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玉专利>正文

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质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29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质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底部的底部灰仓,炉体的上部空间内布置有S形排气通道,炉体的下部空间为用于燃烧生物质的炉膛,炉体上还设置有加料仓、观察口,炉体的下部还开设有加料口,加料仓通过加料口与炉膛贯通,观察口为开设在炉体上的贯穿的开口,炉膛内部还设置有炉箅。S形排气通道有两条,S形排气通道一端开口于炉膛的顶部,S形排气通道另一端开口于炉体的顶部。观察口上还设置有遮挡盖,遮挡盖铰接在炉体上。加料仓与炉体之间还固定设置有加强支柱。该生物质炉集取暖、除湿以及焚烧多功能为一体,具有良好的取暖效果,并且可以直观观察炉膛内的燃烧情况,使用更加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质炉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质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质炉。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炉是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碎木柴、秸秆、果壳等)在炉体内充分气化和燃烧,以进行炊事和烧水等活动,在农村广泛利用,直接通过在炉体内添加柴禾燃烧,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进行取暖,但现有的生物质炉并取暖效果不好,不能直观观察炉膛内的燃烧情况,使用极不方便,柴禾在炉内不能充分燃烧导致产生大量浓烟以及异味,严重影响了使用体验,因此,涉及一种集取暖、除湿以及焚烧多功能为一体的生物质炉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质炉,该生物质炉集取暖、除湿以及焚烧多功能为一体,具有良好的取暖效果,并且可以直观观察炉膛内的燃烧情况,使用更加方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质炉,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底部的底部灰仓,所述炉体的上半部分部空间内布置有S形排气通道,S形排气通道有两条,两条S形排气通道在炉体的上部空间内相对应设置。所述炉体的下部空间为用于燃烧生物质的炉膛,所述炉体上还设置有加料仓、观察口,炉体的下部还开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仓通过加料口与炉膛贯通,所述观察口为开设在炉体上的贯穿的开口,所述炉膛内部还设置有炉箅。使用时,生物质在炉膛内燃烧后形成的气流携带着热量进入S形排气通道内,气体在S形排气通道内的流通路径较长,故可以在排气通道内停留更长的时间,热量可以被更好地在排气通道内释放,气体对排气通道的加热效果更好,热量传导至炉体表面使炉体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0006]加料仓可用于存贮待放入的柴禾、碎木柴、秸秆等生物质,使用时,将生物质放在加料仓内,生物质可顺着加料口进入炉膛内,该填料方式简单易操作,大大提高了加料效率。
[0007]所述观察口上还设置有遮挡盖,所述遮挡盖铰接在炉体上。使用时,通过观察口可直观观察炉膛内的燃烧情况,并且,可以通过该观察口将点燃的引燃物投掷进炉膛内引燃生物质,遮挡盖具有遮挡观察口的作用,遮挡盖也即为挡片或者其他的起遮挡作用的遮挡物,遮挡盖通过铰接活动连接在外部固定物上的固定方式是本领域中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遮挡片的尺寸大小略大于观察口的大小,以完全遮蔽观察口。
[0008]所述S形排气通道有两条,所述S形排气通道一端开口于所述炉膛的顶部,所述S形排气通道另一端开口于炉体的顶部。S形排气通道相比于传统技术中的直线型通道,具有相
对的加长了气体流通路径的作用,气体在排气通道内停留的时间更长,可以带给该排气通道更多的热量,两条排气通道的设置有利于加强气体的流通,使气体在炉膛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流通效率更高,进一步的,S形排气通道还可以设置三条、四条乃至更多条。
[0009]所述加料仓与炉体之间还固定设置有加强支柱。加强支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加料仓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炉体上,加强支柱使加料仓在炉体上的固定更牢靠。
[0010]所述炉体上还设置有一风机,炉体的下部还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通过进风口与炉膛贯通。风机起到了给炉膛送风的作用,加快了炉膛内的空气流通,有助于炉膛内生物质的更充分的燃烧。
[0011]所述炉箅在炉膛内低于进风口以及加料口布置。炉箅具有支撑炉膛内燃烧的生物质的作用,为本领域中的现有技术。炉箅低于进风口布置,炉箅以及炉箅上的生物质不影响风机气流的通过,炉箅低于加料口布置,炉箅以及炉箅上的生物质不影响从加料仓进来的新添加的生物质。
[0012]所述底部灰仓通过排灰口与炉膛贯通。底部灰仓上部具有排灰口,排灰口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所使用的炉膛大小进行加工,本技术中排灰口的大小略小于炉膛的大小,使用时,在炉箅上燃烧后的所产生的的灰渣经排灰口掉落在底部灰仓内,底部灰仓具有收集灰渣的作用,为本领域中的现有技术。
[0013]所述炉体的上部炉体表面上还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盘置于炉体上,所述导热管具有位于导热管下部的进气口和位于导热管上部的出气口。所述导热管为用于空气循环的螺旋钢管,具有导热作用,导热管可以是生产加工时抱合固定在炉体上,与炉体是一体的,也可以是根据需要将螺旋钢管套嵌在炉体上,并用铁丝缠绕螺旋钢管的表面以及炉体的表面使两者紧固在一起,将螺旋钢管套嵌固定在外部固定物上的固定方式是本领域中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导热管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导热作用的管状物,本技术不再一一列举。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中,生物质炉包括炉体和底部灰仓,炉体的上部空间内布置有两条S形排气通道。炉体的下部空间为炉膛,使用时,生物质在炉膛内燃烧后形成的气流携带着热量进入S形排气通道内,气体在S形排气通道内的流通路径较长,故可以在排气通道内停留更长的时间,热量可以被更好地在排气通道内释放,气体对排气通道的加热效果更好,热量传导至炉体表面使炉体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0016]2. 本技术中,观察口上还设置有遮挡盖,遮挡盖铰接在炉体上。使用时,通过观察口可直观观察炉膛内的燃烧情况,并且,可以通过该观察口将点燃的引燃物投掷进炉膛内引燃生物质,遮挡盖具有遮挡观察口的作用,遮挡盖也即为挡片或者其他的起遮挡作用的遮挡物,遮挡盖通过铰接活动连接在外部固定物上的固定方式是本领域中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遮挡片的尺寸大小略大于观察口的大小,以完全遮蔽观察口。
[0017]3. 本技术中,加料仓与炉体之间还固定设置有加强支柱。加强支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加料仓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炉体上,加强支柱使加料仓在炉体上的固定更牢靠。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
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 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质炉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0]图2是图1中A部位遮挡盖与观察口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遮挡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遮挡盖与炉体的位置关系正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质炉上设置有导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0

炉体,11

底部灰仓,12

S形排气通道,13

炉膛,14

加料仓,15

观察口,16

加料口,17

遮挡盖,18

加强支柱,19

风机,20

进风口,2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质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底部的底部灰仓,所述炉体的上半部分空间内布置有S形排气通道,炉体的下部空间为用于燃烧生物质的炉膛,炉体上还设置有加料仓和观察口,炉体的下部还开设有加料口,加料仓通过加料口与炉膛贯通,观察口为开设在炉体上的贯穿的开口,炉膛内部还设置有炉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排气通道有两条,S形排气通道一端开口于炉膛的顶部,S形排气通道另一端开口于炉体的顶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口上还设置有遮挡盖,挡盖铰接在炉体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仓与炉体之间还固定设置有加强支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取暖、除湿以及焚烧的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玉
申请(专利权)人:宋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