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功能的路面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路面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功能的路面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提出,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城市道路用地面积约占建设用地总面积15%~20%,是海绵城市建设源头减排的重要板块,相对于建筑小区、公园绿地等类型用地,城市道路的雨水径流污染程度较高(其COD值与城市生活污水浓度相近),污染成分较复杂,径流污染治理的难度大,同时,传统雨水口点状的雨水收集方式收水能力有限,容易造成路面积水现象。因此,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一项重点难点工作。
[0003]目前,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最常用的措施包括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环保雨水口等,对于无侧分带或者侧分带宽度较窄的城市支路、改造道路等,由于生物滞留设施无实施条件、透水铺装无法在车行道实施,环保雨水口净水能力有限,导致海绵城市建设径流总量控制指标与径流污染控制指标均无法满足要求,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功能的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排水单元(1),所述排水单元(1)对称分布设置在双向车行道路面下方且包括雨水边沟(11)、初期排水雨水连接管(12)、雨水调蓄净化盒(13)、中期排水雨水连接管(14)和雨水检查井(15),行车道路面积水预先进入雨水边沟(11),所述雨水边沟(11)通过初期排水雨水连接管(12)与雨水调蓄净化盒(13)水路连通,所述雨水边沟(11)通过中期排水雨水连接管(14)与雨水检查井(15)水路连通,所述雨水检查井(15)与市政雨水管网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功能的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边沟(11)设置在车行道两侧且材质为聚乙烯。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鹏贵,缪沁园,邹锴,黄黛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