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32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充电桩,所述地基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防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汽车充电时需要将汽车停靠在充电桩旁边很近的距离,如果驾驶员不小心撞击到充电桩,很容易对充电桩造成严重损伤,通过设置距离感应器和报警灯,距离感应器可以感应新能源车与充电桩的距离,当感应到车身与充电桩的距离过近时,报警灯会亮起,提醒司机刹车,防止车身与充电桩相撞,当司机看到报警灯亮起但来不及刹车时,车身会撞到防撞杆上的缓冲板上,缓冲板的材质为橡胶,不会对汽车车身造成损坏,且插接杆上的弹簧会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保证两者的安全。的安全。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防护
,特别是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自第一辆电动汽车面世至今,均采用可充蓄电池作为其动力源,对于一辆电动汽车来讲,蓄电池充电设备是不可缺少的系统之一,蓄电池充电设备称之为充电桩,汽车充电时需要将汽车停靠在充电桩旁边很近的距离,如果驾驶员不小心撞击到充电桩,很容易对充电桩造成严重损伤。
[0003]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能完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充电桩,所述地基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防撞杆,若干所述防撞杆分别位于充电桩的四角,每个所述防撞杆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缓冲板,每个所述防撞杆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距离感应器,每个所述防撞杆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报警灯。
[0006]可选的,所述充电桩为一个长方体箱体结构,所述充电桩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地基的顶部,所述充电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防雨棚。
[0007]可选的,所述地基的一侧开设有四个安装槽,四个所述安装槽分别设置于充电桩的四角,每个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孔呈圆周阵列分布。
[0008]可选的,所述防撞杆一侧的外表面直径与安装槽的内表面直径相适配,所述防撞杆的一侧插接于安装槽的内表面,所述防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板。
[0009]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为一个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固定板的外侧直径大于安装槽的内表面直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与第一固定孔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于地基的一侧。
[0010]可选的,所述防撞杆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插接孔,若干所述插接孔贯穿至防撞杆的两侧,若干所述插接孔呈线性阵列分布。
[0011]可选的,所述缓冲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外表面直径与插接孔的内表面直径相等,所述插接杆的外表面插接于插接孔的内表面,所述插接杆远离
缓冲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块。
[0012]可选的,所述插接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一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两侧分别与防撞杆和缓冲板的一侧搭接。
[0013]可选的,所述距离感应器设置于若干插接孔的下方,所述报警灯的一侧固定连接于防撞杆的顶部。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蓄电池充电设备称之为充电桩,汽车充电时需要将汽车停靠在充电桩旁边很近的距离,如果驾驶员不小心撞击到充电桩,很容易对充电桩造成严重损伤,本实用新通过设置距离感应器和报警灯,距离感应器可以感应新能源车与充电桩的距离,当感应到车身与充电桩的距离过近时,报警灯会亮起,提醒司机刹车,防止车身与充电桩相撞。
[0016]2、当司机看到报警灯亮起但来不及刹车时,车身会撞到防撞杆上的缓冲板上,缓冲板的材质为橡胶,不会对汽车车身造成损坏,且插接杆上的弹簧会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保证两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充电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防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防撞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地基,101

安装槽,102

第一固定孔,2

充电桩,201

防雨棚,3

防撞杆,301

固定板,302

第二固定孔,303

插接孔,4

缓冲板,401

插接杆,402

弹簧,5

距离感应器,6

报警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它包括地基1,地基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充电桩2,地基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防撞杆3,若干防撞杆3分别位于充电桩2的四角,每个防撞杆3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缓冲板4,每个防撞杆3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距离感应器5,每个防撞杆3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报警灯6。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充电桩2为一个长方体箱体结构,充电桩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地基1的顶部,充电桩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防雨棚201。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地基1的一侧开设有四个安装槽101,四个安装槽101分别设置于充电桩2的四角,每个安装槽101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102,若干第一固定孔102呈圆周阵列分布。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防撞杆3一侧的外表面直径与安装槽101的内表面直径相适配,防撞杆3的一侧插接于安装槽101的内表面,防撞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板301。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板301为一个圆形板状结构,固定板
301的外侧直径大于安装槽101的内表面直径,固定板30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302,若干第二固定孔302的数量与第一固定孔102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固定板301的一侧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于地基1的一侧。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防撞杆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插接孔303,若干插接孔303贯穿至防撞杆3的两侧,若干插接孔303呈线性阵列分布。
[002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缓冲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插接杆401,插接杆401的外表面直径与插接孔303的内表面直径相等,插接杆401的外表面插接于插接孔303的内表面,插接杆401远离缓冲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块,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插接孔303的直径,可以防止插接杆401脱离插接孔303的内部。
[00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插接杆401的外表面套接有一个弹簧402,弹簧402的两侧分别与防撞杆3和缓冲板4的一侧搭接,当司机看到报警灯6亮起但来不及刹车时,车身会撞到防撞杆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所述地基(1)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充电桩(2),所述地基(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防撞杆(3),若干所述防撞杆(3)分别位于充电桩(2)的四角,每个所述防撞杆(3)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缓冲板(4),每个所述防撞杆(3)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距离感应器(5),每个所述防撞杆(3)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报警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2)为一个长方体箱体结构,所述充电桩(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地基(1)的顶部,所述充电桩(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防雨棚(2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一侧开设有四个安装槽(101),四个所述安装槽(101)分别设置于充电桩(2)的四角,每个所述安装槽(101)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102),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孔(102)呈圆周阵列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3)一侧的外表面直径与安装槽(101)的内表面直径相适配,所述防撞杆(3)的一侧插接于安装槽(101)的内表面,所述防撞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板(3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防护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01)为一个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马小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诚诺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