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增氧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修复
,具体为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增氧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河道修复是指使用工程的、生态的或是综合的措施,使河流恢复因人类活动的干扰而丧失或退化的全部或部分自然功能,比如,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0003]河道经过长期使用后,河道的土壤氧气含量会降低,需要增氧机器人对河道进行增氧,而常见的河道增氧机器人只能够在河道的一个地区固定增氧,从而导致河道增氧的范围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增氧机器人,解决了河道增氧的范围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增氧机器人,包括两个相对称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内部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框架,框架的内底壁开设有多个呈矩阵式排列的通孔,框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矩阵式排列的钢管,每个钢管的外表面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增氧机器人,包括两个相对称的支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固定框(2)的内部放置有移动块(3),移动块(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框架(5),框架(5)的内底壁开设有多个呈矩阵式排列的通孔(6),框架(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矩阵式排列的钢管(7),每个钢管(7)的外表面均开设有两组相对称的供氧孔(8),每个供氧孔(8)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滤网(9),框架(5)的内部放置有氧气罐(10),氧气罐(10)的左端设为封闭状态,框架(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气管(11),每个第一气管(11)均与氧气罐(10)固定连通,框架(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对称的第二气管(12),每个第二气管(12)的另一端均与氧气罐(10)固定连通,移动块(3)的右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的两端分别与框架(5)的左右内侧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增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5)的前后内侧壁均开设有T形滑槽(14),两个T形滑槽(14)的内部均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悦和世业浙江零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