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21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其主体主要采用钢板、圆钢筒、弹簧、耳板、拉杆、连接头等构件,通过预埋连接件,设置连接装置,为装置中设置的弹簧添加弹性势能,从而使整个构造在各个方向上都能拥有耗能抗震的能力,实现了能让装配式建筑柱、梁、板等构造实现全机械化施工,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时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在地震等具备外力的影响因素来临时,可以在柱梁连接处、梁板连接处、为各个方向上传来的力进行耗能,从而达到较高的抗震性能,同时在有构件发生损坏时,还可进行更换,或是建筑拆除,构件还可再次循环利用。构件还可再次循环利用。构件还可再次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在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运用越来越广泛,它是用预制好的构件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施工速度快,生产成本比较低,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浪费,更加环保,构件机械化程度高,设计灵活,但其连接构造均属于刚性连接,采用“强节点,弱构件”的硬抗方式抗震,其抗震耗能能力差,震后损坏严重并无法更换、修复困难;并且以目前的装配式建筑而言,还无法实现所有构件均机械化安装,其连接部位还需要采用后浇的形式进行连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装配式的优势,减慢了施工速度。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包括梁柱连接构造:梁构件端部设置钢制连接头,梁构件内部受力钢筋与钢制连接头焊接,钢制连接头四个角分别与连接钢板焊接,连接钢板分别与圆形钢筒焊接,钢筒外套钢制连接件一,钢制连接件一内侧放置钢板一,钢板一两边与卡板一焊接,钢板一上焊接内钢圆筒,内钢圆筒外套弹簧一,弹簧一内穿外钢圆筒,外钢圆筒与外钢板焊接,外钢板通过螺栓固定于钢制连接件一上,钢制连接件一的一端与钢板三焊接,钢板三与圆形钢筒之间放置弹簧二,在柱构件上设置钢制连接件二,钢制连接件二上焊接钢制耳板,钢制耳板通过钢制卡销与拉杆连接,拉杆内穿钢板三、弹簧二、圆形钢筒、弹簧三、钢板二,拉杆通过螺帽固定与钢板二外侧。
[0005]进一步地,所述内钢圆筒、弹簧和外钢圆筒与钢板和外钢板垂直。
[0006]进一步地,所述钢筒直径大于弹簧一和弹簧二直径。
[00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包括梁板连接构造:梁构件内预埋螺栓,预埋螺栓内穿下钢板、钢板五、预埋钢筒和预埋固定件,下钢板两边焊接卡板二,中间焊接钢板四,卡板二与钢板四内侧设置钢板五,钢板五两边焊接卡板三,钢板五上焊接弹簧四,钢板四上部焊接钢板七,钢板七连接合页的一边,所述合页另一边连接钢板六,钢板六上固定连接弹簧五一端,所述弹簧五另一端与钢板四固定连接,预制板通过螺帽固定于螺杆上。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钢板、圆钢筒、弹簧、耳板、拉杆、连接头等构件,通过预埋连接件,设置连接装置,为装置中设置的弹簧添加弹性势能,从而使整个构造在各个方向上都能拥有耗能抗震的能力,实现了能让装配式建筑柱、梁、板等构造实现全机械化施工,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时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在地震等具备外力的影响因素来临时,可以在
柱梁连接处、梁板连接处、为各个方向上传来的力进行耗能,从而达到较高的抗震性能,同时在有构件发生损坏时,还可进行更换,或是建筑拆除,构件还可再次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的梁柱连接构造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1

1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的梁板连接构造示意图。
[0013]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的边梁处梁板连接示意图。
[0014]图中:1.钢制连接头、2.梁构件、3.受力钢筋、4.连接钢板、5.钢筒、6.钢制连接件一、7.钢板一、8.内钢圆筒、9.弹簧一、10.外钢圆筒、11.外钢板、12.卡板一、13.螺栓、14.柱构件、15.钢制连接件二、16.钢制耳板、17.钢制卡销、18.钢板二、19.螺帽、20.拉杆、21.预埋钢筒、22.钢板三、23.弹簧二、24.弹簧三、25.预埋螺栓、26.下钢板、27.卡板二、28.钢板四、29.弹簧四、30.钢板五、31.卡板三、32.预埋固定件、33.钢板六、34.合页、35.钢板七、36.弹簧五、37.螺帽、38.预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

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包括梁柱连接构造:梁构件2端部设置钢制连接头1,梁构件2内部受力钢筋3与钢制连接头1焊接,钢制连接头1四个角分别与连接钢板4焊接,连接钢板4分别与圆形钢筒5焊接,钢筒5外套钢制连接件一6,钢制连接件一6内侧放置钢板一7,钢板一7两边与卡板一12焊接,钢板一7上焊接内钢圆筒8,内钢圆筒8外套弹簧一9,弹簧一9内穿外钢圆筒10,外钢圆筒10与外钢板11焊接,外钢板11通过螺栓13固定于钢制连接件一6上,钢制连接件一6的一端与钢板三22焊接,钢板三22与圆形钢筒5之间放置弹簧二23,在柱构件14上设置钢制连接件二15,钢制连接件二15上焊接钢制耳板16,钢制耳板16通过钢制卡销17与拉杆20连接,拉杆20内穿钢板三22、弹簧二23、圆形钢筒5、弹簧三24、钢板二18,拉杆20通过螺帽19固定与钢板二18外侧。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钢圆筒8、弹簧一9和外钢圆筒10与钢板一7和外钢板11垂直。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筒5直径大于弹簧二23和弹簧三24直径。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钢圆筒8、弹簧9、外钢圆筒10沿梁方向设置,其具体数量视受力大小确定,但每一面至少不少于4个。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制连接头1在梁构件2制作时预埋,并与受力钢筋3焊接牢固。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制连接件二15在柱构件14制作时预埋。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制连接件二15在几个方向上有梁构件2连接便在那个方向设置梁构件2连接的相应构造。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钢筒5直径大于弹簧二23和弹簧三24直径,钢筒5能够使弹簧二23、弹簧三24压缩。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拉杆20与钢制卡销17的连接处有防止钢板22向钢制卡销17位移的可靠措施,如:加大直径设置垫片。
[00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包括梁板连接构造:梁构件2内预埋螺栓25,预埋螺栓25内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抗震耗能连接构造,包括梁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梁构件(2)端部设置钢制连接头(1),梁构件(2)内部受力钢筋(3)与钢制连接头(1)焊接,钢制连接头(1)四个角分别与连接钢板(4)焊接,连接钢板(4)分别与圆形钢筒(5)焊接,钢筒(5)外套钢制连接件一(6),钢制连接件一(6)内侧放置钢板一(7),钢板一(7)两边与卡板一(12)焊接,钢板一(7)上焊接内钢圆筒(8),内钢圆筒(8)外套弹簧一(9),弹簧一(9)内穿外钢圆筒(10),外钢圆筒(10)与外钢板(11)焊接,外钢板(11)通过螺栓(13)固定于钢制连接件一(6)上,钢制连接件一(6)的一端与钢板三(22)焊接,钢板三(22)与圆形钢筒(5)之间放置弹簧二(23),在柱构件(14)上设置钢制连接件二(15),钢制连接件二(15)上焊接钢制耳板(16),钢制耳板(16)通过钢制卡销(17)与拉杆(20)连接,拉杆(20)内穿钢板三(22)、弹簧二(23)、圆形钢筒(5)、弹簧三(24)、钢板二(18),拉杆(20)通过螺帽(19)固定与钢板二(18)外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红日周山脉邱海清黄霸李建宏许庆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设高新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