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734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属于转体梁施工技术领域,该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球铰、滑道、下转盘、上球铰、上承台和牵引钢绞线进行依次施工安装;S2:所述连续梁施工包括0#块施工、连续梁对称段挂篮悬浇施工、边跨支架现浇段施工、转体牵引施工、合龙段施工和预应力施工;S3:先配置焊接电源,然后进行进行施工材料准备,然后将钢模板分段吊装,钢模板吊装完成后进行焊接;S4:使防护墙、竖墙与梁体连为一体,然后依次进行遮板的预制安装、栏杆的安装、电缆槽盖板施工、伸缩缝安装和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该工艺便于施工,安全性高,施工成本低。施工成本低。施工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转体梁施工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铁路大桥因跨越既有铁路线,施工风险和施工难度高,安全防护要求严,技术难度较大,施工占用时间较长,影响整体工期,尤其是在一些山坡地区,地势落差大,不利于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旨在改善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转体结构施工,所述转体结构包括下球铰、滑道、下转盘、上球铰、上承台和牵引钢绞线,将所述球铰、滑道、下转盘、上球铰、上承台和牵引钢绞线进行依次施工安装;S2:连续梁施工,所述连续梁施工包括0#块施工、连续梁对称段挂篮悬浇施工、边跨支架现浇段施工、转体牵引施工、合龙段施工和预应力施工;S3:中跨合龙段钢外壳安装施工,先配置焊接电源,然后进行进行施工材料准备,然后将钢模板分段吊装,钢模板吊装完成后进行焊接;S4:桥面附属工程,连续梁施工时在防护墙竖墙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转体结构施工,所述转体结构包括下球铰、滑道、下转盘、上球铰、上承台和牵引钢绞线,将所述球铰、滑道、下转盘、上球铰、上承台和牵引钢绞线进行依次施工安装;S2:连续梁施工,所述连续梁施工包括0#块施工、连续梁对称段挂篮悬浇施工、边跨支架现浇段施工、转体牵引施工、合龙段施工和预应力施工;S3:中跨合龙段钢外壳安装施工,先配置焊接电源,然后进行进行施工材料准备,然后将钢模板分段吊装,钢模板吊装完成后进行焊接;S4:桥面附属工程,连续梁施工时在防护墙竖墙相应位置预埋钢筋,使防护墙、竖墙与梁体连为一体,然后对防护墙进行防水处理,然后依次进行遮板的预制安装、栏杆的安装、电缆槽盖板施工、伸缩缝安装和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下球铰的安装包括:a、下球铰骨架安装:精确放线,采用全站仪在下承台面上放出中心点及四角点,吊装对齐,将下球铰骨架吊装至设计位置,拉线对中,人工调整对齐四角点,高程控制,测量四角高程,调整骨架底部保证上平面水平,焊接固定,骨架定位后将预埋钢筋与骨架进行焊接牢固;b、下球铰安装,下球铰的现场组装,主要是下球铰与骨架的连接,此部分为螺栓连接,其它构件均在厂内进行焊接组装完成,精确定位及调整:利用骨架及调整螺栓将下球铰悬吊,调整中心位置,然后依靠固定调整螺杆上下转动调整标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桥面防护墙内侧范围喷涂高聚物改性沥青处理剂,铺设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上覆盖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总厚度60mm, 防护墙外侧电缆槽中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涂料上覆盖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总厚度40mm, 防护墙根部防水涂料粘贴防水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卷材厚度0.5mm,宽度350mm,水平铺300mm,竖向折起50mm,然后再铺设防水卷材和保护层,泄水管口部位先用聚氨酯涂料粘贴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卷材选用厚度0.5mm,长宽400
×
350mm,中间开孔,剪成多个三角形,紧贴泄水管口下内壁,防水卷材边缘及保护层混凝土与梁体接缝处用聚氨脂涂料封边,封边高度不小于80mm,防水卷材搭接处采用聚氨脂涂料封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滑道施工与下球铰骨架相同,滑道现场采取分节段拼装,利用调整螺栓调整固定,转体时保证撑脚可在滑道内滑动,以保持转体结构平稳,要求滑道顶面高出下转盘混凝土顶面1cm,且整个滑道面在同一水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下球铰上设置混凝土浇注振捣孔、排气孔,确保混凝土密实无空洞,混凝土的浇注顺序由中心向四周进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上球铰的安装步骤如下:a清理上、下球铰球面;b在中心销轴套管中放入黄油,将中心销轴放到套管中,调整好垂直度与周边间隙;c在下球铰凹球面上按照编号由内到外安装滑动片,各滑动片应位于同一球面;检查合格后,在球面上滑动片间涂抹黄油,使黄油均匀充满滑动片之间的空间,并略高于滑动片顶面;d将上球铰吊装到位,套进中心销轴内;用倒链微调上球铰位置,使之水平并与下球铰
外圈间隙垂直;保证销轴与上下球铰之间的间隙,以及销轴与钢管通道的畅通;e球铰安装完毕对周边进行防护,上下球铰之间用胶带缠绕包裹严密,确保杂质不进入到摩擦面内;f最后吊装其余平面钢板和上球铰钢护筒,将套筒中加入黄油,然后放入销轴并转动,黄油溢出,然后将黄油涂抹在销轴上;在滑片的表面均匀的摸一层黄油,黄油略高于滑片;将上球铰吊装入下球铰上面,中心重合;转动上球铰,使多余的黄油溢出,滑片和上球铰贴合良好,及时封闭上下球铰间隙;g上下球铰球面形心轴与球铰转动中心重合,上下球铰焊接钢管中心轴与转动中心轴重合,误差不大于1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梁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牵引钢绞线包括两束牵引索,牵引索采用12根φs15.24钢绞线,牵引索钢绞线1束正旋和1束反旋;牵引索在砼内的预埋端采用OVM15

12P型锚具锚固,并利用固定在底层钢筋上的定位钢板确定钢绞线的平面位置和高度,同一对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荣冯春林赵帅鹏李文强郭海涛黎福壹梁芳丽张元黄昌明张伯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