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混合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576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混合搅拌机,包括储水装置、搅拌箱和出料机构,所述储水装置安装设置在所述搅拌箱的上部,所述出料机构安装设置在所述搅拌箱的下部,所述搅拌箱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进料口不是正对搅拌杆,防止物料直接与搅拌杆接触出现抱轴现象,通过对喷淋管的加压,使得高压的水柱正对搅拌主轴形成冲击,冲洗效果好,防止抱轴产生同时在进料口安装导料板,且所述导料板与所述搅拌杆正好接触,在搅拌杆转动时与所述导料板接触,能够促进物料的进入,同时搅拌杆和导料板的碰撞发生震动,所产生的碰撞震动能够将搅拌杆上的混凝土震落,同时震动也能够将附着在导料板上水泥震落。时震动也能够将附着在导料板上水泥震落。时震动也能够将附着在导料板上水泥震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混合搅拌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设备
,特别是一种水泥混合搅拌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混凝土需求量不断增加,所以对搅拌主机的性能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要求降低故障率,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搅拌机“抱轴”则足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目前混凝土搅拌站使用最多的是双卧轴强制搅拌主机,其效率高,搅拌效果好。但一旦抱轴就会产生很多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点:1、搅拌主机抱轴后会影响混凝土质量,使打出的混凝土搅拌不均匀。
[0003]2、出现抱轴现象,如果不及时停机清理,抱轴的混凝土会越来越多,增加搅拌机的负载,使其耗能增加,当超过一定负载时搅拌主机电机会因过载形成堵转,造成电机烧毁。
[0004]3、影响耐磨件以及轴端密封寿命,加速耐磨件的磨损,抱轴后搅拌臂的磨损十分严重,使其寿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水泥混合搅拌机。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泥混合搅拌机,包括储水装置、搅拌箱和出料机构,所述储水装置安装设置在所述搅拌箱的上部,所述出料机构安装设置在所述搅拌箱的下部,所述搅拌箱的下部还设置有支撑所述搅拌箱的支腿,所述支腿固定设置在所述搅拌箱的四角处,所述搅拌箱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搅拌机构进行转动;所述储水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箱上部的储水箱,两所述储水箱之间形成进料口,所述储水箱的下部靠近所述进料口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活动连接,所述进料口正对所述搅拌箱的中部,两所述储水箱呈四分之一圆柱体形状,且弧面相对设置,在两储水箱之间设置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水箱的两侧,两所述储水箱的下部均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位于所述搅拌箱内,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等距离设置;所述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双搅拌杆,两搅拌杆同方向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搅拌杆以进料口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箱内,所述搅拌杆的主轴上方正对所述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出水口正对搅拌杆的主轴,两搅拌杆的搅拌臂刚好能够碰到导料板;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与所述搅拌箱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与所述第一出料管出料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内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螺旋杆的另一端与出料端固定机构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固定座相反面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端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驱动齿轮,两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以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两第二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
二驱动齿轮与所述搅拌机构的搅拌杆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驱动齿轮带动两个第二驱动齿轮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端与所述螺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为正反转电机。
[000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两所述搅拌杆之间设置有分隔条。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孔和出料孔,所述螺旋杆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出料孔的下部与出料管形成出料孔。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隔条的两端与所述搅拌箱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条朝向所述搅拌杆的一面为向内凹的弧面。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搅拌支杆上设置有均设置有多个干扰环,所述干扰环套设在所述搅拌支杆上,所述搅拌支杆的末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出料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出料管的直径,方便出料管的进行出料,防止第二出料管堵塞,同时当第一出料管与所述第二出料管接口处堵塞时,方便通过第二出料管进行清理。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干扰环的内径大于轴径30mm~60mm。
[001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臂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筒式抱箍。
[001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个所述搅拌支杆上至少设置为两个干扰环。
[001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筒式抱箍采用橡胶薄板制作。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将物料由上部进料口进入,为防止进料口有物料残留,通过储水箱相对设置的弧面将残留的物料滑入搅拌箱内,进料口不是正对搅拌杆,防止物料直接与搅拌杆接触出现抱轴现象,同时在搅拌杆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管,通过喷淋管上等距离设置有多个喷淋头,通过对喷淋管的加压,使得高压的水柱正对搅拌主轴形成冲击,冲洗效果好,防止抱轴产生,所述导料板活动安装在所述进料口处,且所述导料板与所述搅拌杆正好接触,在搅拌杆转动时与所述导料板接触,能够促进物料的进入,同时搅拌杆和导料板的碰撞发生震动,所产生的碰撞震动能够将搅拌杆上的混凝土震落,同时震动也能够将附着在导料板上水泥震落,安装在搅拌支杆上的干扰环也在做缓慢的偏心运动破坏掉抱轴的混凝土层,正对所述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分隔条,当物料进入搅拌箱内时,防止搅拌物料直接落入第一出料管内,通过喷淋管和导料板、干扰环的共同作用,通过导料板使物料不直接接触搅拌杆,同时在喷淋管的作用下进行加水和冲洗,防止抱轴产生,再由干扰环的作用防止搅拌支杆凝结水泥,在干扰环的偏心移动的过程中,喷淋头喷淋在干扰环上,清理干扰环的同时也能使干扰环加速偏心移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 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 为本专利技术中图2中A

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 为本专利技术中图3中B

B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 为本专利技术干扰环结构示意图图6 为本专利技术螺旋杆固定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储水箱,2

侧挡板,3

搅拌箱,4

第二出料管,5

第一驱动电机,6

固定座,7

支腿,8

导料板,9

第一出料管,10

螺旋杆,11

固定机构,12

第二驱动电机,13

第一驱动齿轮,14

第二驱动齿轮,15

分隔条,16

干扰环,17

筒式抱箍,18

进料口,19

限位板,301

搅拌杆,302

喷淋头,303

喷淋管,3011

搅拌主轴,3012

搅拌支杆,3013

电磁阀,3014

连接弯管,101

进水管,16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混合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装置、搅拌箱和出料机构,所述储水装置安装设置在所述搅拌箱的上部,所述出料机构安装设置在所述搅拌箱的下部,所述搅拌箱的下部还设置有支撑所述搅拌箱的支腿,所述支腿固定设置在所述搅拌箱的四角处,所述搅拌箱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搅拌机构进行转动; 所述储水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箱上部的储水箱,两所述储水箱之间形成进料口,所述储水箱的下部靠近所述进料口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一端与所述储水箱活动连接,所述进料口正对所述搅拌箱的中部,两所述储水箱呈四分之一圆柱体形状,且弧面相对设置,在两储水箱之间设置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水箱的两侧,两所述储水箱的下部均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位于所述搅拌箱内,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等距离设置; 所述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双搅拌杆,两搅拌杆同方向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搅拌杆以进料口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箱内,所述搅拌杆的主轴上方正对所述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出水口正对搅拌杆的主轴;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所述第一出料管与所述搅拌箱连通,所述第二出料管与所述第一出料管出料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内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螺旋杆的另一端与出料端固定机构活动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固定座相反面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端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两侧设置有第二驱动齿轮,两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以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两第二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广王久艳李银龙王亚南刘克方李衬心孙东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水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