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湿透气装饰提花布,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吸湿层、导湿层、散湿层;所述导湿层设置在所述吸湿层一侧;所述散湿层设置在所述导湿层另一侧;所述吸湿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吸湿透气包缠纱;所述吸湿透气包缠纱由竹原纤维纱包缠异形涤纶长丝制成;所述导湿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细旦丙纶长丝;所述散湿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合股纱;所述第一合股纱由莫代尔纤维纱和亚麻纤维纱并捻合股而成;所述纬纱包括第二合股纱;所述第二合股纱由PTT长丝和蚕丝并捻合股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吸湿散发速度快,透气性好,外观精美,手感柔软。软。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湿透气装饰提花布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导湿透气装饰提花布。
技术介绍
[0002]提花布一种有织纹图案的棉织物或化纤混纺织物。有白织和有色织之分。白织坯布和部分色织坯布须经练漂或染色。提花布根据品种特征可供不同用途。一般提花布多用作床单、台布、窗帘等室内装饰;提花府绸、提花麻纱、提花线呢则多用于服装。提花布的图案分大提花和小花纹两类:大提花图形有花卉、龙凤、动物、山水、人物等,在织物的全幅中有独花、2花、4花或更多的相同花纹,采用提花机织造,经纱循环数从几百根到千根以上。小花纹图案多为点子花或小型几何图案,用16~24页多臂织机织造,由于受所用综框页数的限制,织成的花纹较为简单。提花布具有优异的性能和极具质感的外观,其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其中,用于服装的提花布日益流行起来,但是提花布的透气性相对较差,吸湿排汗性能也相对不足,导致穿着时的舒适度较差,亟需改进。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导湿透气装饰提花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湿透气装饰提花布。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导湿透气装饰提花布,包括:吸湿层、导湿层、散湿层;所述导湿层设置在所述吸湿层一侧;所述散湿层设置在所述导湿层另一侧;
[0006]所述吸湿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吸湿透气包缠纱;所述吸湿透气包缠纱由竹原纤维纱包缠异形涤纶长丝制成;
[0007]所述导湿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细旦丙纶长丝;
[0008]所述散湿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合股纱;所述第一合股纱由莫代尔纤维纱和亚麻纤维纱并捻合股而成;所述纬纱包括第二合股纱;所述第二合股纱由PTT长丝和蚕丝并捻合股而成。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异形涤纶长丝包括抗菌异形涤纶长丝和抗静电异形涤纶长丝;所述抗菌异形涤纶长丝与所述抗静电异形涤纶长丝的排列比为1:1,且两者截面均为五角形。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湿透气包缠纱由一根竹原纤维纱螺旋包缠一根异形涤纶长丝制成。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竹原纤维纱的细度为20D;所述异形涤纶长丝的细度为60D。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细旦丙纶长丝的细度为50D/36F。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莫代尔纤维纱的细度为
20D;所述亚麻纤维纱的细度为20D;所述PTT长丝的细度为20D/36F;所述蚕丝的细度为20D。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提花布包括吸湿层、导湿层和散湿层,吸湿层与人体皮肤接触,吸走人体皮肤表面的汗液水分等,导湿层将吸湿层内的汗液水分等导向散湿层,散湿层快速地将汗液水分等散发掉,能长时间保持人体皮肤干爽舒适。吸湿层中包括竹原纤维,散湿层包括莫代尔纤维纱、亚麻纤维纱、PTT长丝和蚕丝,使面料的透气性较好,同时具有抗菌、柔软、防霉等特性,大大提升了面料的质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吸湿层;2、导湿层;3、散湿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导湿透气装饰提花布,包括:吸湿层1、导湿层2、散湿层3;所述导湿层2固定连接在所述吸湿层1一侧;所述散湿层3固定连接在所述导湿层2另一侧。使用时,吸湿层1为接触人体皮肤的一面。
[0019]所述吸湿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吸湿透气包缠纱;所述吸湿透气包缠纱由竹原纤维纱包缠异形涤纶长丝制成。优选地,所述异形涤纶长丝包括抗菌异形涤纶长丝和抗静电异形涤纶长丝;所述抗菌异形涤纶长丝与所述抗静电异形涤纶长丝的排列比为1:1,且两者截面均为五角形。所述吸湿透气包缠纱由一根竹原纤维纱螺旋包缠一根异形涤纶长丝制成。所述竹原纤维纱的细度为20D;所述异形涤纶长丝的细度为60D。具体的,抗菌异形涤纶长丝的制备工艺为:a、把热塑性聚氨酯切片经清洗干燥后与抗菌剂混合加入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b、在挤出机的计量段或在挤出机后、进入混合器前加入交联剂;c、熔纺物料经喷丝板喷出、纺丝和卷绕成型,最后得到成品。抗静电异型涤纶长丝的制备工艺为:a、取碳酸钙、硬脂酸锌混合,在70℃下保温搅拌30分钟,加入到抗静电溶液中,搅拌均匀,得有机抗静电溶液;b、取六偏磷酸钠,加入到其重量1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与上述有机抗静电溶液混合,加入辛基苯基环四硅氧烷,超声1
‑
2小时,得硅烷分散液;c、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环氧亚麻子油混合,在90℃下保温搅拌20分钟,加入到上述硅烷分散液中,搅拌均匀,过滤,将沉淀水洗,常温干燥,加热熔融,挤压,喷丝成型。采用异形涤纶长丝使面料与人体皮肤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有利于汗液和水分的吸收以及热量的散发。抗菌异形涤纶长丝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大大提高了面料的抗菌能力。抗静电异形涤纶长丝使面料具有抗静电性,能降低和避免静电带来的影响。竹原纤维是天然植物纤维,具有优异的亲肤性、吸湿透气性和除臭性,进一步的提高了吸湿层1的抗菌性和吸湿性,同时使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0020]所述导湿层2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细旦丙纶长丝。优选地,所述细旦丙纶长丝的细度为50D/36F。丙纶纤维疏水性能强,导湿芯吸性能非常好,能够将快速地将吸湿层1中的水分转移至散湿层3中,同时丙纶质量较轻,降低了面料的重量,穿着时无较大的负重感。
[0021]所述散湿层3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合股纱;所述第一合股纱
由莫代尔纤维纱和亚麻纤维纱并捻合股而成;所述纬纱包括第二合股纱;所述第二合股纱由PTT长丝和蚕丝并捻合股而成。优选地,所述莫代尔纤维纱的细度为20D;所述亚麻纤维纱的细度为20D;所述PTT长丝的细度为20D/36F;所述蚕丝的细度为20D。散湿层3具有优异的散湿性能,能够迅速释放水分,同时还具有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透气性。
[0022]本技术所提供的面料由三层复合而成,能够快速地将人体皮肤表面的汗液等水分吸收并散发,保持人体皮肤干爽舒适;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穿着舒适不闷热;同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抗静电性。并且面料外观精美,手感顺滑。
[0023]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湿透气装饰提花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湿层(1)、导湿层(2)、散湿层(3);所述导湿层(2)设置在所述吸湿层(1)一侧;所述散湿层(3)设置在所述导湿层(2)另一侧;所述吸湿层(1)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吸湿透气包缠纱;所述吸湿透气包缠纱由竹原纤维纱包缠异形涤纶长丝制成;所述导湿层(2)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细旦丙纶长丝;所述散湿层(3)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合股纱;所述第一合股纱由莫代尔纤维纱和亚麻纤维纱并捻合股而成;所述纬纱包括第二合股纱;所述第二合股纱由PTT长丝和蚕丝并捻合股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湿透气装饰提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涤纶长丝包括抗菌异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佳磊,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佳誉纺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