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丁酸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菌种活化,得到丁酸梭菌发酵液;离心,收集菌泥,然后加入保护剂溶液,混匀,再加入壁材溶液,混匀,最后冷冻干燥,得到丁酸梭菌制剂;其中,保护剂为脱脂乳、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丁酸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制剂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丁酸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丁酸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专性厌氧和内生孢子形成的细菌,对低pH和高温环境有很强的耐受性,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饲料添加剂,此外,丁酸梭菌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特别是丁酸,为肠上皮的再生和修复以及肠道健康微生态环境的调节提供营养。丁酸梭菌细胞壁中富含多种抗原物质(肽聚糖和磷壁酸),可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反应,除了能够增强免疫反应外,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还可提高动物的肠道抗氧化性能。丁酸梭菌作为益生菌,在肠道中的定植能力影响着作用的发挥,而定植能力的强弱除了与菌体本身有关外,还与制备工艺有关,冷冻干燥法是常用的菌剂制备方法之一,在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由于处于低温缺氧状态,菌体则会进入休眠状态,可以保持其原有特性,然而,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细胞经历了不利的环境条件,对微生物产生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膜的损伤:干燥使得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对盐类敏感性增强;机械损伤:主要是结冰过程中冰晶对细胞膜的机械损伤;溶质损伤:在冰冻过程中细胞内水分溢出,细胞膜渗透压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因此,需要在制备过程中加入冷冻保护剂,现有技术中单一保护剂已不能满足对微生物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丁酸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丁酸梭菌制剂定植效果差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丁酸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菌种活化,得到丁酸梭菌发酵液;(2)将丁酸梭菌发酵液离心,收集菌泥,然后加入保护剂溶液,混匀,再加入壁材溶液,混匀,最后冷冻干燥,得到丁酸梭菌制剂;其中,保护剂为脱脂乳、β
‑
环状糊精、葡萄糖和磷酸氢二钾的混合物,壁材为明胶、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保护剂和壁材的双重作用,能够有效的保证丁酸梭菌在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定植。
[0006]脱脂乳作为一种大分子物质,其中的乳清蛋白能够在菌体表面形成有效的保护层,并且为菌体提供多孔且轻的结构,增强复水性;β
‑
环状糊精是一种低聚糖,在冷冻干燥脱水的过程中起脱水保护剂的作用,能够防止在冷冻干燥升华过程中物理脱水对菌体的损害;葡萄糖中含有大量的自由羟基,在冷冻过程中。对细胞膜原有的水分子基团进行替代,进而与蛋白质和磷脂形成氢键,确保了细胞膜的完整性;磷酸氢二钾能够通过降低菌体中
的自由水含量,使得菌体代谢能力降低,从而达到防冻效果。此外,脱脂乳多孔且轻的结构能够作为载体,β
‑
环状糊精和磷酸氢二钾在附着的基础上,β
‑
环状糊精作用于菌体外,磷酸氢二钾作用于菌体内,葡萄糖保护菌体细胞膜,四种保护剂从内到外协同对菌体起到保护作用。
[0007]在冻干保护剂的基础上,分别选择明胶、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壁材。壁材主要起到乳化以及包被的作用,三种壁材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并且都具有一定的乳化性,除了对含有保护剂的菌体二次包被外,壁材的成膜对菌剂应对环境的胁迫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应对动物消化道中胃酸和胆盐的胁迫。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步骤(1)中丁酸梭菌发酵液中活菌数量≥1
×
108CFU/mL。
[0009]进一步,步骤(1)中活化的具体方法为:将冻干菌种接种于RCM液体培养基,于35
‑
37℃条件下,厌氧培养12
‑
16h,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重复重复接种和厌氧培养操作2
‑
3次,然后将种子液接种于RCM液体培养基,于35
‑
37℃条件下,厌氧培养16
‑
24h,得到丁酸梭菌发酵液。
[0010]进一步,将种子液接种于RCM液体培养基时,接种量均为2
‑
5vt%。
[0011]进一步,步骤(2)中离心条件为:温度3
‑
5℃,转速3000
‑
5000r/min,时间10
‑
15min。
[0012]进一步,步骤(2)中保护剂溶液中脱脂乳、β
‑
环状糊精、葡萄糖和磷酸氢二钾的浓度分别为50
‑
150g/L,80
‑
120g/L,20
‑
100g/L和5
‑
15g/L,溶剂为生理盐水。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保护剂溶液浓度太低达不到保护菌体的作用,保护剂浓度过高同样地会降低菌体活性,在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适宜的保护剂浓度,能够有效保护菌体的成活率。
[0014]进一步,步骤(2)中丁酸梭菌发酵液和保护剂溶液的体积比为8
‑
10:1。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丁酸梭菌发酵液和保护剂溶液的体积比为8
‑
10:1,能够更好的保护菌体,从而提高成活率。
[0016]进一步,步骤(2)中壁材溶液中明胶、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均为10
‑
30g/L,溶剂为生理盐水。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壁材溶液是起着乳化包被作用,它的浓度对最终的效果产生影响,当浓度太大时,成膜及乳化效果差,不利于保护剂与菌体更好的结合,从而影响最终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适宜的浓度,能够有效保护菌体成活率。
[0018]进一步,步骤(2)中壁材溶液和保护剂溶液的体积比为0.5
‑
1:1。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壁材溶液和保护剂溶液的体积比为0.5
‑
1:1时,能够起到更好的包被作用,菌体成活率更高。
[0020]进一步,步骤(2)中保护剂溶液和壁材溶液在加入前均经过灭菌处理;其中,保护剂溶液的灭菌条件为:温度105
‑
110℃,灭菌10
‑
12min,壁材溶液的灭菌条件为:温度115
‑
121℃,灭菌15
‑
18min。
[0021]进一步,步骤(2)中冷冻干燥的条件为:
‑
80~
‑
75℃条件下,冷冻2
‑
3h,然后冷冻干燥48
‑
72h。
[0022]进一步,步骤(2)中混匀条件均为:在氮气氛围下,磁力搅拌。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丁酸梭菌制剂,该制剂是采用上述丁酸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制
得。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丁酸梭菌制剂在制备益生菌菌剂、饲料或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
[002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丁酸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菌种活化,得到丁酸梭菌发酵液;(2)将丁酸梭菌发酵液离心,收集菌泥,然后加入保护剂溶液,混匀,再加入壁材溶液,混匀,最后冷冻干燥,得到丁酸梭菌制剂;其中,保护剂为脱脂乳、β
‑
环状糊精、葡萄糖和磷酸氢二钾的混合物,壁材为明胶、海藻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酸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丁酸梭菌发酵液中活菌数量≥1
×
108CFU/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酸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活化的具体方法为:将冻干菌种接种于RCM液体培养基,于35
‑
37℃条件下,厌氧培养12
‑
16h,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重复接种和厌氧培养操作2
‑
3次,然后将种子液接种于RCM液体培养基,于35
‑
37℃条件下,厌氧培养16
‑
24h,得到丁酸梭菌发酵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丁酸梭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离心条件为:温度3
‑
5℃,转速3000
‑
5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泓宇,王琦,谭北平,范德朋,胡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碧沃丰生物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