消声器的不足:
[0004]其一、现有消声器多是对风机的动力机构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除,但是通风机进行工作时排出的风与出风口产生摩擦时也会噪声,对环境产生污染。
[0005]其二、消声器对通风机工作时排出的风与出风口产生摩擦时消除,不能有效的固定在风机上,不利于消声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复合型风机消声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复合型风机消声器,包括风机主体、消音组件和固定组件:
[0008]所述风机主体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块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固定架外侧的正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
[0009]所述风机主体的正面与消音组件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风机主体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组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消音组件包括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外侧的背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环,所述固定套管的外侧开设有出气方槽,所述固定套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正面开设有分流槽,所述分流槽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固定套管内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板,在风机将风排出时,会撞击到第一导流板上,然后部分空气经过分流槽与第一导流板中心的孔进入到下一环进行相同的往复工作,另一部分空气会从出气方槽排出,通过多层分流减少空气与出风口之间的摩擦力。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顶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套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螺母,所述固定套环的内侧开设有固定槽,通过固定槽将第二固定环与第一固定环进行固定,继而转动螺栓使螺栓与螺母保持紧固,继而将消音组件与风机主体进行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正背面均与第一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正面
开设有三个分流槽且均布在固定套环的正面,所述挡板的外侧与固定套管的内侧固定连接,使消音组件能够对空气进行多层分流,能够减少空气与出风口之间的摩擦力。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出气方槽的外侧开设有四组出气方槽每组出气方槽均有四个,所述出气方槽均布在固定套管的外侧,能够有效的对风机排出的空气进行分流。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环与第一固定环的宽度之和与固定槽的宽度相同,使固定组件能够有效的对消音组件和风机主体进行固定。
[001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6]1.本技术在风机将风排出时,会撞击到第一导流板上,然后部分空气经过分流槽与第一导流板中心的孔进入到下一环进行相同的往复工作,另一部分空气会从出气方槽排出,通过多层分流减少空气与出风口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将风机排出的空气进行分流继而减少空气与出风口之间的摩擦,继而减小空气排出的声音,减少对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
[0017]2.本技术通过固定槽将第二固定环与第一固定环进行固定,继而转动螺栓使螺栓与螺母保持紧固,继而将消音组件与风机主体进行固定,有利于将消音组件与风机主体进行固定,保证了消音组件能够对空气与出风口产生的噪声进行有效的缩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风机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消音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为:1、风机主体;101、固定架;102、伺服电机;103、旋转块;104、扇叶;105、第一固定环;2、消音组件;201、固定套管;202、第二固定环;203、出气方槽;204、第一导流板;205、分流槽;206、挡板;207、第二导流板;208、固定杆;3、固定组件;301、固定套环;302、固定板;303、螺栓;304、螺母;305、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复合型风机消声器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照图1
‑
2,本技术提供了复合型风机消声器,包括风机主体1、消音组件2和固定组件3:
[0025]风机主体1包括固定架101,固定架10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2,伺服电机102的输出轴与旋转块103固定连接,旋转块10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104,固定架101外侧的正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105;
[0026]风机主体1的正面与消音组件2的背面活动连接,风机主体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组件3。
[0027]参照图3,消音组件2包括固定套管201,固定套管201外侧的背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环202,固定套管201的外侧开设有出气方槽203,固定套管2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板204,第一导流板204的正面开设有分流槽205,分流槽20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挡板206,固定套管201内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8,固定杆20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板207,在风机将风排出时,会撞击到第一导流板204上,然后部分空气经过分流槽205与第一导流板204中心的孔进入到下一环进行相同的往复工作,另一部分空气会从出气方槽203排出,通过多层分流减少空气与出风口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将风机排出的空气进行分流继而减少空气与出风口之间的摩擦,继而减小空气排出的声音,减少对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
[0028]参照图4,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套环301,固定套环301顶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2,固定板302的一侧固定套接有螺栓303,螺栓303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螺母304,固定套环301的内侧开设有固定槽305,通过固定槽305将第二固定环202与第一固定环105进行固定,继而转动螺栓303使螺栓303与螺母304保持紧固,继而将消音组件2与风机主体1进行固定,有利于将消音组件2与风机主体1进行固定,保证了消音组件2能够对空气与出风口产生的噪声进行有效的缩减。
[0029]参照图3,挡板206的正背面均与第一导流板204固定连接,第一导流板204的正面开设有三个分流槽205且均布在固定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型风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主体(1)、消音组件(2)和固定组件(3):所述风机主体(1)包括固定架(101),所述固定架(10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2),所述伺服电机(102)的输出轴与旋转块(10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块(10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104),所述固定架(101)外侧的正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环(105);所述风机主体(1)的正面与消音组件(2)的背面活动连接,所述风机主体(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固定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风机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组件(2)包括固定套管(201),所述固定套管(201)外侧的背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固定环(202),所述固定套管(201)的外侧开设有出气方槽(203),所述固定套管(2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板(204),所述第一导流板(204)的正面开设有分流槽(205),所述分流槽(20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挡板(206),所述固定套管(201)内侧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8),所述固定杆(20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井虎,郑斌,许海珊,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达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