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7209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包括头联、至少一段远程输出联及提升联,所述头联、所述远程输出联及所述提升联依次连接;所述头联包括供油口、回油口、卸荷主阀及卸荷先导阀,所述供油口与油泵连接,所述回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卸荷主阀设置于所述供油口与所述回油口之间,所述卸荷主阀与所述卸荷先导阀连接,所述卸荷先导阀与所述回油口连接。在农机具无需进行升降时,油泵输出的液压油通过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的头联的卸荷先导阀进行中位卸荷,降低中位卸荷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控制了油温,减少了中、小马力段的拖拉机等农机的液压系统发热现象的发生,保障了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液压系统的漏油风险。减少了液压系统的漏油风险。减少了液压系统的漏油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农机悬挂电液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用于田间作业的农机具的升降以及位置保持都是由拖拉机等农机机械的电液提升系统完成的。目前液压系统的三个明显缺陷分别是高温、漏油及噪音。其中,高温不仅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还增加了液压系统的漏油风险,同时还影响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甚至能够导致液压系统无法工作。尤其是对于中、小马力段的拖拉机等农机来讲,由于其进行制造成本控制,一般都没有安装液压油散热器以及预留安装液压油散热器的位置,一旦出现液压系统发热的现象,也无法通过加装散热器来降低液压系统的温度。
[0003]电液提升系统主要是由油箱、油泵、电液提升阀、三点悬挂杆件、提升油缸组成。油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供给电液提升阀,电液提升阀进行换向控制液压油流向从而实现提升油缸的伸缩,提升油缸的伸缩驱动三点悬挂杆件的上、下移动,三点悬挂杆件的上、下移动带动农机具进行升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中、小马力段的拖拉机等农机出现液压系统发热的现象,从而导致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增加了液压系统的漏油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公开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包括头联、至少一段远程输出联及提升联,头联、远程输出联及提升联依次连接;头联包括供油口、回油口、卸荷主阀及卸荷先导阀,供油口与油泵连接,回油口与油箱连接,卸荷主阀设置于供油口与回油口之间,卸荷主阀与卸荷先导阀连接,卸荷先导阀与回油口连接。
[0006]进一步的,卸荷主阀的进油腔与供油口连接,卸荷主阀的回油腔与回油口连接,卸荷主阀的控制腔与卸荷先导阀连接。
[0007]进一步的,远程输出联包括第一换向先导阀、第二换向先导阀及第一换向主阀,第一换向先导阀及第二换向先导阀的进油口均与先导压力油口连接,第一换向先导阀及第二换向先导阀的回油口均与先导回油口连接;第一换向主阀设置于第一换向先导阀与第二换向先导阀之间。
[0008]进一步的,第一换向先导阀的压油口与第一换向主阀的上腔连接,第二换向先导阀的压油口与第一换向主阀的下腔连接;第一换向主阀包括P3、T3、A3、B3四个口,P3口与供油口连接,T3口与回油口连接,A3口与液压油缸的下腔连接,B3口与液压油缸的上腔连接。
[0009]进一步的,远程输出联还包括换向单双转化阀,换向单双转化阀设置于B3口与回油口之间。
[0010]进一步的,提升联包括第一提升先导阀、第二提升先导阀及第二换向主阀,第一提
升先导阀及第二提升先导阀的进油口均与先导压力油口连接,第一提升先导阀及第二提升先导阀的回油口均与先导回油口连接;第一提升先导阀与第二提升先导阀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换向主阀。
[0011]进一步的,第一提升先导阀的压油口与第二换向主阀的上腔连接,第二提升先导阀的压油口与第二换向主阀的下腔连接;第二换向主阀包括P4、T4、A4、B4四个口,P4口与供油口连接,T4口与回油口连接,A4口与提升油缸的下腔连接,B4口与提升油缸的上腔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提升联还包括提升单双转化阀,提升单双转化阀设置于B4口与回油口之间。
[0013]本技术提供的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4]1、在拖拉机进行田间作业的过程中,农机具只有在更换方向时才需要进行升降动作,其余时间农机具通常是被拖拉机牵引而工作的。此时,农机具无需进行升降动作,拖拉机的液压系统保持原状态,油泵输出的液压油通过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的头联的卸荷先导阀进行中位卸荷,这样降低中位卸荷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既能够减少动力的消耗,也能够控制油温,减少了中、小马力段的拖拉机等农机的液压系统发热现象的发生,保障了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液压系统的漏油风险。
[0015]2、在本技术中,在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设置远程输出联及提升联,使得拖拉机等农机的液压系统不仅具有驱动悬挂杆件的升降控制功能,还具有液压远程输出功能。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的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当拖拉机等农机的农机具需要提升油缸进行升降时,还需要为农机的其他部件提供液压油,并进行液压远程输出。例如,翻转犁的翻转动作,或施肥机的肥料搅拌动作。
[0016]3、同时,在面对不同型号的拖拉机等农机时,其液压油缸及提升油缸的种类也是不同的,主要分为单作用油缸和双作用油缸,而本技术提供的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能够同时适配单作用油缸及双作用油缸,提高了通用性。
[0017]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8]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视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的头联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的远程输出联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的提升联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农机具;2、三点悬挂杆件;3、提升油缸;4、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41、头联;411、卸荷主阀;412、卸荷先导阀;42、远程输出联;421、第一换向先导阀;422、第二换向先导阀;
423、第一换向主阀;424、换向单双转化阀;43、提升联;431、第一提升先导阀;432、第二提升先导阀;433、第二换向主阀;434、提升单双转化阀;5、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如图1、2所示,在本技术中,中位卸荷是指在液压系统中,当需要液压驱动的装置不产生动作时,油泵5输出的压力高的液压油通过电液提升阀的回流通道直接流回油箱。压力损失是指在液压系统中,两个不同位置的液压油的压力差值。单作用油缸是指油缸的伸出是通过液压油驱动,油缸的缩回是通过外力(例如重力、弹簧力)驱动。双作用油缸是指油缸的伸出和缩回都是通过液压油驱动。拖拉机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油泵5、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4、三点悬挂杆件2、提升油缸3。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4包括头联41、至少一段远程输出联42及提升联43,头联41、远程输出联42及提升联43依次连接。
[0028]可选地,远程输出联42的数量为两段,或远程输出联42的数量为两段以上。远程输出联42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头联(41)、至少一段远程输出联(42)及提升联(43),所述头联(41)、所述远程输出联(42)及所述提升联(43)依次连接;所述头联(41)包括供油口、回油口、卸荷主阀(411)及卸荷先导阀(412),所述供油口与油泵(5)连接,所述回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卸荷主阀(411)设置于所述供油口与所述回油口之间,所述卸荷主阀(411)与所述卸荷先导阀(412)连接,所述卸荷先导阀(412)与所述回油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主阀(411)的进油腔与所述供油口连接,所述卸荷主阀(411)的回油腔与所述回油口连接,所述卸荷主阀(411)的控制腔与所述卸荷先导阀(4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输出联(42)包括第一换向先导阀(421)、第二换向先导阀(422)及第一换向主阀(423),所述第一换向先导阀(421)及所述第二换向先导阀(422)的进油口均与先导压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换向先导阀(421)及所述第二换向先导阀(422)的回油口均与先导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换向主阀(423)设置于所述第一换向先导阀(421)与所述第二换向先导阀(42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机用电液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先导阀(421)的压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主阀(423)的上腔连接,所述第二换向先导阀(422)的压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主阀(423)的下腔连接;所述第一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保江黎鑫溢张铁匠刘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