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炳辉专利>正文

流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702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2:22
一种流力发电装置,包含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中的发电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并插接所述发电单元的叶片单元。所述叶片单元横向突伸出所述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能在直立状态与横置状态间变换,而使所述叶片单元能在所述直立状态下被穿越所述支撑单元的流体驱动而转动,并能在所述横置状态下被流经所述支撑单元外的流体驱动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发电单元发电。本新型于所述直立状态下,能利用风力发电,于所述横置状态下,则能利用水力发电,因此本新型具有水风力发电两用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力发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绿能环保发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以水力或风力发电的流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大多包含一支架单元、一装设在所述支架单元上的叶片单元,以及一组接所述叶片单元的发电单元。所述叶片单元能被风吹动而带动所述发电单元发电,藉以产生电能。此种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虽然能将风的动能转变成电能而相当环保,但其缺点在于仅限于风力发电使用,无法转换为水力发电使用,用途较为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先前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流力发电装置。
[0004]本技术流力发电装置,适用于设置在支撑面,并适用于以流体发电,所述流力发电装置包含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中的发电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并插接所述发电单元的叶片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体,以及上下延伸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且允许所述流体穿越的第二支撑体,所述发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中,所述叶片单元轴向上下地枢接在所述第二支撑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体间,并延伸进所述第一支撑体而插接所述发电单元,且横向突伸出所述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能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上下排列的直立状态与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左右排列的横置状态间变换,而使所述叶片单元能在所述直立状态下被穿越所述第二支撑体的流体驱动而转动,并能在所述横置状态下被流经所述支撑单元外的流体驱动而转动,而带动所述发电单元发电。
[0005]本技术所述的流力发电装置,所述第一支撑体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体下方,并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相配合定义出长度与宽度,以及与上下方向同向的高度,所述叶片单元包括上下延伸地枢接在第二支撑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体间的枢轴组、穿套在所述枢轴组上并与所述枢轴组连动的支架组,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上的叶片,所述枢轴组往下延伸进所述第一支撑体中而插接所述发电单元,所述支架组与所述叶片相配合定义出具有运转直径的运转范围,所述运转直径大于所述支撑单元的所述宽度但小于所述支撑单元的所述长度。
[0006]本技术所述的流力发电装置,所述第一支撑体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支撑体包括四根由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四个角落往上延伸的直支撑杆,以及四根两两一组地对角相向斜伸的斜支撑杆,所述流力发电装置还包含装设在所述直支撑杆的其中两者上并位于所述支撑单元的长侧的护网单元,所述护网单元位于所述运转范围外地罩设在所述叶片单元外。
[0007]本技术所述的流力发电装置,所述护网单元包括上下延伸且横剖面呈弧形的
主网罩,以及两个分别由所述主网罩的上下两端往所述枢轴组延伸的副网罩,所述副网罩分别罩设在所述叶片单元的上下两端外侧。
[0008]本技术所述的流力发电装置,所述叶片单元还包括多个分别垂挂在所述叶片底部的配重块。
[0009]本技术所述的流力发电装置,所述配重块是能拆离地垂挂在所述叶片底部。
[0010]本技术的功效在于:所述叶片单元突伸出所述支撑单元,因此不论是在所述直立状态或所述横置状态都能被内外流体驱动,而能在直立状态下利用风力发电,并能在横置状态下于河边一类的位置以水力发电,从而水风力两用。
附图说明
[0011]本技术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0012]图1是一个未完全分解的立体分解图,说明本技术流力发电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处于一直立状态;
[0013]图2是一个前视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处于所述直立状态;
[0014]图3是一个俯视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处于所述直立状态;
[0015]图4是一个使用示意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处于一横置状态;
[0016]图5是一个使用示意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处于所述横置状态;及
[0017]图6是一个不完整的立体图,说明本技术流力发电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或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0019]参阅图1至3,本技术流力发电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适用于设置在一支撑面上使用,并适用于以一流体发电。所述的支撑面能为陆地的地面,或者水流边(例如河边)的表面。所述的流体能为气流或水流,也就是说本第一实施例能利用风力或水力发电。
[0020]本第一实施例包含一支撑单元1、一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1中的发电单元2、一装设在所述支撑单元1的叶片单元3,以及一装设在所述支撑单元1的一长侧的护网单元4。
[0021]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一呈长方体状的第一支撑体11,以及一由所述第一支撑体11往上延伸的第二支撑体12。
[0022]所述第一支撑体11为一长方体状的框体,并包括呈长方形且上下间隔的一顶框部111与一底框部112、两呈长方形且沿所述第一支撑体11的长度L1方向左右延伸并前后间隔的第一侧框部113、两呈长方形且沿所述第一支撑体11的宽度方向前后延伸的第二侧框部114,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顶框部111上的第一轴承115。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体11也能为块体或其他支撑体的方式,只要能够提供支撑并容纳所述发电单元2即可。
[0023]所述第二支撑体12与所述第一支撑体11相配合定义出所述支撑单元1的一长度L1、一宽度W1及一与上下方向同向的高度H1。所述第二支撑体12包括四根由所述第一支撑体11的四个角落往上延伸的直支撑杆121、四根两两一组对角相向地横向斜伸的斜支撑杆122,以及一设置在所述斜支撑杆122中央的第二轴承123。所述直支撑杆121与所述斜支撑杆122相配合界定出一架体空间124。
[0024]所述架体空间124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支撑体11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均概为长方形。所述架体空间124的横截面的面积,实质大约相同于所述第一支撑体11的横截面的面积。由于所述第二支撑体12是由所述直支撑杆121与所述斜支撑杆122构成,因此所述架体空间124及界定出所述架体空间124的所述第二支撑体12,都允许流体穿越。
[0025]所述发电单元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体11中,并包括一个架设在所述底框部112上的发电机21(见图1示意)、一个穿套在所述发电机21上小齿轮22,以及一个穿套在所述叶片单元3上且轮径大于所述小齿轮22的大齿轮23。所述小齿轮22穿套在所述发电机21的一机轴211(见图4)上,并与所述机轴211同动。所述大齿轮23能被所述叶片单元3驱动而带动所述小齿轮22传动所述发电机21的所述机轴211转动,从而使所述发电机21发电。
[0026]所述叶片单元3包括一根上下延伸地插设在所述第一轴承115与所述第二轴承123间而枢接所述第一支撑体11与所述第二支撑体12的枢轴组31、一个穿套在所述枢轴组31上并与所述枢轴组31连动的支架组32,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支架组32上的叶片33。
[0027]所述枢轴组31除了插接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力发电装置,适用于设置在支撑面,并适用于以流体发电,所述流力发电装置包含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中的发电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单元并插接所述发电单元的叶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体,以及上下延伸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且允许所述流体穿越的第二支撑体,所述发电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中,所述叶片单元轴向上下地枢接在所述第二支撑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体间,并延伸进所述第一支撑体而插接所述发电单元,且横向突伸出所述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能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上下排列的直立状态与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左右排列的横置状态间变换,而使所述叶片单元能在所述直立状态下被穿越所述第二支撑体的流体驱动而转动,并能在所述横置状态下被流经所述支撑单元外的流体驱动而转动,而带动所述发电单元发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体下方,并与所述第二支撑体相配合定义出长度与宽度,以及与上下方向同向的高度,所述叶片单元包括上下延伸地枢接在第二支撑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体间的枢轴组、穿套在所述枢轴组上并与所述枢轴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炳辉刘高瑞刘宗翰
申请(专利权)人:萧炳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