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接变径刚性护筒挤密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6550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拼接变径刚性护筒挤密桩,包括桩身与套设在桩身外的护筒,护筒包括同轴依次相连的底筒、中筒和顶筒,底筒靠近中筒的一端外壁环形方向均布底筒固定螺栓,中筒靠近底筒的一端外壁环形方向均布中筒第一固定螺栓,中筒靠近顶筒的一端外壁环形方向均布中筒第二固定螺栓,顶筒靠近中筒的一端外壁环形方向均布顶筒固定螺栓,底筒固定螺栓与中筒第一固定螺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相连,中筒第二固定螺栓与顶筒固定螺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相连,底筒、中筒、顶筒均为多个相互拼接的弧形板组成,可以达到防止挤密桩桩体扭曲断裂、提高桩体整体性、提高挤密效果、有效减小负摩阻力的目的。摩阻力的目的。摩阻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拼接变径刚性护筒挤密桩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拼接变径刚性护筒挤密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及大型市政构筑物越来越多,安全等级要求越来越高,对地基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桩基础由于其良好的整体性、较高的承载力、较强的抗倾覆能力以及可以有效控制地基沉降等优点已经成为主要的基础形式,传统的刚性桩基础虽然有较高的桩身承载力和刚度,但是由于成孔施工工艺限制,对桩周土体没有明显的挤密效果,对消除地基湿陷性作用不明显。
[0003]挤密桩复合地基能达到工程要求的挤密效果,而且易于就地取材,目前已经成为加固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及其他软弱性地基的做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工程实践表明在湿陷性黄土、杂填土、软弱土以及各类不良土质地区采用挤密桩复合地基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不均匀沉降,桩身承载力不足,桩体断裂等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1、挤密桩在成孔时容易产生缩颈或坍孔;2、挤密桩桩体填料夯击不均匀或不密实是导致桩体疏松和断裂的主要原因,挤密桩上的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拼接变径刚性护筒挤密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1)与套设在桩身(1)外的护筒(2),所述护筒(2)包括同轴依次相连的底筒(21)、中筒(22)和顶筒(23),所述底筒(21)轴线方向靠近中筒(22)的一端外壁环形方向均布底筒固定螺栓(3),所述中筒(22)轴线方向靠近底筒(21)的一端外壁环形方向均布对应底筒固定螺栓(3)的中筒第一固定螺栓(4),所述中筒(22)轴线方向靠近顶筒(23)的一端外壁环形方向均布对应底筒固定螺栓(3)的中筒第二固定螺栓(5),所述顶筒(23)轴线方向靠近中筒(22)的一端外壁环形方向均布对应底筒固定螺栓(3)的顶筒固定螺栓(6),所述底筒固定螺栓(3)与中筒第一固定螺栓(4)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7)相连,所述中筒第二固定螺栓(5)与顶筒固定螺栓(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8)相连,所述底筒(21)、中筒(22)、顶筒(23)结构相同;所述顶筒(23)包括多个顶筒弧形内板(231)和多个顶筒弧形外板(232),每个所述顶筒弧形内板(231)沿顶筒(23)轴线方向在弧面方向远离顶筒(23)轴线的一侧间隔设置顶筒拼接凸条(2311),每个所述顶筒弧形外板(232)沿顶筒(23)轴线方向在弧形方向面向顶筒(23)轴线的一侧间隔设置对应顶筒拼接凸条(2311)的顶筒拼接凹槽(2321),所述顶筒拼接凸条(2311)与顶筒拼接凹槽(2321)滑动连接,多个所述顶筒弧形内板(231)与多个所述顶筒弧形外板(232)拼接为圆筒;所述中筒(22)包括多个中筒弧形内板(221)和多个中筒弧形外板(222),每个所述中筒弧形内板(221)沿中筒(22)轴线方向在弧面方向远离中筒(22)轴线的一侧间隔设置中筒拼接凸条(2211),每个所述中筒弧形外板(222)沿中筒(22)轴线方向在弧形方向面向中筒(22)轴线的一侧间隔设置对应中筒拼接凸条(2211)的中筒拼接凹槽(2221),所述中筒拼接凸条(2211)与中筒拼接凹槽(2221)滑动连接,多个所述中筒弧形内板(221)与多个所述中筒弧形外板(222)拼接为圆筒;所述底筒(21)包括多个底筒弧形内板(211)和多个底筒弧形外板(212),每个所述底筒弧形内板(211)沿底筒(21)轴线方向在弧面方向远离底筒(21)轴线的一侧间隔设置底筒拼接凸条(2111),每个所述底筒弧形外板(212)沿底筒(21)轴线方向在弧形方向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裴美娟白瑞涛闹九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