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起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628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起苗装置,属于园林绿化设备技术领域,该智能起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垂直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固定安装有L形立杆,两侧所述L形立杆之间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运动板,所述运动板远离支撑柱一面的两端安装有支撑板,两端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主横梁,所述主横梁靠近运动板的一侧固定焊接有起重组件,通过第五气缸的活动端拉动一对副固定座开合,从而抱住株体,防止株体在起苗时产生晃动,第一气缸的活动推动起苗铲下滑,起苗铲在连接轴的作用下顺着弧形轨迹槽移动,相邻的起苗铲在下滑的过程中逐渐靠近,从而挖出株体根部,此时株体位于主固定座和副固定座内,便于转移。便于转移。便于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起苗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园林绿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起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园林绿化的整体建设中,树木的移栽技术与养护是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决定园林绿化整体效果的关键性环节,一个园林绿化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园林内树木的移栽技术与养护。正确合理的园林绿化树木栽种技术与合理的养护措施是保证园林绿化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性因素。
[0003]目前国内大部分苗圃生产都是散户经营,圃地种植不规范、间作套种种植密度大,成品苗以拔大苗为主,大型挖树机设备价格高、工作条件要求高、一般苗农难以承受,人工采用铁锹挖掘苗木,不好控制铁锹距离苗木根系间的距离,在起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苗木根系的损伤,从而造成苗木的后期存活率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起苗以及转运的问题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起苗装置,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起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垂直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固定安装有L形立杆,两侧所述L形立杆之间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运动板,所述运动板远离支撑柱一面的两端安装有支撑板,两端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主横梁,所述主横梁靠近运动板的一侧固定焊接有起重组件;
[0007]其中,所述起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横梁上的一对轨迹板,一对所述轨迹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衔接板,所述第一衔接板上安装有第一气缸,一对所述轨迹板上相对开设有弧形轨迹槽,一对所述轨迹板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在一对弧形轨迹槽之间,所述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起苗铲,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起苗铲固定安装在一起。
[0008]通过第五气缸的活动端拉动一对副固定座开合,从而抱住株体,防止株体在起苗时产生晃动,第一气缸的活动推动起苗铲下滑,起苗铲在连接轴的作用下顺着弧形轨迹槽移动,相邻的起苗铲在下滑的过程中逐渐靠近,从而挖出株体根部,此时株体位于主固定座和副固定座内,便于转移。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主横梁的两端铰接转动连接有副横梁,所述副横梁的外壁同样固定安装有起重组件;
[0010]其中,所述主横梁的两端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端与副横梁转动连接在一起。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安装在L形立杆之间的连接杆,所
述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衔接板,所述第二衔接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出第二衔接板与运动板安装在一起;
[0012]其中,一对所述L形立杆上均安装有滑轨,所述运动板上安装有一对滑块,一对所述滑块配合滑动在一对滑轨内。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端部安装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出延伸杆并共同安装有主固定座,所述主固定座的两端铰接转动连接有副固定座,所述主固定座的两端安装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动端与副固定座转动连接在一起。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主固定座与两端副固定座的内壁上安装有橡胶垫。
[001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底板包括弧形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安装有配重块。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的活动端与L形立杆转动连接在一起。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通过第五气缸的活动端拉动一对副固定座开合,从而抱住株体,防止株体在起苗时产生晃动,第一气缸的活动推动起苗铲下滑,起苗铲在连接轴的作用下顺着弧形轨迹槽移动,相邻的起苗铲在下滑的过程中逐渐靠近,从而挖出株体根部,此时株体位于主固定座和副固定座内,便于转移。
[0019]2、本技术通过第六气缸拉动一对L形立杆转动,从而改变起重组件的深入地面的角度,方便该装置根据株体的长势进行起苗,减小对株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中:1、底板;101、弧形部;102、水平部;2、支撑柱;3、L形立杆;4、运动板;5、支撑板;6、主横梁;7、轨迹板;701、弧形轨迹槽;8、第一衔接板;9、连接轴;10、第一气缸;11、起苗铲;12、副横梁;13、第二气缸;14、连接杆;15、第二衔接板;16、第三气缸;17、滑轨;18、滑块;19、延伸杆;20、第四气缸;21、主固定座;22、副固定座;23、第五气缸;24、橡胶垫;25、配重块;26、第六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起苗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垂直安装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L形立杆3,两侧L形立杆3之间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运动板4,运动板4远离支撑柱2一面的两端安装有支撑板5,两端支撑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主横梁6,主横梁6靠近运动板4的一侧固定焊接有起重组件,起重组件通过滑动的方式可调节高低,增强实用性。
[0029]其中,主横梁6的两端铰接转动连接有副横梁12,副横梁12的外壁同样固定安装有起重组件,其中,主横梁6的两端安装有第二气缸13,第二气缸13的活动端与副横梁12转动连接在一起,主横梁6与两端的副横梁12组成圈状结构,主横梁6通过两侧的第二气缸13控制两端的副横梁12的开合,当第二气缸13活动轴收缩时,拉动两端的副横梁12之间打开,用于将株体抱在圈内,便于起苗。
[0030]其中,起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横梁6上的一对轨迹板7,一对轨迹板7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衔接板8,第一衔接板8上安装有第一气缸10,一对轨迹板7上相对开设有弧形轨迹槽701,一对轨迹板7之间设置有连接轴9,连接轴9转动连接在一对弧形轨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起苗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垂直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L形立杆(3),两侧所述L形立杆(3)之间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运动板(4),所述运动板(4)远离支撑柱(2)一面的两端安装有支撑板(5),两端所述支撑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主横梁(6),所述主横梁(6)靠近运动板(4)的一侧固定焊接有起重组件;其中,所述起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横梁(6)上的一对轨迹板(7),一对所述轨迹板(7)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衔接板(8),所述第一衔接板(8)上安装有第一气缸(10),一对所述轨迹板(7)上相对开设有弧形轨迹槽(701),一对所述轨迹板(7)之间设置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转动连接在一对弧形轨迹槽(701)之间,所述连接轴(9)上固定安装有起苗铲(11),所述第一气缸(10)的输出端与起苗铲(11)固定安装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起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6)的两端铰接转动连接有副横梁(12),所述副横梁(12)的外壁同样固定安装有起重组件;其中,所述主横梁(6)的两端安装有第二气缸(13),所述第二气缸(13)的活动端与副横梁(12)转动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起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安装在L形立杆(3)之间的连接杆(14),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恒祝李杰峰肖庆来曹雯蔡伟飞叶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茂源林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