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再造手术耳支架压力检测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381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再造手术模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耳支架压力检测预警装置,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主要通过布置底板、柔性压力传感器和仿真皮肤,经负压抽吸使仿真皮肤与耳支架紧密贴合,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得所选位点的压力值,并通过相应算法得到整个面的压力分布值。该装置可在检验支架形态的同时检测压力,当检测到局部压力过大时能予以警报,提早发现再造耳支架的缺陷,方便雕刻者修整耳支架。该装置不仅能模拟术后效果,还能给耳再造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为耳再造教学创造条件。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再造手术耳支架压力检测预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再造手术模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耳支架压力检测预警装置,属于医疗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耳畸形包括从局部耳的亚单位异常到无耳一系列的先天性或后天所致的耳部畸形。国内外如今主要通过耳再造手术予以修复。目前主流的耳再造手术是利用患者自体肋软骨进行雕刻缝合形成耳支架,然后将耳支架置入耳部皮下完成一期手术,半年后再用立耳软骨块进行二期立耳手术,形成新的外耳。耳支架的雕刻以及如何避免并发症是耳再造手术的难题。耳支架大致形态可凭肉眼观察,但置入皮下后形态是否适宜,局部压力是否过大等问题则难以判断。耳支架形态不佳所致的局部皮肤压力过大是造成局部皮瓣坏死和软骨过度吸收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唐勇等专利技术的耳再造手术模拟装置公开了一种通过负压和柔性膜模拟耳支架置入皮肤后的效果,可清晰观察到耳支架的局部形态缺陷,但该装置只能检测形态方面问题,对于支架形态所产生的压力问题并没有涉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检测耳支架与模拟皮肤之间压力的装置,能在局部压力过高时予以警报,有效避免术后局部皮瓣坏死和软骨过度吸收等并发症,辅助术者修整耳支架。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支架压力检测预警装置,包括一个带有凹槽的底板、密封门框、密封门框上的模拟皮肤、柔性压力传感器、抽气管及负压装置。把耳支架放置在底板上,将密封门框嵌进凹槽,形成一个密闭腔隙,使用负压装置对密闭腔隙负压抽吸。
[0005]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凹槽与密封门框大小相匹配,可刚好容纳密封门框。
[0006]进一步的,所述模拟皮肤是由硅胶制成的柔性膜覆在密封门框上,其下部有一单向阀。
[0007]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被布置在底板上表面和模拟皮肤下表面与耳支架相应的位置。
[0008]进一步的,抽气管一端连于单向阀,另一端连于负压装置。
[0009]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上述装置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布置底板、柔性压力传感器和模拟皮肤,形成耳支架置入后的形态和压力检测装置,不仅可通过模拟皮肤识别细节是否圆滑流畅,是否局部凹凸不平等,还可通过柔性传感器检测各位点压力值,当压力超过警戒值时会进行提示,从而便于耳再造雕刻者修整耳支架,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也可成为耳再造手术的教学训练工具。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1]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附有压力传感器的底板与未覆模拟皮肤的密封门框的示意图。
[0013]图3是柔性压力传感器及模拟皮肤的下侧面视图。
[0014]图4是描述图3中模拟皮肤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含一个底板(1),由一圈凹槽(2)围绕,凹槽(2)包围的底板(1)下表面附有柔性压力传感器(3),柔性压力传感器(3)通过线束连于数据采集卡(4),数据采集卡(4)与电脑(5)相连,还有一框有模拟皮肤(6)的密封门框(10),模拟皮肤(6)的下侧面也放置柔性压力传感器(3),模拟皮肤(6)的下部留有一单向阀(7),通过抽气管(8)连于负压装置(9),负压装置(9)之上有一负压表(11)。耳支架雕刻者将耳支架(带有或不带有立耳所需的软骨块)放在底板(1)上,将密封门框(10)塞进底板的凹槽(2)内,使模拟皮肤(6)覆盖在耳支架上,形成一个密闭腔隙,使用负压装置(9)将腔内气体排出,柔性压力传感器(3)可以测量曲面的压力,测得的耳支架的各部位压力值会在电脑软件(5)中显示,从而提示操作者在该部位存在轮廓过高等缺陷,需要加以修整。显示出耳支架在皮肤下的模拟效果如图1所示。雕刻者可通过肉眼观察耳支架形态是否存在不足,在电脑软件(5)上判断覆盖模拟皮肤(6)后的耳支架表面各部位压力值是否超过了预警压力值,从而提示操作者在该部位存在轮廓过高等缺陷,需要加以修整,以此对耳支架的形态进行调整雕刻。上述过程可以模拟耳再造手术的术后效果,量化术后耳支架与皮肤承受的压力,提示耳支架雕刻者对耳支架的具体缺陷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作为一种手术辅助设备及具有反馈性质的教学训练工具,能够有效地提高耳支架雕刻者的雕刻水平。
[0016]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凹槽(2)的大小与密封门框(10)大小相匹配,可恰好容纳密封门框(10),形成一个密闭的腔隙,以模拟耳支架置入皮下的状态。
[0017]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密封门框(10)上模拟皮肤(6)的下部有一单向阀(7),单向阀(7)的支架结构可保证抽气时单向阀(7)周围的模拟皮肤(6)不会紧贴底板(1)导致抽气不畅同时使腔内的空气单向流通。该单向阀(7)与一根抽气管(8)一端相连,抽气管(8)另一端连接负压装置(9)。
[0018]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图描述图3中模拟皮肤(6)与柔性压力传感器(3)的相对位置。通过所述双层结构,既能清晰显现耳支架术后形态,又能测量耳支架与模拟皮肤之间的压力。
[0019]最后声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同等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耳支架压力检测预警装置,包括底板(1)、柔性压力传感器(3)、模拟皮肤(6)、负压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3)被布置在底板(1)上表面和模拟皮肤(6)下表面的相应位置;所述模拟皮肤(6)通过负压装置(9)将耳支架紧扣于底板(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支架压力检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压力传感器(3)通过线束连于数据采集卡(4),数据采集卡(4)与电脑(5)相连,柔性压力传感器(3)可以测量曲面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锋熊曾慧李杰戴欣悦占立玲
申请(专利权)人:熊曾慧李杰戴欣悦占立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