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44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平台,包括老人/亲属端功能模块、医生/护工端功能模块、管理员功能模块和决策支援模块;老人/亲属端功能模块包括第一登录与注册子模块、第一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健康养生子模块、医生护工信息子模块和基本服务子模块;医生/护工端功能模块包括第二登录与注册子模块、第二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和服务管理子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平台,在“互联网+医养结合”在传统养老模式的基础上,融合了互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老年人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智能化,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性有效性极高的移动养老服务。全性有效性极高的移动养老服务。全性有效性极高的移动养老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联网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多数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庞大的老年人口,加上老年人就医需求频繁,使老年人成为医疗服务和长期照护的主要群体。但是老年人就医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信息化智能系统的普及和繁琐的就医流程加重了老年人的就医负担;二、医护人员紧缺、专科护士尚不建全、护理服务范围有限等加重了老年人的就医问题;三、护理队伍与供需不匹配、服务项目需求不完善给老年人就医带来困难。
[0003]上述原因可以概括为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和医疗服务供给不匹配。老年人的长期照顾模型由传统家庭照护模型、社区居家照护模型和机构照护模型组成,其中传统家庭照护模型最受我国老年人群喜爱,但是我国长期照护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基本设施与医疗服务建设不完善。目前,医养分离的养老模式不仅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还降低了提供养老服务的效率,由此可见,传统的养老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的需要。
[0004]老年人就医难和养老模式不成熟,使得老年人医疗服务和养老模式的创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急需探求一种适应当下形势的养老模式以匹配老年人在物质层面并延伸到精神层面的养老需求。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分析数据并据此优化资源分配,通过医疗养老一体化的方法为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养老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老年人的医护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老年人与护理队伍与供需不匹配,老年人就医难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平台,包括老人/亲属端功能模块、医生/护工端功能模块和管理员功能模块;所述老人/亲属端功能模块包括第一登录与注册子模块、第一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健康养生子模块、医生护工信息子模块和基本服务子模块;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包括健康信息单元、缴费单元、聊天室单元以及个人详情管理单元,所述健康养生子模块具有饮食、运动以及药品的介绍和推荐功能,所述医生护工信息子模块包括医生信息查询单元以及护工信息查询单元,所述基本服务子模块包括咨询单元、预约服务单元以及导航单元;所述医生/护工端功能模块包括第二登录与注册子模块、第二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和服务管理子模块,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包括收益管理单元、时间管理单元、服务内容单元和个人详情管理单元,所述服务管理子模块包括接单管理单元、服务记录单元、快捷回复单元以及服务要求单元;
所述管理员功能模块包括权限管理子模块、角色管理子模块和参数管理子模块;所述决策支援模块包括数据管理子模块、业务应用子模块以及数据库;所述数据管理子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单元、信息维护管理单元、信息数据查询单元以及信息数据统计单元,所述业务应用子模块包括系统登录单元、老人家属单元、护工工作单元、医生工作单元、信息查询单元以及后台管理单元,所述数据库包括知识库、模式库以及资料库。
[0007]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平台,在“互联网+医养结合”在传统养老模式的基础上,融合了互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老年人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智能化,从而使其构成了一个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性有效性极高的移动养老服务。
[0008]通过线上填写老人/家属信息,使用手机线上查询医护人员的个人信息,选择医护到家或者陪诊陪护服务,平台接收到订单后向医护人员进行派单,并且老人家属能够线上与医护人员进行实时交流,同时能够向医生进行线上咨询,切实解决老年人因为就医环境与自身方便性引起的就医难的问题。
[0009]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决策支援模块;所述决策支援模块包括数据管理子模块、业务应用子模块以及数据库;所述数据管理子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单元、信息维护管理单元、信息数据查询单元以及信息数据统计单元,所述业务应用子模块包括系统登录单元、老人家属单元、护工工作单元、医生工作单元、信息查询单元以及后台管理单元,所述数据库包括知识库、模式库以及资料库。
[0010]进一步优化,所述平台以android开发技术为基础,以android studio为开发平台。
[0011]进一步优化,所述平台采用Android MVC架构模式,后台服务端程序采用SSM框架。
[0012]进一步优化,所述导航单元中调用百度地图API进行定位和导航。
[0013]进一步优化,所述决策支援模块的数据库采用MySQL存储系统主要数据,手机APP端采用SQLite存储;老人/亲属通过第一登录与注册子模块填写个人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每个老人/亲属对应一个唯一的编号;老人/亲属通过第一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查阅和编辑自己的基本信息;医生/护工通过第二登录与注册子模块填写个人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每个医生/护工对应一个唯一的编号;医生/护工通过第二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查阅和编辑自己的基本信息。
[0014]进一步优化,所述平台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在卷积神经网络中,通过预先设定的卷积核进行卷积操作,得到下一层特征;所述平台根据老人/亲属的基本信息、咨询记录和健康信息进行深度学习,为老人/亲属推荐更复合每个人情况的饮食、运动以及药品建议。
[0015]进一步优化,所述平台采用派单算法和推荐算法,所述派单算法用于结合服务对象的位置信息以及周边护工的位置信息,利用包括最短路径算法、全局最优算法等在内的派单算法,再根据老人/亲属个性化需求,为服务对象提供快捷、合理的派单服务;所述推荐
算法用于根据老人/亲属的显性行为:评分、评论、投票等,以及老人的隐形行为:点击、购买、关注等对老人/亲属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用户偏好,并根据其偏好提供对应的推荐服务。
[0016]进一步优化,所述老人通过自身穿戴设备采集相应的健康状况数据,并将采集数据及时传送给平台。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线上填写老人/家属信息,使用手机线上查询医护人员的个人信息,选择医护到家或者陪诊陪护服务,平台接收到订单后向医护人员进行派单,并且老人家属能够线上与医护人员进行实时交流,同时能够向医生进行线上咨询,切实解决老年人因为就医环境与自身方便性引起的就医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平台的框图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服务模式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本专利技术决策支援模块的总体框架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老人/亲属端功能模块、医生/护工端功能模块和管理员功能模块;所述老人/亲属端功能模块包括第一登录与注册子模块、第一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健康养生子模块、医生护工信息子模块和基本服务子模块;所述第一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包括健康信息单元、缴费单元、聊天室单元以及个人详情管理单元,所述健康养生子模块具有饮食、运动以及药品的介绍和推荐功能,所述医生护工信息子模块包括医生信息查询单元以及护工信息查询单元,所述基本服务子模块包括咨询单元、预约服务单元以及导航单元;所述医生/护工端功能模块包括第二登录与注册子模块、第二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和服务管理子模块,所述第二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包括收益管理单元、时间管理单元、服务内容单元和个人详情管理单元,所述服务管理子模块包括接单管理单元、服务记录单元、快捷回复单元以及服务要求单元;所述管理员功能模块包括权限管理子模块、角色管理子模块和参数管理子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决策支援模块;所述决策支援模块包括数据管理子模块、业务应用子模块以及数据库;所述数据管理子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单元、信息维护管理单元、信息数据查询单元以及信息数据统计单元,所述业务应用子模块包括系统登录单元、老人家属单元、护工工作单元、医生工作单元、信息查询单元以及后台管理单元,所述数据库包括知识库、模式库以及资料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以android开发技术为基础,以android studio为开发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养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采用Android MVC架构模式,后台服务端程序采用SSM框架。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昭宇何江朋何正奇杨川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