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进胶结构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40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进胶结构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包括模仁,模仁下表面阵列设有若干成型区,每一成型区均设有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模仁上表面设有第一进胶部以及第二进胶部,第一进胶部包括若干第一进胶口,第二进胶部包括若干第二进胶口,第一进胶口和第二进胶口均包括由数控加工而成的第一穿孔段和由电火花加工而成的第二穿孔段,每一第一穿孔段内均设有第一进胶镶柱,每一第二穿孔段内均设有第二进胶镶柱,第一进胶镶柱和第二进胶镶柱中部开设有贯穿孔,第一穿孔段深度为22.7mm,第二穿孔段深度为5.2mm。第一穿孔段可以通过数控机床钻孔加工,电火花加工深度缩短为5.2MM,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型进胶结构的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新型进胶结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薄壁塑胶产品的成型过程中,注塑时的进胶流道需要同时贯穿A板和模仁。同时加工成型多个产品时,为了熔料的充分走胶及减少注塑压力,通常会在模仁上设置有多个进胶口,由于进胶口直径偏小,通常采用EDM进行加工。模仁上包括多个进胶口且进胶口进胶深度偏长, EDM直接加工进胶口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型进胶结构的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新型进胶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模仁,所述模仁下表面阵列设有若干成型区,所述每一所述成型区均设有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之间设有分隔部,所述模仁上表面设有与第一成型腔一一对应的第一进胶部以及与第二成型腔一一对应的第二进胶部,所述第一进胶部包括若干第一进胶口,所述第二进胶部包括若干第二进胶口,所述第一进胶口和第二进胶口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型进胶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仁,所述模仁下表面阵列设有若干成型区,所述每一所述成型区均设有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之间设有分隔部,所述模仁上表面设有与第一成型腔一一对应的第一进胶部以及与第二成型腔一一对应的第二进胶部,所述第一进胶部包括若干第一进胶口,所述第二进胶部包括若干第二进胶口,所述第一进胶口和第二进胶口均包括由数控加工而成的第一穿孔段和由电火花加工而成的第二穿孔段,每一所述第一穿孔段内均设有第一进胶镶柱,每一所述第二穿孔段内均设有第二进胶镶柱,所述第一进胶镶柱和第二进胶镶柱中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一穿孔段深度为22.7mm,所述第二穿孔段深度为5.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新型进胶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腔和第二成型腔关于分隔部中线轴对称,所述第一进胶部与第二进胶部关于分隔部中线轴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新型进胶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胶镶柱外径、第二进胶镶柱外径和第一穿孔段直径均为8mm,所述贯穿孔直径为3

4mm,所述第二穿孔段直径小于3mm,所述贯穿孔直径沿重力方向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伟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煜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