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85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串焊机输送带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包括驱动传导组件、隔热组件和工作组件,隔热组件上与驱动传导组件连接,工作组件设于隔热组件上,所述驱动传导组件包括驱动传导带,驱动传导带内壁设有多个内齿眼,驱动传导带的外壁设有多个外齿眼,所述隔热组件包括隔热带和多个卡棱,所述隔热带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档条,多个所述卡棱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档条的侧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齿眼用于增加与外部驱动滚筒连接的咬合力,防止外部滚筒打滑,避免驱动传导带侧滑,外齿眼用于连接隔热组件,通过齿眼咬合,对隔热带限位,加强带状部件的连接稳定性,卡棱用于限位、卡接工作组件,保证工作组件连接的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


[0001]本技术涉及串焊机输送带
,具体为一种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

技术介绍

[0002]自动串焊机是一种利用机械传动机构进行的电池片搬送,在加热底板上利用热风管的高温气体对电池片进行焊接的机器,并由于其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好、成本低和焊接可靠性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而自动串焊机的输送带是将待焊接的电池片运输至焊接机构的部件。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0392555U公开了自动串焊机输送带,使得本装置中的驱动结构,可以间歇性地对输送带进行驱动,便于将电池片稳定的放置在输送带上,同时设计了即时清理结构,避免杂质在输送带上堆积。
[0004]但现有的串焊机输送带虽然便于电池片的稳定放置,却由于输送带与滚筒的接触部通过静摩擦传动,容易发生输送带打滑以及输送带侧溜的现象,严重影响电池片的输送精度,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包括驱动传导组件、隔热组件和工作组件,隔热组件上与驱动传导组件连接,工作组件设于隔热组件上,所述驱动传导组件包括驱动传导带,驱动传导带内壁设有多个内齿眼,驱动传导带的外壁设有多个外齿眼,所述隔热组件包括隔热带和多个卡棱,所述隔热带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档条,多个所述卡棱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档条的侧面连接,所述工作组件包括工作带,工作带设在隔热带上。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传导带内壁开设有螺纹孔,用于加固驱动传导带和隔热组件的连接,所述隔热带上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孔和螺纹孔的数量相同且同轴心。
[0008]优选的,所述工作带包括多个适配槽,多个所述适配槽与卡棱匹配卡接,用于工作带的限位。
[0009]优选的,所述工作带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与档条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档条侧面贯穿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带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圆孔,若干个所述圆孔与固定孔内径相等。
[0011]优选的,所述工作带上设有多个限位框,多个所述限位框为等间隔线性排布,所述限位框两侧设有半圆槽。
[0012]优选的,所述隔热带内壁对应设有与驱动传导带匹配的内齿眼。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内齿眼用于增加与外部驱动滚筒连接的咬合力,防止外部滚筒打
滑,避免驱动传导带侧滑,外齿眼用于连接隔热组件,通过齿眼咬合,对隔热带限位,加强带状部件的连接稳定性,卡棱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限位、卡接工作组件,保证工作组件连接的可靠性;
[0015](2)本技术的工作带用于运送待焊接的电池片,适配槽与卡棱匹配卡接,可对工作带的安装进行限位,且相邻适配槽之间形成的空间可用于安装限位框,限位框内卡接待焊接的电池片,限位框两侧的半圆槽便于电池片的拿取,多个限位框可同时放置多块待焊接电池片,提升了电池片的焊接效率,档条与连接带贴合,并通过适配的螺栓贯穿圆孔内固定,加强了隔热带与工作带之间的连接强度,隔热带用于热量隔离,避免来自工作带上的焊接高温加速驱动传导带的老化,提升了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的立体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的工作带连接结构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的隔热带连接结构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的驱动传导组件结构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驱动传导组件;11、驱动传导带;111、内齿眼;112、外齿眼;12、螺纹孔;2、隔热组件;21、隔热带;211、对接孔;212、卡棱;22、档条;23、固定孔;3、工作组件;31、工作带;311、适配槽;32、连接带;321、圆孔;33、限位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包括驱动传导组件1、隔热组件2和工作组件3,隔热组件2上与驱动传导组件1连接,工作组件3设于隔热组件2上,驱动传导组件1包括驱动传导带11,驱动传导带11内壁开设有螺纹孔12,用于加固驱动传导带11和隔热组件2的连接,驱动传导带11内壁设有多个内齿眼111,驱动传导带11的外壁设有多个外齿眼112,隔热组件2包括隔热带21和多个卡棱212,隔热带21上设有对接孔211,对接孔211和螺纹孔12的数量相同且同轴心,隔热带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档条22,多个卡棱21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档条22的侧面连接;
[0025]其中,驱动传导组件1用于将来自外部驱动滚筒的驱动力进行传递,通过隔热组件2传递至工作组件3,带动工作组件3转动,运送电池片,内齿眼111用于增加与外部驱动滚筒连接的咬合力,防止外部滚筒打滑,避免驱动传导带11侧滑,外齿眼112用于连接隔热组件
2,通过齿眼咬合,对隔热带21限位,加强带状部件的连接稳定性,卡棱212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限位、卡接工作组件3,保证工作组件3连接的可靠性,通过适配的螺栓依次贯穿对接孔211和螺纹孔12内,可将隔热带21和驱动传导带11固定,加强带体的使用稳定性,防止隔热带21使用时发生晃动,避免影响隔热带21的正常使用。
[0026]请参阅图1

图3,工作组件3包括工作带31,工作带31设在隔热带21上,工作带31包括多个适配槽311,多个适配槽311与卡棱212匹配卡接,用于工作带31的限位,工作带31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带32,连接带32与档条22贴合,档条22侧面贯穿开设有固定孔23,连接带32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圆孔321,若干个圆孔321与固定孔23内径相等,工作带31上设有多个限位框33,多个限位框33为等间隔线性排布,限位框33两侧设有半圆槽,隔热带21内壁对应设有与驱动传导带11匹配的内齿眼111;
[0027]其中,工作带31用于运送待焊接的电池片,适配槽311与卡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包括驱动传导组件(1)、隔热组件(2)和工作组件(3),隔热组件(2)上与驱动传导组件(1)连接,工作组件(3)设于隔热组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传导组件(1)包括驱动传导带(11),驱动传导带(11)内壁设有多个内齿眼(111),驱动传导带(11)的外壁设有多个外齿眼(112),所述隔热组件(2)包括隔热带(21)和多个卡棱(212),所述隔热带(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档条(22),多个所述卡棱(212)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档条(22)的侧面连接,所述工作组件(3)包括工作带(31),工作带(31)设在隔热带(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传导带(11)内壁开设有螺纹孔(12),用于加固驱动传导带(11)和隔热组件(2)的连接,所述隔热带(21)上设有对接孔(211),所述对接孔(211)和螺纹孔(12)的数量相同且同轴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琦张学柳
申请(专利权)人:德韦尔工业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