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90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运输导辊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包括渐步传输组件和探伤检测组件,渐步传输组件包括一号机架、承托架和移动臂,一号机架具有一个一号条形通道,承托架的上端设有若干个卡槽,探伤检测组件包括探伤检测头和分拣机构,分拣机构包括旋转臂和两个驱动盘,每个驱动盘上均具有四个缺口,两个驱动盘远离一号机架的一侧设有两个出料通道,本装置的渐步传输组件能够通过导辊的特殊形状来对导辊进行渐步的传输,不仅使导辊的圆管部得以暴露,防止与其他零件的磨擦,同时也实现导辊的逐步传送,方便于后续的探伤检测,本装置的分拣机构能够对导辊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进行分类运输,免去了后续再次分拣的时间。拣的时间。拣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导辊生产
,具体是涉及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运输导辊又称运输辊筒,其中部为圆管部,两端为轴部,辊筒广泛应用于如圆网印花机、数码打印机、矿山输送设备、造纸和包装机械等各类传动输送系统中,现有的申请公布号为CN202010187550.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及其加工工艺,其专利技术目的一是为了防止次品流入市场,并提出了需要对导辊进行探伤检测,但是其围绕专利技术目的一技术方案还有以下缺陷:首先导辊的运输方式,由于需要对导辊的圆管部进行探伤检测,所以待检测导辊的圆管部在检测前不能在运输途中产生磨擦,防止影响后续的探伤检测,但是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则是直接将导辊放置于传输带上,并通过限位块限位,那么在运输过中,导辊的圆管部会出现摩擦,从而会出现裂纹,进而影响后续的探伤检测,其次上述技术方案在探伤检测的环节是通过对导辊上做标记来区分残次品和合格品,但是后续在工序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分拣,降低了生产的效率,所以正对上述两个问题点,有必要提高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包括渐步传输组件和探伤检测组件,所述渐步传输组件包括一号机架、承托架和移动臂,所述一号机架呈水平设置,一号机架的中央具有一个一号条形通道,所述一号条形通道与一号机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承托架呈水平设于一号机架上且位于一号条形通道的正上方,承托架的上端设有若干个沿承托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卡槽,若干个所述卡槽两两一组用于架起导辊的两端,所述移动臂呈水平设于承托架的正下方且位于一号条形通道内,移动臂能够做往复的弧形运动用于带动导辊沿一号机架的长度方向向前传送架设于下一对卡槽内,所述探伤检测组件设于一号机架的末端,探伤检测组件包括探伤检测头和分拣机构,所述分拣机构包括旋转臂和两个驱动盘,每个驱动盘上均具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缺口,两个驱动盘的轴向呈水平且二者呈对称分布,两个驱动盘能够同步的进行间歇式旋转且通过对应的两个缺口承接渐步传输组件输送过来的导辊,每次两个驱动盘旋转后,每个驱动盘上的其中一个缺口均位于对应驱动盘的最高点,两个驱动盘远离一号机架的一侧设有两个呈上下分布的出料通道,所述位于下方的出料通道的始端位于两个驱动盘的下方,旋转臂设于两个驱动盘之间且能够做往复的圆弧运动用于驱动导辊从位于最高点的缺口滑落至位于上方的出料通道内,所述探伤检测头位于两个驱动盘的正上方,用于对位于驱动盘最高点的导辊进行探伤检测。
[0005]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架为两个相互平行且呈对称状态的一号条形板,每个所述一号条形板均呈竖直状态且下端均与一号机架的顶部固连,每个一号条形板的长度方向均与
一号机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一号条形通道设于两个一号条形板的正下方且位于两个一号条形板之间,若干个所述卡槽成对的分别开设于两个一号条形板的上端,每个一号条形板上的卡槽均沿对应一号条形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且两个一号条形板上的卡槽一一对应,所述移动臂为两个相互平行且沿一号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二号条形板,两个二号条形板位于一号条形通道内,每个所述二号条形板均与一号条形板相平行,每个二号条形板的上端均开设有若干个沿二号条形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的凹槽,两个二号条形板上的凹槽一一对应且每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均与每相邻的两个卡槽之间的间距相同,两个移动臂之间通过若干个沿移动臂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的水平支架相连,两个移动臂的下方设有一个与其中一个移动臂相平行的传动臂,所述传动臂位于两个移动臂之间,每个水平支架的下端均与传动臂的上端固连,传动臂的两端分别设有两对一号传动连杆,每对一号传动连杆分别设于传动臂的两侧且每个一号传动连杆的一端均与传动臂对应的侧壁相轴接,每个一号传动连杆的一侧均设有一个呈水平状态的支撑横梁,每个支撑横梁均与传动臂相平行且与一号机架固连,每个支撑横梁上均固定设有一个一号轴座,每个一号传动连杆的另一端均成型有一个横向支出的一号旋转轴,每个所述一号旋转轴均插设与对应的一号轴座内,其中一个一号旋转轴水平穿出一号轴座且所述一号旋转轴的旁侧设有一个用于驱动自身旋转的一号驱动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两个呈上下间隔分别的同步轮,所述传动臂的下方设有一个呈水平状态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一号机架固连,所述驱动电机呈水平状态固定设于支撑板的顶部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向垂直于传动臂的长度方向,位于下方的同步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连,位于上方的同步轮与上述水平穿出一号轴座的一号旋转轴同轴固连,两个同步之间通过一个同步带传动相连,位于下方的同步轮的直径小于位于上方的同步轮的直径。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机架的末端设有一个呈水平状态且与一号机架沿一号机架的长度方向水平间隔的二号机架,所述二号机架的中央具有一个二号条形通道,所述二号条形通道的长度方向与二号机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一号机架的末端与二号机架的始端之间设有一个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由两个呈对称状态且沿一号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一号钢管组成,两个所述一号钢管与两个一号条形板一一对应,每个一号钢管的一端均与对应的一号条形板的一端固连,另一端均朝向二号机架呈下降趋势倾斜,两个所述驱动盘设于二号条形通道内且两个驱动盘的轴向与二号机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两个驱动盘与两个一号钢管一一对应且每个一号钢管的末端均靠近对应驱动盘上的其中一个缺口,两个所述驱动盘之间通过一根呈水平状态的连接轴相连,所述连接轴与两个驱动盘共轴线且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驱动盘的相向侧固连,每个驱动盘远离连接轴的一侧均设有一个二号轴座,每个驱动盘上均同轴设有一个呈水平状态的二号旋转轴,每个二号旋转轴均插设于对应的二号轴座内,其中一个二号旋转轴上设有一个用于驱动二号旋转轴间歇旋转的二号驱动机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二号驱动机构包括一号驱动轮和二号驱动轮,一号驱动轮为正方形且一号驱动轮的每个侧壁均向内弯曲呈弧形,一号驱动轮的四个端角沿其对角线的方向向内分别开设有四个一号条形滑槽,所述一号驱动轮套设于其中一个二号旋转轴上,一号驱动轮的中心与其中一个二号旋转轴的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二号驱动轮为圆形设
于一号驱动轮的旁侧,二号驱动轮的轴向与其中一个二号旋转轴的轴向一致且二号驱动轮上固定设有一个沿二号驱动轮的径向朝外支出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朝外支出的一端上设有一个轴向与二号驱动轮轴向一致的一号柱状滑块,所述一号柱状滑块能够在每个一号条形滑槽内滑动,所述二号驱动轮的周壁与一号驱动轮的其中一个侧壁相贴合,二号驱动轮的旁侧固定设有一个呈水平状态的一号步进电机,所述一号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呈水平状态与二号驱动轮同轴固连。
[0009]进一步的,所述二号条形通道内设有一个呈水平状态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位于两个驱动盘的下方且与二号机架固连,所述承托板的上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渐步传输组件和探伤检测组件,所述渐步传输组件包括一号机架(1)、承托架和移动臂,所述一号机架(1)呈水平设置,一号机架(1)的中央具有一个一号条形通道(2),所述一号条形通道(2)与一号机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承托架呈水平设于一号机架(1)上且位于一号条形通道(2)的正上方,承托架的上端设有若干个沿承托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卡槽(3),若干个所述卡槽(3)两两一组用于架起导辊的两端,所述移动臂呈水平设于承托架的正下方且位于一号条形通道(2)内,移动臂能够做往复的弧形运动用于带动导辊沿一号机架(1)的长度方向向前传送架设于下一对卡槽(3)内,所述探伤检测组件设于一号机架(1)的末端,探伤检测组件包括探伤检测头(4)和分拣机构,所述分拣机构包括旋转臂和两个驱动盘(5),每个驱动盘(5)上均具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缺口(6),两个驱动盘(5)的轴向呈水平且二者呈对称分布,两个驱动盘(5)能够同步的进行间歇式旋转且通过对应的两个缺口(6)承接渐步传输组件输送过来的导辊,每次两个驱动盘(5)旋转后,每个驱动盘(5)上的其中一个缺口(6)均位于对应驱动盘(5)的最高点,两个驱动盘(5)远离一号机架(1)的一侧设有两个呈上下分布的出料通道,所述位于下方的出料通道的始端位于两个驱动盘(5)的下方,旋转臂设于两个驱动盘(5)之间且能够做往复的圆弧运动用于驱动导辊从位于最高点的缺口(6)滑落至位于上方的出料通道内,所述探伤检测头(4)位于两个驱动盘(5)的正上方,用于对位于驱动盘(5)最高点的导辊进行探伤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为两个相互平行且呈对称状态的一号条形板(7),每个所述一号条形板(7)均呈竖直状态且下端均与一号机架(1)的顶部固连,每个一号条形板(7)的长度方向均与一号机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一号条形通道(2)设于两个一号条形板(7)的正下方且位于两个一号条形板(7)之间,若干个所述卡槽(3)成对的分别开设于两个一号条形板(7)的上端,每个一号条形板(7)上的卡槽(3)均沿对应一号条形板(7)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且两个一号条形板(7)上的卡槽(3)一一对应,所述移动臂为两个相互平行且沿一号机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二号条形板(8),两个二号条形板(8)位于一号条形通道(2)内,每个所述二号条形板(8)均与一号条形板(7)相平行,每个二号条形板(8)的上端均开设有若干个沿二号条形板(8)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的凹槽(9),两个二号条形板(8)上的凹槽(9)一一对应且每相邻的两个凹槽(9)之间的间距均与每相邻的两个卡槽(3)之间的间距相同,两个移动臂之间通过若干个沿移动臂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的水平支架(10)相连,两个移动臂的下方设有一个与其中一个移动臂相平行的传动臂(11),所述传动臂(11)位于两个移动臂之间,每个水平支架(10)的下端均与传动臂(11)的上端固连,传动臂(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两对一号传动连杆(12),每对一号传动连杆(12)分别设于传动臂(11)的两侧且每个一号传动连杆(12)的一端均与传动臂(11)对应的侧壁相轴接,每个一号传动连杆(12)的一侧均设有一个呈水平状态的支撑横梁(13),每个支撑横梁(13)均与传动臂(11)相平行且与一号机架(1)固连,每个支撑横梁(13)上均固定设有一个一号轴座(14),每个一号传动连杆(12)的另一端均成型有一个横向支出的一号旋转轴(15),每个所述一号旋转轴(15)均插设与对应的一号轴座(14)内,其中一个一号旋转轴(15)水平穿出一号轴座(14)且所述一号旋转轴(15)的旁侧设有一个用于驱动自身旋转的一号驱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驱动机构包
括驱动电机(16)和两个呈上下间隔分别的同步轮(17),所述传动臂(11)的下方设有一个呈水平状态的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与一号机架(1)固连,所述驱动电机(16)呈水平状态固定设于支撑板(18)的顶部且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的轴向垂直于传动臂(11)的长度方向,位于下方的同步轮(17)与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同轴固连,位于上方的同步轮(17)与上述水平穿出一号轴座(14)的一号旋转轴(15)同轴固连,两个同步之间通过一个同步带(19)传动相连,位于下方的同步轮(17)的直径小于位于上方的同步轮(17)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机架(1)的末端设有一个呈水平状态且与一号机架(1)沿一号机架(1)的长度方向水平间隔的二号机架(20),所述二号机架(20)的中央具有一个二号条形通道(21),所述二号条形通道(21)的长度方向与二号机架(20)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一号机架(1)的末端与二号机架(20)的始端之间设有一个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由两个呈对称状态且沿一号机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一号钢管(22)组成,两个所述一号钢管(22)与两个一号条形板(7)一一对应,每个一号钢管(22)的一端均与对应的一号条形板(7)的一端固连,另一端均朝向二号机架(20)呈下降趋势倾斜,两个所述驱动盘(5)设于二号条形通道(21)内且两个驱动盘(5)的轴向与二号机架(2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两个驱动盘(5)与两个一号钢管(22)一一对应且每个一号钢管(22)的末端均靠近对应驱动盘(5)上的其中一个缺口(6),两个所述驱动盘(5)之间通过一根呈水平状态的连接轴(23)相连,所述连接轴(23)与两个驱动盘(5)共轴线且连接轴(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驱动盘(5)的相向侧固连,每个驱动盘(5)远离连接轴(23)的一侧均设有一个二号轴座(24),每个驱动盘(5)上均同轴设有一个呈水平状态的二号旋转轴(25),每个二号旋转轴(25)均插设于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允欢陈文静巩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星辊轴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