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63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盒,包括外壳、粉筒、遮挡板、第一齿轮、第一搅拌架、把手和联动件,粉筒的内腔用于容纳碳粉,粉筒的底部开设出粉口,遮挡板位于出粉口的外侧,第一搅拌架可转动地支撑在粉筒内,第一搅拌架的轴向一端穿出粉筒并套接第一齿轮,外壳盖合在粉筒和第一齿轮上,联动件位于外壳内并与遮挡板连接,把手的第一端与联动件铰接,外壳远离出粉口的顶端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把手的第二端穿出限位槽设置,把手可在粉筒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并通过联动件带动遮挡板打开或者关闭出粉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粉盒的把手可铰接折叠到外壳上,减少把手占用电子成像设备的粉盒容纳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增加粉盒的碳粉容量,且把手的铰接操作简单快捷高效。高效。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盒


[0001]本技术涉及打印耗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打印机的粉盒。

技术介绍

[0002]参见图1至图3,现有一种粉盒1包括外壳11、粉筒15、把手12、遮挡板14、驱动齿轮16和搅拌架,粉筒15的内腔用于容纳碳粉,粉筒15的底部开设有出粉口,遮挡板14位于该出粉口处,把手12位于粉筒15的顶部并与遮挡板14相连接,通过控制把手12在粉筒15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遮挡板14打开或者关闭出粉口。搅拌架可转动支撑在粉筒15的内腔中,其中搅拌架的一端穿出粉筒15并套接驱动齿轮16。外壳11盖合在粉筒15和驱动齿轮16上,外壳11的第一侧壁凸出设置有第一限位突起111,外壳11的第二侧壁凸出设置有第二限位突起112,且把手12穿出外壳11的顶端壁外露设置。该粉盒1装入电子成像设备时,第一限位突起111和第二限位突起112分别与电子成像设备适配进行限位,控制把手12在粉筒15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使得遮挡板14打开粉筒15的出粉口后,驱动齿轮16在电子成像设备的驱动力作用下带动搅拌架转动,粉筒15内的碳粉在搅拌架的作用下被送到出粉口,进而为电子成像设备供应碳粉。
[0003]由于电子成像设备容纳粉盒1的空间是固定的,因现有粉盒1的把手12穿出外壳11外露设置,外露设置的把手12在粉盒1放置至电子成像设备的容纳空间内时占用了一部分电子成像设备的容纳空间,使得粉筒15的体积缩小,导致现有粉盒1的粉筒15可容纳的碳粉量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增加碳粉容量且操作简单快捷高效的粉盒。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粉盒,包括外壳、粉筒、遮挡板、第一齿轮、第一搅拌架、把手和联动件,粉筒的内腔用于容纳碳粉,粉筒的底部开设有出粉口,遮挡板位于出粉口的外侧,第一搅拌架可转动地支撑在粉筒内,且第一搅拌架的轴向一端穿出粉筒的第一侧壁并套接第一齿轮,外壳盖合在粉筒和第一齿轮上,外壳靠近第一齿轮的第一侧壁外凸设置有第一限位突起,外壳远离第一齿轮的第二侧壁外凸设置有第二限位突起,联动件位于外壳内并与遮挡板连接,把手的第一端与联动件铰接,外壳远离出粉口的顶端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把手的第二端穿出限位槽设置,且把手可在粉筒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并通过联动件带动遮挡板打开或者关闭出粉口。
[0006]由以上方案可见,将本技术粉盒装入电子成像设备时,外壳两侧壁上的第一限位突起和第二限位突起分别与电子成像设备适配进行限位,由于把手的第一端与联动件铰接,把手的第二端穿出外壳的限位槽设置,则将折叠在外壳上的把手第二端远离外壳展开,便于用户抓持把手的第二端,从而控制把手在粉筒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并通过联动件带动遮挡板打开粉筒的出粉口。当遮挡板打开粉筒的出粉口后,便将把手的第二端朝向外壳
折叠回外壳上,从而减少把手占用电子成像设备的粉盒容纳空间,随之粉筒的体积增大,进而能够有效增加碳粉容量。随后,第一齿轮在电子成像设备的驱动力作用下带动第一搅拌架转动,粉筒内的碳粉在第一搅拌架的作用下被送到出粉口,进而为电子成像设备供应碳粉。本技术粉盒的把手的第一端与联动件铰接,把手的第二端穿出外壳的限位槽设置,则在需要控制遮挡板打开或者关闭出粉口时,便将折叠在外壳上的把手第二端远离外壳展开,以便于抓持控制把手在粉筒的长度方向上移动,而在不需要抓持控制把手移动时,便将把手的第二端朝向外壳折叠回外壳上,从而减少把手占用电子成像设备的粉盒容纳空间,随之粉筒的体积增大,进而能够有效增加碳粉容量,并且把手的铰接操作简单快捷高效。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外壳的顶端开设有容纳槽,把手的第二端可位于容纳槽内。
[0008]进一步的方案是,把手的第一端设置有铰接轴,联动件设置有卡槽,铰接轴卡合铰接在卡槽内。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把手相对联动件的铰接轴线与粉筒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
[0010]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搅拌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软胶片,多个第一软胶片在第一搅拌架的周向上分布并在第一搅拌架的轴向上与出粉口对应设置,每一个第一软胶片远离第一搅拌架的一端可抵接在粉筒的内腔壁上并可穿出出粉口;或者,第一搅拌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软胶片,多个第二软胶片在第一搅拌架的周向上分布并在第一搅拌架的轴向上与出粉口对应设置,每一个第二软胶片远离第一搅拌架的一端可抵接在粉筒的内腔壁上,且至少一个第二软胶片远离第一搅拌架的一端可穿出出粉口。
[0011]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搅拌架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在第一搅拌架的轴向上位于出粉口与粉筒的第二侧壁之间;和/或,第一搅拌架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第一搅拌叶片在第一搅拌架的轴向上位于出粉口与粉筒的第一侧壁之间,且第一搅拌叶片与第一搅拌架的轴向倾斜设置。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遮挡板开设有定位槽,粉筒的底部设置有卡扣,卡扣可扣合在定位槽内并使得遮挡板关闭出粉口。
[0013]进一步的方案是,粉盒还包括底板,底板盖合在外壳远离把手的开口端上,底板开设有避让槽,遮挡板可在粉筒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地位于避让槽内。
[0014]进一步的方案是,粉盒还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搅拌架,第二搅拌架可转动地支撑在粉筒内,且第二搅拌架位于第一搅拌架远离出粉口的上方,第二搅拌架的轴向一端穿出粉筒的第一侧壁并套接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位于外壳内并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0015]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搅拌架上设置有第二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在第二搅拌架的轴向上位于出粉口与粉筒的第二侧壁之间;和/或,第二搅拌架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在第二搅拌架的轴向上位于出粉口与粉筒的第一侧壁之间,且第二搅拌叶片与第二搅拌架的轴向倾斜设置。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粉盒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0017]图2是现有粉盒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0018]图3是现有粉盒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粉盒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粉盒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1]图6是本技术粉盒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图。
[0022]图7是本技术粉盒实施例中把手、联动件和遮挡板配合连接的分解图。
[0023]图8是本技术粉盒实施例中粉筒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0024]图9是本技术粉盒实施例中粉筒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0025]图10是本技术粉盒实施例的第一工作状态剖视图。
[0026]图11是本技术粉盒实施例的第二工作状态剖视图。
[0027]图12是本技术粉盒实施例中第一搅拌架和第二搅拌架配合的结构图。
[0028]图13是本技术粉盒实施例中第一搅拌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029]图14是本技术粉盒实施例中第一搅拌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30]图15是本技术粉盒实施例中第一搅拌架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粉盒,包括外壳、粉筒、遮挡板、第一齿轮和第一搅拌架,所述粉筒的内腔用于容纳碳粉,所述粉筒的底部开设有出粉口,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出粉口的外侧,所述第一搅拌架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粉筒内,且所述第一搅拌架的轴向一端穿出所述粉筒的第一侧壁并套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外壳盖合在所述粉筒和所述第一齿轮上,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一侧壁外凸设置有第一限位突起,所述外壳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侧壁外凸设置有第二限位突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盒还包括把手和联动件,所述联动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遮挡板连接,所述把手的第一端与所述联动件铰接;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出粉口的顶端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把手的第二端穿出所述限位槽设置,且所述把手可在所述粉筒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并通过所述联动件带动所述遮挡板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出粉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把手的第二端可位于所述容纳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第一端设置有铰接轴,所述联动件设置有卡槽,所述铰接轴卡合铰接在所述卡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相对所述联动件的铰接轴线与所述粉筒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软胶片,多个所述第一软胶片在所述第一搅拌架的周向上分布并在所述第一搅拌架的轴向上与所述出粉口对应设置,每一个所述第一软胶片远离所述第一搅拌架的一端可抵接在所述粉筒的内腔壁上并可穿出所述出粉口;或者,所述第一搅拌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软胶片,多个所述第二软胶片在所述第一搅拌架的周向上分布并在所述第一搅拌架的轴向上与所述出粉口对应设置,每一个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锋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