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751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箱电机,外壳采用了整块板材通过折弯连续榫卯连接形成筒体,在轴向上无缝隙,并且通过连续榫卯连接能够使得铆压凸起更好地与卡槽配合。电机的下端的第三限位凸块与外壳的下端的第二限位槽配合,箱体的第一限位凸块以及箱盖的第二限位凸块与外壳的上端的第一限位槽配合,箱体的两端均被限位,连接稳定。箱盖处的滚珠轴承与输出轴采用反铆法连接,相对于采用卡簧的方式连接更加稳定、配合间隙更小、噪音更低。噪音更低。噪音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箱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箱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齿轮箱电机是电机和齿轮箱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在一起的电机,电机主轴输出后通过变速齿轮箱变速增加扭矩,使得电机有较大的输出扭矩。现有的齿轮箱电机,电机与齿轮箱一般都是分体式的连接,连接方式一般采用铆接或者通过螺钉锁紧,由于间隙的存在,加上电机长期的振动影响,会使得噪音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降低噪音的齿轮箱电机。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齿轮箱电机,包括:
[0005]电机;
[0006]齿轮箱,包括箱体、变速组件、传动组件和箱盖,所述变速组件和所述传动组件配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连接,所述变速组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变速组件连接,所述箱盖设有供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外界的连接孔,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箱盖之间设有滚珠轴承,所述输出轴通过反铆法连接所述滚珠轴承;
[0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箱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齿轮箱,包括箱体、变速组件、传动组件和箱盖,所述变速组件和所述传动组件配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连接,所述变速组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变速组件连接,所述箱盖设有供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外界的连接孔,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箱盖之间设有滚珠轴承,所述输出轴通过反铆法连接所述滚珠轴承;外壳,由一整块材料折弯并使两端连续榫卯连接形成筒体,在所述筒体的内壁设有若干铆压凸起,所述箱体上设有与所述铆压凸起相配合的卡槽,在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若干向上开口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箱体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箱盖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二限位凸块,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若干向下开口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电机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三限位凸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箱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主轴上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箱体内设有轴承室,所述轴承室内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弹性卡勾、以及供所述弹性卡勾形变的空间,所述弹性卡勾的勾部与所述轴承室相配合限制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箱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组件包括第一行星轮组、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轮组和第二行星架,所述箱体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相适配的第一齿壁、以及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组相适配的第二齿壁,所述第一行星轮组与所述电机的主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并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行星轮组连接并与所述输出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仲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