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角星转换节能配电箱属于配电装置,是由测量和控制单元、空气开关QF、电流互感器L、接触器KM和保险器FU组成。电流互感器L↓[1]、L↓[2]、L↓[3]一端与空气开关QF连接、另一端经接触器KM↓[1]的三个常开点与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机M的输入端连接。KM↓[3]的三个常开点一端分别与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3、2、1相连另一端分别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5、4、6相连;KM↓[2]的三个常开点一端短接,另一端分别接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4、5、6上、同时分别与KM↓[3]的三个常开点的一端相连。其优点是:元件少、线路简单、成本低、适应性强、节电率高,能根据负载类性和工作要求调整控制方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属于配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角星转换节能配电箱。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星角起动器是由箱、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灯、电流表、按钮和互感器等电路结构成的。由于电动机在轻裁时,将三角形接线改为星形接线的节电效果显著,因此研制出的星角节能电机的方案很多,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元件过多、线路复杂,没有把不同种类的负载及工作特性要求加以区分,因此适应性差,对电机保护操作等方面缺乏综合协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角星转换节能配电箱。本技术的角星转换节能配电箱是由测量和控制单元、空气开关QF、电流互感器L、接触器KM和保险器FU组成。接触器KM是由KM1、KM2、KM3组成,接触器KM1线圈的两端接在测量和控制单元的两端A、B上,接触器KM2线圈的一端接在测量与控制单元的一个输出端C上、KM2的另一端接KM3的常闭接点KM34的一端,KM34的另一端接KM2的常闭端点KM24的一端、KM24的另一端接KM3线圈的一端,KM3线圈的另一端接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D上,KM34与KM24的连接点与接测量和控制单元连接;按钮SB一端经保险器FU与电流互感器L1连接、另一端与测量与控制单元连接。电流互感器L1、L2、L3一端与空气开关QF连接、另一端经接触器KM1的三个常开点KM11、KM12、KM13与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E、F、G连接,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E1、F1、G1与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1、2、3连接。KM3的三个常开点KM31、KM32、KM33的一端分别与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3、2、1相连、KM31、KM32、KM33的另一端分别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5、4、6相连;KM2的三个常开点KM21、KM22、KM23一端短接,另一端分别接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4、5、6上、同时分别与KM3的三个常开点KM31、KM32、KM33的一端相连。其工作原理是当抽油机电机负荷接近或处于额定负载时,节能箱接线方式接成三角形,每相绕组引出两个出线端,三相共引出六个出线端。当电机所带负载小于或等于额定负载的1/3时,将三相定子绕组接成星形。这样,接成星形的定子绕组电压和电流都只有三角形连接的1/倍,又由于三角形连接时绕组电流是线路电流的1/,因此星形运行时的线路电流只有接成三角形直接运行时线路电流的1/3。由于起动转矩MQ正比与电压的平方U2,MQ也降为角形运行的1/3,正适合于多数抽油机电机轻载的情况。当负荷增大超过设定值时,可自动切换到正常运行状态。本技术的角星转换节能配电箱元件少、线路简单、成本低、适应性强、节电率高,能根据负载类性和工作要求调整控制方式。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是本技术的角星转换节能配电箱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可知,本技术的角星转换节能配电箱是由测量和控制单元、空气开关QF、电流互感器L、接触器KM和保险器FU组成。其中,接触器KM是由KM1、KM2、KM3组成,接触器KM1线圈的两端接在测量和控制单元的两端A、H上,接触器KM2线圈的一端接在测量与控制单元的一个输出端C上、KM2的另一端接KM3的常闭接点KM34的一端,KM34的另一端接KM2的常闭端点KM24的一端、KM24的另一端接KM3线圈的一端,KM3线圈的另一端接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D上,KM34与KM24的连接点与接测量和控制单元连接。按钮SB一端经保险器FU与电流互感器L1连接、另一端与测量与控制单元连接;电流互感器L1、L2、L3一端与空气开关QF连接、另一端经接触器KM1的三个常开点KM11、KM12、KM13与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E、F、G连接,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E1、F1、G1与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1、2、3连接;;KM3的三个常开点KM31、KM32、KM33的一端分别与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3、2、1相连、KM31、KM32、KM33的另一端分别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5、4、6相连;KM2的三个常开点KM21、KM22、KM23一端短接,另一端分别接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4、5、6上、同时分别与KM3的三个常开点KM31、KM32、KM33的一端相连。权利要求1.角星转换节能配电箱是由测量和控制单元、空气开关QF、电流互感器L、接触器KM和保险器FU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触器KM是由KM1、KM2、KM3组成,接触器KM1线圈的两端接在测量和控制单元的两端A、B上,接触器KM2线圈的一端接在测量与控制单元的一个输出端C上、KM2的另一端接KM3的常闭接点KM34的一端,KM34的另一端接KM2的常闭端点KM24的一端、KM24的另一端接KM3线圈的一端,KM3线圈的另一端接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D上,KM34与KM24的连接点与接测量和控制单元连接;按钮SB一端经保险器FU与电流互感器L1连接、另一端与测量与控制单元连接;电流互感器L1、L2、L3一端与空气开关QF连接、另一端经接触器KM1的三个常开点KM11、KM12、KM13与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E、F、G连接,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E1、F1、G1与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1、2、3连接;KM3的三个常开点KM31、KM32、KM33的一端分别与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3、2、1相连、KM31、KM32、KM33的另一端分别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5、4、6相连;KM2的三个常开点KM21、KM22、KM23一端短接,另一端分别接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4、5、6上、同时分别与KM3的三个常开点KM31、KM32、KM33的一端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的角星转换节能配电箱属于配电装置,是由测量和控制单元、空气开关QF、电流互感器L、接触器KM和保险器FU组成。电流互感器L文档编号H02P1/32GK2867665SQ20052003690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刁志广 申请人:刁志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角星转换节能配电箱是由测量和控制单元、空气开关QF、电流互感器L、接触器KM和保险器FU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触器KM是由KM↓[1]、KM↓[2]、KM↓[3]组成,接触器KM↓[1]线圈的两端接在测量和控制单元的两端A、B上,接触器KM↓[2]线圈的一端接在测量与控制单元的一个输出端C上、KM↓[2]的另一端接KM↓[3]的常闭接点KM↓[34]的一端,KM↓[34]的另一端接KM↓[2]的常闭端点KM↓[24]的一端、KM↓[24]的另一端接KM↓[3]线圈的一端,KM↓[3]线圈的另一端接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D上,KM↓[34]与KM↓[24]的连接点与接测量和控制单元连接;按钮SB一端经保险器FU与电流互感器L↓[1]连接、另一端与测量与控制单元连接;电流互感器L↓[1]、L↓[2]、L↓[3]一端与空气开关QF连接、另一端经接触器KM↓[1]的三个常开点KM↓[11]、KM↓[12]、KM↓[13]与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E、F、G连接,测量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E↓[1]、F↓[1]、G↓[1]与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1、2、3连接;KM↓[3]的三个常开点KM↓[31]、KM↓[32]、KM↓[33]的一端分别与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3、2、1相连、KM↓[31]、KM↓[32]、KM↓[33]的另一端分别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5、4、6相连;KM↓[2]的三个常开点KM↓[21]、KM↓[22]、KM↓[23]一端短接,另一端分别接电机M的三个输入端4、5、6上、同时分别与KM↓[3]的三个常开点KM↓[31]、KM↓[32]、KM↓[33]的一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志广,
申请(专利权)人:刁志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