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浩东专利>正文

一种带支架的鼻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74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一种带支架的鼻假体,包括鼻梁,所述鼻梁的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有鼻尖和鼻小柱。鼻尖第二凹槽处伸出两臂即两个柳叶状支架,向鼻中隔尾侧端前角作为固定和支撑,操作时根据情况,第一凹槽及两个柳叶状支架处可帮扶软骨或组织代用品做假体的保护和支撑;在鼻棘处即鼻小柱的端部基底设置与生理鼻棘坡度相符的卡槽使假体与鼻棘稳固贴合增加着力点和稳固性,在卡槽上方有向鼻中隔前缘后角部伸出的两个柳叶型的短薄臂,方便固定鼻假体鼻小柱部分,减少摆动、穿破黏膜及歪斜的可能。穿破黏膜及歪斜的可能。穿破黏膜及歪斜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支架的鼻假体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美容
,特别是一种带支架的鼻假体。

技术介绍

[0002]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一门以人体形式美理论为指导,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的医学手段,来直接维护、修护和再塑造人体美,并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为目的的新兴医学技术类专业。隆鼻是指通过在鼻部填充自体、异体组织或组织代用品以垫高外鼻,达到改善鼻部容貌的手术。隆鼻手术切口有鼻小柱切口、鼻腔内切两种术式,其中鼻腔内切口(靠近鼻小柱一侧)因切口隐蔽、外表看不到痕迹而被普遍采用。在隆鼻手术中常应用“L”型鼻假体进行填充,由于现市场上所有“L”型鼻假体在鼻尖部的设计都是相对较鼻小柱部分膨大,放置在两侧大翼软骨中间会将大翼软骨穹隆部撑开,形成外扩,鼻尖表现点自然形态被打乱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假体的鼻头部分,造成鼻头生硬、失真的情况,膨大也造成了鼻小柱鼻尖部的过于饱满隆起,不仅不美观,远起会有局部干燥,不适,易发生溃疡,指甲挖破穿孔的可能性比较高,加之此处没有软骨保护,只有黏膜所以黏膜破损几率较高,鼻小柱部分不能很好的固定为活动的易发生歪斜,变形,穿破黏膜,鼻中隔尾侧端前角部分,常为悬空的没有支撑力,当鼻尖皮肤有一定张力时,假体鼻小柱部分很难支撑起足够高度的鼻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带支架的鼻假体。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支架的鼻假体,包括鼻梁,所述鼻梁的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有鼻尖和鼻小柱,所述鼻尖处的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鼻尖处的两侧的第一凹槽处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柳叶状支架;
[0005]所述鼻小柱基底部设有与生理鼻脊坡度相符的卡槽结构,其上端有左右两个薄片即与鼻中隔前缘后角相固定卡合的卡槽支架。
[0006]可选的,所述鼻梁、鼻尖和鼻小柱为一体结构,所述鼻尖和鼻小柱的厚度小于鼻梁的厚度,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和柳叶状支架的宽度。
[0007]可选的,所述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凹槽的内侧。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柳叶状支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柳叶状支架为倾斜设置,所述柳叶状支架的一端延伸到鼻尖的顶点处,鼻尖第二凹槽处伸出两臂即两个柳叶状支架,向鼻中隔尾侧端前角作为固定和支撑,操作时根据情况,第一凹槽及两个柳叶状支架处可帮扶软骨或组织代用品做假体的保护和支撑。
[0009]可选的,所述卡槽的坡度与生理鼻棘坡度相符,使假体与鼻棘稳固贴合增加着力点和稳固性,减少左右摆动,减少穿破黏膜及歪斜的可能。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1]1、该带支架的鼻假体,把鼻假体鼻尖部分,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操作时将双侧大翼软骨内侧角及穹隆部与假体缝合固定,以加强穹隆部的力量,还原双侧穹隆部为
鼻尖表现点的生理结构特征,鼻尖部不需移植物做鼻尖表现点,最大限度的还原生理鼻尖表现点的结构,使鼻尖的形态自然,流畅,避免了传统L型假体鼻头生硬,过宽,过大,以及鼻小柱上段过度饱满膨出,易破溃穿出的情况。
[0012]2、该带支架的鼻假体,鼻尖第二凹槽处伸出两臂即两个柳叶状支架,向鼻中隔尾侧端前角作为固定和支撑,操作时根据情况,第一凹槽及两个柳叶状支架处可帮扶软骨或组织代用品做假体的保护和支撑。
[0013]3、该带支架的鼻假体,在鼻棘处即鼻小柱的端部基底设置与生理鼻棘坡度相符的卡槽使假体与鼻棘稳固贴合增加着力点和稳固性,减少左右摆动,减少穿破黏膜及歪斜的可能,在鼻假体鼻小柱部分鼻棘卡槽上方,设计有等同于鼻中隔软骨高度的左右两个短薄臂即卡槽支架并与鼻中隔左右两侧形成卡槽结构,操作时可固定,减少鼻小柱假体部分的前后左右摆动,增加了鼻小柱假体部分的稳定性和支撑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鼻梁,2

鼻尖,3

鼻小柱,4

第一凹槽,5

第二凹槽,6

柳叶状支架,7

卡槽支架,8

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9]如图1

3所示,一种带支架的鼻假体,它包括鼻梁1,鼻梁1的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有鼻尖2和鼻小柱3,鼻尖2处的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4,鼻尖2处的两侧第一凹槽4处开设有第二凹槽5,第二凹槽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柳叶状支架6;
[0020]鼻小柱3基底部设有与生理鼻脊坡度相符的卡槽8结构,其上端有左右两个薄片即与鼻中隔前缘后角相固定卡合的卡槽支架7。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鼻梁1、鼻尖2和鼻小柱3为一体结构,鼻尖2和鼻小柱3的厚度小于鼻梁1的厚度,第一凹槽4的宽度大于第二凹槽5和柳叶状支架6的宽度,第二凹槽5位于第一凹槽4的内侧,第二凹槽5的形状与柳叶状支架6的形状相适配,柳叶状支架6为倾斜设置,柳叶状支架6的一端延伸到鼻尖2的顶点处,鼻尖2第二凹槽5处伸出两臂即两个柳叶状支架6,向鼻中隔尾侧端前角作为固定和支撑,操作时根据情况,第一凹槽4及两个柳叶状支架6处可帮扶软骨做假体的保护和支撑;
[0022]卡槽8的坡度与生理鼻棘坡度相符,使假体与鼻棘稳固贴合增加着力点和稳固性,减少左右摆动,减少穿破黏膜及歪斜的可能。
[0023]综上所述,该一种带支架的鼻假体,使用时,把鼻假体鼻尖2部分,开设有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操作时将双侧大翼软骨内侧角及穹隆部与假体缝合固定,以加强穹隆部的力量,鼻尖2部不需移植物做鼻尖2表现点,最大限度的还原生理鼻尖表现点的结构,使鼻尖的形态自然,流畅,避免了传统L型假体鼻头生硬,过宽,过大,以及鼻小柱3上段过度饱满膨
出,易破溃穿出的情况;鼻尖2第二凹槽5处伸出两臂即两个柳叶状支架6,向鼻中隔尾侧端前角作为固定和支撑,操作时根据情况,第一凹槽4及两个柳叶状支架6处可帮扶软骨或组织代用品做假体的保护和支撑;在鼻棘处即鼻小柱3的端部设置与生理鼻棘坡度相符的卡槽8使假体与鼻棘稳固贴合增加着力点和稳固性,减少左右摆动,减少穿破黏膜及歪斜的可能,在鼻假体鼻小柱3部分鼻棘卡槽8处,设计有等同于鼻中隔软骨高度的左右两个短薄臂即卡槽支架7并与鼻中隔左右两侧形成卡槽结构,操作时可固定,减少鼻小柱3假体部分的前后左右摆动,增加了鼻小柱3假体部分的稳定性和支撑力。
[00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支架的鼻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鼻梁(1),所述鼻梁(1)的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有鼻尖(2)和鼻小柱(3),所述鼻尖(2)处的两侧开设有第一凹槽(4),所述鼻尖(2)处的两侧的第一凹槽(4)处开设有第二凹槽(5),所述第二凹槽(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柳叶状支架(6);所述鼻小柱(3)的基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槽支架(7),所述鼻小柱(3)的一端处开设有卡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支架的鼻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1)、鼻尖(2)和鼻小柱(3)为一体结构,所述鼻尖(2)和鼻小柱(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浩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浩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