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雾化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641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雾化降尘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引流管、混合箱,雾化器和吸液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有吸附口,所述吸附口贴合于潜孔锤,用于对潜孔锤处产生的灰尘进行处理,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混合箱的中部固定相连;混合箱的顶部设有雾化器,下部设有物料出口;吸液管的一端通过驱动电机与混合箱固定相连;混合箱的上端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的外侧与混合箱的内部壳体固定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引流管对孔口进行包裹,且引流管设置为双管道结构,首先灰尘、岩屑等进行初处理后转移至至混合箱进行二次处理处理,从而减少灰尘外泄,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潜孔锤钻进工艺施工中存在的空气污染,排除安全隐患。排除安全隐患。排除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雾化降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雾化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采用大直径潜孔锤跟管钻进工艺在施工时,施工现场布置有潜孔锤钻机、油雾器、储气罐和空压机组;高风压由空压机组输送至储气罐,随后经过油雾器,最后输送至潜孔锤集气室并从潜孔锤头喷出。该过程中,高风压驱动潜孔锤用于破岩并将岩渣携带出孔,油雾起到润滑潜孔锤冲击器,从而提升锤头工作效率的作用。
[0003]但是以空气压缩机提供的高风压作为动力时,高风压进入潜孔锤冲击器驱动潜孔锤钻头高速往复冲击作业,被潜孔锤破碎的渣土、岩屑随潜孔锤钻杆与孔壁之间的空隙,由高风压携带排岀并散落至地面,在孔口喷出大量的石渣、岩屑,并夹杂着的较大的粉尘,造成现场文明施工条件差。气动潜孔锤引孔施工中,由高风压携带废渣排岀并散落至地面,会在孔口外部喷出大量的石渣、岩屑,并夹杂着的较大的粉尘,由于喷射出后范围较大,在外部采取人工降尘的方法不能使粉尘颗粒与水充分结合,不能达到预期降尘效果,且石渣、岩屑喷出后往往具有较大动能,人工喷水不能有效阻挡且具有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雾化降尘装置,通过设置引流管对孔口进行包裹,引流管设置为双管道结构,首先灰尘、岩屑等进行初处理后转移至至混合箱进行二次处理处理,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潜孔锤钻进工艺施工中存在的空气污染,排除安全隐患。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雾化降尘装置,与潜孔锤配套使用,包括依次相连的引流管、混合箱,雾化器和吸液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有吸附口,所述吸附口贴合于潜孔锤,用于对潜孔锤处产生的灰尘进行处理,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混合箱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设有雾化器,下部设有物料出口;所述吸液管的一端通过驱动电机与混合箱固定相连;所述混合箱的上端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的外侧与混合箱的内部壳体固定相连。
[0006]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有多个外接口,外接口上套设有不同大小的隔离罩;所述引流管的尺径沿着混合箱向外逐渐降低。
[0007]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管内至少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互独立,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与外接口相连通;且第一流道口的出口处还设有对灰尘进行处理的雾化喷头。
[0008]作为优选,所述吸附装置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在所述混合箱的上端位置,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壳以及设置在吸附壳内部的扇叶,微型电机、螺旋毛刷,所述吸附壳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柱结构,且开口一端朝向所述雾化器;所述扇叶设置在朝向雾化器的一侧,所述电机通过固定支架与所述吸附壳固定相连,所述微型电机的运动轴与所述扇叶相连接,
所述运动轴上还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运动轴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毛刷固定相连,所述旋转毛刷与所述吸附壳的内侧相接触。
[0009]作为优选,所述混合箱包括相互连接的处理部和沉淀部,所述沉淀部位于处理部的下端,沉淀部与处理部的连接位置连接有所述引流管;所述沉淀部为倒锥形结构,沉淀部的底端设置有物料出口。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处理部的内设置有吸附装置,雾化装置安装在所述处理部的顶端位置,雾化装置与吸附装置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0011]作为优选,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管和雾化电机,所述雾化电机设置在混合箱的外部,与位于混合箱内部的雾化管箱连通,所述雾化管朝向隔板的设有多个雾化孔,所述雾化电机通过导管与吸液管相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吸液管包括搅拌电机和移液管,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移液管与驱动电机连接的一侧,搅拌电机的搅拌轴位于所述移液管内。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雾化降尘装置,首先将引流管设置为双管道结构,一个管道进行喷水,另一个管道进行吸附;水将灰尘、岩屑等润湿后形成浆水混合物,与未被润湿的灰尘等从另一个管道内被收集,且设置有多个外接口,可同时对多个位置进行收集;当转移至混合箱内时,而由于混合箱的上端设置有雾化装置,雾化装置会产生水雾,从而将所有的灰尘都能进行润湿,并且能进一步稀释浆水混合物,然后通过吸附装置的作用,使得浆水混合物不断混合在一起,最终从物料出口被排出,从而达到快速降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合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吸附装置结构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吸附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0]1.引流管2.混合箱4.驱动电机6.吸附装置11.外接口21.处理部
[0021]22.沉淀部23.物料出口24.驱动风机31.雾化电机32.雾化管33.隔板
[0022]51.移液管52.搅拌电机61.吸附壳62.固定支架63.扇叶64.旋转毛刷
[0023]65.运动轴66.微型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在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专利技术,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已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专利技术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0027]硬梁包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冷碛镇境内的大渡河干流上,为四川省大渡河干流最新规划28级方案的第14级电站,上游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雾化降尘装置,与潜孔锤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引流管、混合箱,雾化器和吸液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有吸附口,所述吸附口贴合于潜孔锤,用于对潜孔锤处产生的灰尘进行处理,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混合箱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设有雾化器,下部设有物料出口;所述吸液管的一端通过驱动电机与混合箱固定相连;所述混合箱的上端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的外侧与混合箱的内部壳体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雾化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有多个外接口,外接口上套设有不同大小的隔离罩;所述引流管的尺径沿着混合箱向外逐渐降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雾化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内至少设置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互独立,且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与外接口相连通,且第一流道口的出口处还设有对灰尘进行处理的雾化喷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雾化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在所述混合箱的上端位置,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壳以及设置在吸附壳内部的扇叶,微型电机、螺旋毛刷,所述吸附壳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柱结构,且开口一端朝向所述雾化器;所述扇叶设置在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闫生存何英建李萌赵路朋温哲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能泸定水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