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轴承油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707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轴承油路装置,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活动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套设在旋转轴上的轴承外压盖和轴承内压盖,所述轴承外压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顶端连通有注油管,且盖体的底端连通有出油管,所述盖体的内部与注油管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进油腔,所述盖体的内部与旋转轴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废油收集腔,所述废油收集腔的腔壁开设有若干个油槽,当旋转轴运行一定周期后,轴承室内的润滑脂会降低润滑效果,粘稠性降低,废旧失效润滑脂通过甩油盘进入轴承外压盖的废油收集腔内,通过出油管排出,再将新的润滑脂可通过注油管注入轴承室及轴承内压盖的储油腔内,形成有效的加油维护。形成有效的加油维护。形成有效的加油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机轴承油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机轴承
,具体为一种电动机轴承油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动机轴承在运行到一定周期后须重新注入新的润滑脂,因甩油盘与废油收集腔的腔壁间隙过大,甩油盘的离心力会造成大部分润滑脂进入轴承外压盖的废油收集腔,造成润滑脂过量使用,特别是电动机立式安装时,润滑脂因重力缘故大部分储存在轴承外压盖的废油收集腔,轴承部分的润滑剂很少,造成轴承温度高,影响轴承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0004]如何通过设置轴承外压盖,当旋转轴运行一定周期后,轴承室内的润滑脂会降低润滑效果,粘稠性降低,废旧失效润滑脂通过甩油盘进入轴承外压盖的废油收集腔内,通过出油管排出,再将新的润滑脂可通过注油管注入轴承室及轴承内压盖的储油腔内,形成有效的加油维护。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动机轴承油路装置,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活动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套设在旋转轴上的轴承外压盖和轴承内压盖,所述轴承外压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顶端连通有注油管,且盖体的底端连通有出油管,所述盖体的内部与注油管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进油腔,所述盖体的内部与旋转轴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废油收集腔,所述废油收集腔的腔壁开设有若干个油槽,且废油收集腔的输出端与出油管的位置对应,所述轴承一侧的废油收集腔内设置有甩油盘,所述甩油盘的外圈设成宽型环,所述甩油盘通过过盈配合设置在旋转轴上;首次装配时只需填满轴承室及轴承内压盖的储油腔,利用油脂的粘稠性和迷宫密封,使轴承室里油脂确保一个平衡,起到排除过量油脂,同时密封适量油脂的作用。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轴承外压盖与轴承内压盖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侧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内部开设有通油腔,所述通油腔与进油腔连通。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甩油盘通过轴用挡圈与旋转轴固定连接,且甩油盘的外壁与若干个油槽形成0.5mm~1mm间隙配合,此配合形成一个单层迷宫式密封。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甩油盘径向高度高于轴承外圈的肩部尺寸,使得甩油盘实现挡油的功能。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与之间设置有轴承室,所述轴承室内滚动设置有若干个滚动体,所述轴承内压盖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用于储存新注入的润滑脂,所述储油腔与端盖内部的通油腔和轴承室连通;当旋转轴运行一定周期后,轴承室内的润滑脂会慢慢降低润滑效果,粘稠
性降低,废旧失效润滑脂通过甩油盘进入轴承外压盖的废油收集腔内,收集一定量的废旧失效润滑脂,再将废润滑脂通过出油管排出,再将新的润滑脂可通过注油管注入轴承室及轴承内压盖的储油腔内,形成有效的加油维护。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注油管内新注入的润滑脂通过进油方向注入轴承室内,所述轴承室内的废旧润滑脂通过排油方向排入废油收集腔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在使用时,首次装配时只需填满轴承室及轴承内压盖的储油腔,利用油脂的粘稠性和迷宫密封,使轴承室里油脂确保一个平衡,起到排除过量油脂,同时密封适量油脂的作用,当旋转轴运行一定周期后,轴承室内的润滑脂会慢慢降低润滑效果,粘稠性降低,废旧失效润滑脂通过甩油盘进入轴承外压盖的废油收集腔内,收集一定量的废旧失效润滑脂,再将废润滑脂通过出油管排出,再将新的润滑脂可通过注油管注入轴承室及轴承内压盖的储油腔内,形成有效的加油维护。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轴承外压盖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端盖;2、进油方向;3、轴承内压盖;4、旋转轴;5、排油方向;6、出油管;7、轴承外压盖;8、注油管;9、轴承;10、轴用挡圈;11、甩油盘;701、进油腔;702、盖体;703、油槽;704、废油收集腔;901、轴承外圈;902、滚动体;903、轴承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电动机轴承油路装置,包括旋转轴4,旋转轴4上活动套设有轴承9,轴承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套设在旋转轴4上的轴承外压盖7和轴承内压盖3,轴承外压盖7与轴承内压盖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轴承9的外侧设置有端盖1,端盖1的内部开设有通油腔。
[0021]请参阅图3所示,上述的轴承外压盖7包括盖体702,盖体702的顶端连通有注油管8,且盖体702的底端连通有出油管6,盖体702的内部与注油管8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进油腔701,进油腔701与通油腔连通,盖体702的内部与旋转轴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废油收集腔704,废油收集腔704的腔壁开设有若干个油槽703,且废油收集腔704的输出端与出油管6的位置对应。
[0022]请参阅图2所示,上述的轴承9包括轴承外圈901和轴承内圈,轴承外圈901与轴承内圈与之间设置有轴承室903,轴承室903内滚动设置有若干个滚动体902。
[0023]请参阅图2所示,上述的轴承9一侧的废油收集腔704内设置有甩油盘11,甩油盘11的外圈设成宽型环,甩油盘11通过过盈配合设置在旋转轴4上,且甩油盘11通过轴用挡圈10与旋转轴4固定连接,甩油盘11的外壁与若干个油槽703形成0.5mm~1mm间隙配合,此配合形成一个单层迷宫式密封,甩油盘11径向高度高于轴承外圈901的肩部尺寸,使得甩油盘11实现挡油的功能;首次装配时只需填满轴承室903及轴承内压盖3的储油腔,利用油脂的粘稠性和迷宫密封,使轴承室903里油脂确保一个平衡,起到排除过量油脂,同时密封适量油脂的作用。
[0024]请参阅图1和图3所示,上述的轴承内压盖3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用于储存新注入的润滑脂,储油腔与端盖1内部的通油腔和轴承室903连通,注油管8内新注入的润滑脂通过进油方向2注入轴承室903内,轴承室903内的废旧润滑脂通过排油方向5排入废油收集腔704内,废油收集腔704内的废旧润滑脂通过出油管6排出;当旋转轴4运行一定周期后,轴承室903内的润滑脂会慢慢降低润滑效果,粘稠性降低,废旧失效润滑脂通过甩油盘11进入轴承外压盖7的废油收集腔704内,收集一定量的废旧失效润滑脂,再将废润滑脂通过出油管6排出,再将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轴承油路装置,包括旋转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4)上活动套设有轴承(9),所述轴承(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套设在旋转轴(4)上的轴承外压盖(7)和轴承内压盖(3),所述轴承外压盖(7)包括盖体(702),所述盖体(702)的顶端连通有注油管(8),且盖体(702)的底端连通有出油管(6),所述盖体(702)的内部与注油管(8)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进油腔(701),所述盖体(702)的内部与旋转轴(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废油收集腔(704),所述废油收集腔(704)的腔壁开设有若干个油槽(703),且废油收集腔(704)的输出端与出油管(6)的位置对应,所述轴承(9)一侧的废油收集腔(704)内设置有甩油盘(11),所述甩油盘(11)通过过盈配合设置在旋转轴(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轴承油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压盖(7)与轴承内压盖(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轴承(9)的外侧设置有端盖(1),所述端盖(1)的内部开设有通油腔,所述通油腔与进油腔(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金勇任亮亮孙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明腾永磁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