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春焱专利>正文

一种模式可调的手持冲击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02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53
一种模式可调的手持冲击钻,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主轴和钻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套接有同步转动的转盘,转盘上形成有转动锯齿;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形成有与转动锯齿相适配的固定锯齿;所述固定座内设有调节挡片,调节挡片位于主轴的移动路径上,壳体上设有与调节挡片相连接的调节拨片;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固定锯齿和转动锯齿之间的配合,可实现在主轴的转动作用下产生冲击效果,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和后续的维修保养,同时通过调节挡片的移动,可实现对整体模式的切换,当主轴端部与调节挡片相抵时,整体为电钻模式,当主轴穿过调节挡片时,固定锯齿和转动锯齿啮合,整体为冲击钻模式。整体为冲击钻模式。整体为冲击钻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式可调的手持冲击钻


[0001]本技术属于冲击钻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式可调的手持冲击钻。

技术介绍

[0002]冲击钻,以旋转切削为主,兼有依靠操作者推力生产冲击力的冲击机构,用于砖、砌块及轻质墙等材料上钻孔的电动工具,冲击钻可用于天然的石头或混凝土。它们是通用的,因为它们既可以用“单钻”模式,也可以用“冲击钻”模式,所以对专业人员和自己动手者,它都是值得选择的基本电动工具。
[0003]在现有的冲击钻结构中,冲击钻的冲击机构有犬牙式和滚珠式两种,且当冲击钻内存在多个模式的结构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生产组装,同时在后期维护和保养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单手操作的模式可调的手持冲击钻。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式可调的手持冲击钻,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主轴和钻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套接有同步转动的转盘,转盘上形成有转动锯齿;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形成有与转动锯齿相适配的固定锯齿;所述固定座内设有调节挡片,调节挡片位于主轴的移动路径上,壳体上设有与调节挡片相连接的调节拨片;所述转盘与电机相连,主轴上还套接有同步转动的限位块。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块位于转盘与钻头座之间。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为中空结构,调节挡片内嵌于固定座的中空结构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挡片上形成有与主轴相适配的配合孔。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锯齿与固定锯齿之间的间距大于主轴与调节挡片之间的间距。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钻头座与壳体之间存在间隙。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上设有相连接的电机轴,电机轴与转盘相连。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电机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固定锯齿和转动锯齿之间的配合,可实现在主轴的转动作用下产生冲击效果,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和后续的维修保养,同时通过调节挡片的移动,可实现对整体模式的切换,当主轴端部与调节挡片相抵时,整体为电钻模式,当主轴穿过调节挡片时,固定锯齿和转动锯齿啮合,整体为冲击钻模
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6]图3是图2中A

A面的剖视图;
[0017]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冲击原理图;
[0019]图6是主轴与调节挡片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中附图标记:壳体1,控制按钮1

1,钻头座2,电机3,电机轴3

1,主轴4,转盘5,转动锯齿6,固定座7,固定锯齿8,调节挡片9,配合孔9

1,调节拨片10,限位块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2]如图1

6所示,一种模式可调的手持冲击钻,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机3、主轴4和钻头座2;所述主轴4上套接有同步转动的转盘5,转盘5上形成有转动锯齿6;所述壳体1内设有固定座7,固定座7上形成有与转动锯齿6相适配的固定锯齿8;所述固定座7内设有调节挡片9,调节挡片9位于主轴4的移动路径上,壳体1上设有与调节挡片9相连接的调节拨片10;所述转盘5与电机3相连,主轴4上还套接有同步转动的限位块11。
[0023]主轴4同步带动转盘5、钻头座2和限位块11转动,在转动锯齿6和固定锯齿8的作用下,当转动锯齿6移动至固定锯齿8的下一个锯齿上时,转动锯齿6同步带动主轴4轴向移动,从而实现主轴4的伸缩,带动钻头座2的伸缩,钻头座2上设有钻头,从而实现冲击效果。
[0024]转盘5与主轴4之间通过盈配合或通过键和键槽的方式固定连接,同理主轴4与限位块11之间也通过盈配合或通过键和键槽的方式固定连接,钻头座2套接于主轴4端部。
[0025]调节挡片9用于阻挡转动锯齿6和固定锯齿8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转动锯齿6和固定锯齿8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主轴4不发生轴向移动,钻头不产生冲击效果,在调节挡片9的作用下实现对整体模式的切换。
[0026]固定座7固定设置于壳体1内,固定座7通过卡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壳体1固定连接,从而确保固定座7上的固定锯齿8的稳定性,固定锯齿8和转动锯齿6均为环形结构,且固定锯齿8和转动锯齿6的中心处均位于主轴4的中心轴上。
[0027]限位块11位于转盘5与钻头座2之间,当主轴4端部与调节挡片9相抵时,限位块11与壳体1顶部内壁相抵,从而在限位块11的作用下确保钻头座2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8]固定座7为中空结构,调节挡片9内嵌于固定座7的中空结构内,调节挡片9的内外两侧均与固定座7相抵,从而当主轴4端部与调节挡片9相抵时,固定座7能对调节挡片9起到支撑作用,确保主轴4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9]调节挡片9上形成有与主轴4相适配的配合孔9

1,调节拨片10与调节挡片9通过卡接或套接或胶水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调节拨片10的作用下带动调节挡片9的移动,当调节挡片9移动到一定位置后,主轴4可穿过配合孔9

1,此时转动锯齿6和固定锯齿8可解除,在转盘5的转动作用下,可实现主轴4的冲击效果。
[0030]转动锯齿6与固定锯齿8之间的间距大于主轴4与调节挡片9之间的间距,确保在主轴4端部与调节挡片9相抵时,转动锯齿6与固定锯齿8不接触。
[0031]钻头座2与壳体1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为冲击进行预留空间,确保钻头座2同步进行冲击现象。
[0032]电机3上设有相连接的电机轴3

1,电机轴3

1与转盘5相连,电机轴3

1端部可设置主动齿轮,转盘5外表面可为与电机轴3

1相适配的被动齿轮,在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啮合作用下进行传动,且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啮合长度需大于主轴4的移动量,确保主动齿轮始终与被动齿轮传动。
[0033]壳体1上设有与电机3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1

1,控制按钮1

1与电机3之间通过导线相连,可控制电机3的输出功率,和对电机3的启停进行控制。
[003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式可调的手持冲击钻,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机(3)、主轴(4)和钻头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4)上套接有同步转动的转盘(5),转盘(5)上形成有转动锯齿(6);所述壳体(1)内设有固定座(7),固定座(7)上形成有与转动锯齿(6)相适配的固定锯齿(8);所述固定座(7)内设有调节挡片(9),调节挡片(9)位于主轴(4)的移动路径上,壳体(1)上设有与调节挡片(9)相连接的调节拨片(10);所述转盘(5)与电机(3)相连,主轴(4)上还套接有同步转动的限位块(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式可调的手持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1)位于转盘(5)与钻头座(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式可调的手持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为中空结构,调节挡片(9)内嵌于固定座(7)的中空结构内。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春焱
申请(专利权)人:方春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