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模块化网络配线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612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模块化网络配线管理系统,包括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机柜、交换机、金属配线箱、信息采集服务器,安装于金属配线箱内部的主控模块、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至少一组接插单元、接插判断电路模块,基于物联网技术识别布线端口的连接情况,线缆链路上下游关系,记录并识别各线缆接入的位置和设备信息,以及网络端口数的使用情况,方便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线路资源的配置和维护。络管理人员对网络线路资源的配置和维护。络管理人员对网络线路资源的配置和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模块化网络配线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布线领域,具体涉及楼宇及数据中心机房内网络综合布线的配线管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伴随网络应用的高速发展,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益庞大,网络线路数量及各类线缆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对综合布线的管理难度也随之提升。配线架作为网络综合布线中的重要组件,主要用于终端用户线或中继线,并能对它们进行调配连接的设备,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传统配线架在综合布线中起到中间节点的作用。设备更换、线路更换以及系统更换的情况中,通过改变跳线的连接,利用贴在跳线两端的纸质标签和查找文档来查找线路前后端的连接情况。随着布线系统的日益复杂,信息点数量越来越多,各个系统没有有效的线路管理,致使网络设备宕机、线路故障无法及时找到故障点;纸质标签日久脱落,日志文档没有及时更新,实际线路与文档记录不一致,线路无法溯源等等各种问题出现。
[0003]传统布线配线架的标签化管理已经很难对其进行高效的管理,随之出现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电子配线架,电子配线架取代了纸质标签和文档表格的管理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模块化网络配线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识别布线端口的连接情况,线缆链路上下游关系,记录并识别各线缆接入的位置和设备信息,以及网络端口数的使用情况,方便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线路资源的配置和维护。
[0005]为实现以上功能,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模块化网络配线管理系统,包括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机柜、交换机、金属配线箱、信息采集服务器,还包括安装于金属配线箱内部的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包括物联网网关接口、至少一个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每个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对应至少一组接插单元,每组接插单元对应一个接插判断电路模块,各组接插单元分别均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接插模块,各接插模块分别具有唯一预设编号,各接插模块由无缘材料构成,各接插模块上一面为插接口,用于插接线缆,各接插模块上另一面分别与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的相对两面固定对接,各接插模块分别与该组接插单元所对应的接插判断电路模块相连接,各接插判断电路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接;
[0006]分别针对各组接插单元,各接插模块的插接口为8针排针接口,插接口的一侧为弹性触点位,线缆插接到插接口后,弹性触点位的触点受到压力,将开关电路闭合,开关电路分别连接LED指示灯和一个I/O接口,开关电路闭合触发LED指示灯,并通过I/O接口向接插判断电路模块输出高电平信号,并通过物联网网关接口发送到信息采集服务器,同时存入数据库对应字段;
[0007]接插判断电路模块包括逻辑与运算单元,当接插判断电路模块中的逻辑与运算单元同时接收到与其连接的一组接插单元中的两个接插模块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则向主控模
块输出高电平信号,表示该组接插单元所对应的线缆链路接通,否则输出低电平信号,表示该组接插单元所对应的某一端或两端线缆链路断开,并根据数据库获得的状态值判断未接插的接插单元及接插模块,并输出返回值到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
[0008]主控模块基于预设的物联网通信协议,通过物联网网关接口与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通信,主控模块以预设周期向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输出各组接插单元所对应的线缆链路通断状态信号,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通过图形化方式显示各组接插单元所对应的线缆链路通断状态;
[0009]针对各组接插单元的各个接插模块,各个接插模块分别通过线缆与交换机相连接,交换机基于SNMP协议与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通信,以获取交换机端口状态,并写入对应预设数据表相应字段,用于综合判断线缆链路状态和故障点及故障位置;
[0010]信息采集服务器以预设周期采集各接插模块的连接状态信号,并将各接插模块的连接状态信号实时写入数据库。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上的接插单元的数量至少为24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缆是一端为8针排针,另一端为RJ45的跳线,其中8针排针一端用于连接接插模块的插接口,RJ45的一端用于连接设备。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基于各接插模块的唯一预设编号,针对各接插模块所对应的线缆链路、交换机在机柜中的层数及端口号进行预配置,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基于各接插模块所对应的线缆链路、交换机在机柜中的层数及端口号的预配置,以及以预设周期所获取的各组接插单元所对应的线缆链路通断状态信号,生成可视化网络拓补结构。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主控模块安装于金属配线箱内,金属配线箱采用卡扣式安装于机柜顶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各主控模块内包含预设的设备地址,用于定位其所属的机柜的位置。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各机柜分别对应一个包含其位置信息、授权信息的二维码,移动客户端通过预设软件界面扫码授权登录后通过物联网打开该机柜,同时扫码授权后在软件界面查看该机柜内所有接插模块所连接的线缆对应的上下游设备信息,用于线缆的调配,并现场通过该软件界面在线编辑调配信息。
[0017]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
[0018]1、提供一种可行的基于物联网的模块化配线方法,可根据需要扩展,能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线缆使用量,缩短信号传输距离,降低布线的综合成本。
[0019]2、通过在金属配线箱内的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接插线缆,避免了大量线缆进入机柜内部进行整理和打线,直接利用跳线从接插电路板跳接至网络设备相应端口,方便施工和维护。
[0020]3、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综合布线配线系统的物理链路连接状态智能监测管理,及线缆所连接的物理资产管理等功能,提高综合布线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的单面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的双面示意图;
[0023]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配线箱安装示意图;
[0024]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网络配线管理系统图;
[0025]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插模块所连接的线缆对应的上下游设备信息界面;
[0026]图中:1、线缆;2、接插模块的插接口;3、接插模块;4、I/O接口;5、LED指示灯;6、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7、桥架;8、金属配线箱;9、机柜;10、交换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参照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模块化网络配线管理系统,包括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机柜、交换机、金属配线箱、信息采集服务器,还包括安装于金属配线箱内部的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包括物联网网关接口、至少一个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模块化网络配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机柜、交换机、金属配线箱、信息采集服务器,还包括安装于金属配线箱内部的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包括物联网网关接口、至少一个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每个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对应至少一组接插单元,每组接插单元对应一个接插判断电路模块,各组接插单元分别均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接插模块,各接插模块分别具有唯一预设编号,各接插模块由无缘材料构成,各接插模块上一面为插接口,用于插接线缆,各接插模块上另一面分别与双面线缆插接电路板的相对两面固定对接,各接插模块分别与该组接插单元所对应的接插判断电路模块相连接,各接插判断电路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接;分别针对各组接插单元,各接插模块的插接口为8针排针接口,插接口的一侧为弹性触点位,线缆插接到插接口后,弹性触点位的触点受到压力,将开关电路闭合,开关电路分别连接LED指示灯和一个I/O接口,开关电路闭合触发LED指示灯,并通过I/O接口向接插判断电路模块输出高电平信号,并通过物联网网关接口发送到信息采集服务器,同时存入数据库对应字段;接插判断电路模块包括逻辑与运算单元,当接插判断电路模块中的逻辑与运算单元同时接收到与其连接的一组接插单元中的两个接插模块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则向主控模块输出高电平信号,表示该组接插单元所对应的线缆链路接通,否则输出低电平信号,表示该组接插单元所对应的某一端或两端线缆链路断开,并根据数据库获得的状态值判断未接插的接插单元及接插模块,并输出返回值到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主控模块基于预设的物联网通信协议,通过物联网网关接口与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通信,主控模块以预设周期向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输出各组接插单元所对应的线缆链路通断状态信号,配线系统管理软件端通过图形化方式显示各组接插单元所对应的线缆链路通断状态;针对各组接插单元的各个接插模块,各个接插模块分别通过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加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