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中和测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7879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23
一种燃烧中和测硫装置,涉及分析仪器的技术领域,其结构为:包括加热炉、燃烧管、瓷舟和吸收瓶,所述加热炉内设置燃烧管,燃烧管内放置磁舟,所述燃烧管一端连接吸收瓶,燃烧管一端连接三通连接管,所述三通连接管的直通管上设置有活动胶塞,所述三通管的垂直通管上通过管子连接气流控制器,所述气流控制器连接空气压缩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装置简单,通过气流控制器控制气流流出的大小,稳定二氧化硫气体在吸收液中吸收效果;可以避免的氧气的使用,减少了化验分析成本,有效的减少了人为分析误差,确保分析品位的精确性;也避免了在氧气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全事故的发生。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中和测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分析仪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烧中和测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化验分析中使用的燃烧中和法采用高温氧气中燃烧,使其中硫化物氧化,硫酸盐分解成二氧化硫,被含有过氧化氢吸收液所吸收,以次甲基兰

甲基红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液滴定,在样品燃烧过程中采用氧气压力吹送燃烧二氧化硫气体进入大型冲击瓶中,在使用的过程中氧气压力不稳定,吸收液在吸收过程中不稳定,分析元素误差较大,并且氧气瓶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中和测硫装置,以解决氧气压力不稳以及使用氧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中和测硫装置,其结构为:包括加热炉、燃烧管、瓷舟和吸收瓶,所述加热炉内设置燃烧管,燃烧管内放置磁舟,所述燃烧管一端连接吸收瓶,燃烧管一端连接三通连接管,所述三通连接管的直通管上设置有活动胶塞,所述三通连接管的垂直通管上通过管子连接气流控制器,所述气流控制器通过气体缓存装置连接空气压缩机。
[0005]所述空气压缩机连接空气压缩干燥机。
[0006]所述三通连接管的活动胶塞处设置有送样装置。
[0007]所述气体缓存装置为储气瓶。
[0008]所述气体缓存装置为气体缓冲罐。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装置简单,通过气流控制器控制气流流出的大小,稳定二氧化硫气体在吸收液中吸收效果;可以避免的氧气的使用,减少了化验分析成本,有效的减少了人为分析误差,确保分析品位的精确性;也避免了在氧气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空气压缩机,2、气体缓存装置,3、气流控制器,4、活动胶塞,5、三通连接管,6、燃烧管,7、瓷舟,8、加热炉,9、吸收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0013]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中和测硫装置,其结构为:包括加热炉(8)、燃烧管(6)、瓷舟(7)和吸收瓶(9),所述加热炉 (8)内设置燃烧管(6),燃烧管(6)内放置磁
舟,所述燃烧管(6)一端连接吸收瓶(9),燃烧管(6)另一端连接三通连接管(5),所述三通连接管(5)的直通管上设置有活动胶塞(4),所述三通连接管(5) 的垂直通管上通过管子连接气流控制器(3),所述气流控制器(3)通过气体缓存装置(2)连接空气压缩机(1)。
[0014]所述空气压缩机(1)连接空气压缩干燥机。
[0015]所述三通连接管(5)的活动胶塞(4)处设置有送样装置。
[0016]所述气体缓存装置(2)为储气瓶。
[0017]实施例2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中和测硫装置,其结构为:包括加热炉(8)、燃烧管(6)、瓷舟(7)和吸收瓶(9),所述加热炉 (8)内设置燃烧管(6),燃烧管(6)内放置磁舟,所述燃烧管(6)一端连接吸收瓶(9),燃烧管(6)另一端连接三通连接管(5),所述三通连接管(5)的直通管上设置有活动胶塞(4),所述三通连接管(5) 的垂直通管上通过管子连接气流控制器(3),所述气流控制器(3)通过气体缓存装置(2)连接空气压缩机(1)。
[0019]所述空气压缩机(1)连接空气压缩干燥机。
[0020]所述三通连接管(5)的活动胶塞(4)处设置有送样装置。
[0021]所述气体缓存装置(2)为气体缓冲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中和测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8)、燃烧管(6)、瓷舟(7)和吸收瓶(9),所述加热炉(8)内设置燃烧管(6),燃烧管(6)内放置磁舟,所述燃烧管(6)一端连接三通连接管(5),所述三通连接管(5)的直通管上设置有活动胶塞(4),所述三通连接管(5)的垂直通管上通过管子连接气流控制器(3),所述气流控制器(3)通过气体缓存装置(2)连接空气压缩机(1)。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绪绪和静赵伟来龙林朱阳阳姚许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鸿鑫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