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08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热交换新风机,包括:全热换热器,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换热芯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外壳上设置有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和新风口,新风口、换热芯体和送风口连通形成进风道,排风口、换热芯体和回风口连通形成出风道;热泵冷媒系统,其包括压缩机、排风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进风换热器,排风换热器布置在排风口的进风侧,进风换热器布置在送风口的进风侧;其中,外壳中设置有第一风门,第一风门用于在外壳内部选择性地连通回风口和送风口。通过增加第一风门来选择性地控制送风口与回风口连通,能够提高温度调节的效率并降低能耗,以提高用户体验性。以提高用户体验性。以提高用户体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新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热交换新风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由于室内家具及装修,造成室内长时间的空气污染,使用人们对室内换新风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而全热交换器能够实现室内外空气热交换,以满足用户对换新风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器中配置有可以相互热交换的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分别配置有风机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在风机的作用下,排风通道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而进风通道将引入室外的新空气,新空气与排出的室内空气换热,以减少新风对室内温度造成的波动影响。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热交换器配合热泵冷媒系统,实现具有调温和除湿功能的新风空调被逐渐推广使用。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8917020 A公开了一种全热交换便携式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在全热交换器上设置进风换热器和排风换热器。
[000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在启动阶段,室内空气经过排风通道排出,而外界空气经过进风通道输入,这便会使得室内侧的热量或冷量散失,进而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将室内的温度调整到设定温度,导致用户使用体验性较差且设备的能耗较高。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降低运行能耗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的技术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热交换新风机,通过增加第一风门来选择性地控制送风口与回风口连通,能够提高温度调节的效率并降低能耗,以提高用户体验性。
[000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新风机,包括:
[0007]全热换热器,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换热芯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和新风口,所述新风口、所述换热芯体和所述送风口连通形成进风道,所述排风口、所述换热芯体和所述回风口连通形成出风道,所述第一风机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送风口输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排风口输出;
[0008]热泵冷媒系统,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压缩机、排风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进风换热器,所述排风换热器布置在所述排风口的进风侧,所述进风换热器布置在所述送风口的进风侧;
[0009]其中,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用于在所述外壳内部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回风口和所述送风口。
[0010]通过设置第一风门,利用第一风门能够根据需要控制室内侧的回风口和送风口连通或截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设备初始启动阶段,为了通过热泵冷媒系统尽快的调节室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则打开第一风门,以使得室内空气从回风口吸入后经由进风换热器热交换直接从送风口输出,以减少新风口引入的新风量,进而可以缩短启动阶段温度调节
的时间,通过增加第一风门来选择性地控制送风口与回风口连通,能够提高温度调节的效率并降低能耗,以提高用户体验性。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用于在所述外壳内部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排风口和所述新风口。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相互隔离开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设置在所述回风口和所述换热芯体之间,所述第一风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上,所述第二风道设置在所述新风口和所述换热芯体之间,所述第二风门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上。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的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风门包括第一挡风板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挡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上并用于开关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风板转动;
[0014]所述第二风道的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风门包括第二挡风板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二挡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上并用于开关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风板转动。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风板还用于在完全打开所述第一安装口时截断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换热芯体之间的气体流路,所述第二挡风板还用于在完全打开所述第二安装口时截断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换热芯体之间的气体流路。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芯体的一端部贴靠在所述外壳的一侧壁,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隔断,所述隔断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体的另一端部和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壁之间,所述换热芯体和所述隔断将所述外壳的内部间隔为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
[0017]其中,所述第一风机、所述进风换热器和所述第一风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中,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所述排风换热器和所述第二风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中。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进风换热器的一侧,所述换热芯体和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进风换热器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排风换热器的一侧,所述换热芯体和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排风换热器的另一侧。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中设置有第一滤芯,沿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气流方向,所述第一滤芯布置在所述第一风门的前侧;
[0020]所述第二风道中设置有第二滤芯,沿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气流方向,所述第二滤芯布置在所述第二风门的前侧。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框架、侧板、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框架的侧部设置有所述侧板,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框架的顶部,所述下盖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002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一滤芯插在所述第一插口中;所述第二风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二滤芯插在所述第二插口中。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热交换新风机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0024]图2是热交换新风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5]图3是热交换新风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6]图4是热交换新风机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热交换新风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之一;
[0028]图6是热交换新风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之二;
[0029]图7是热交换新风机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0]图8是热交换新风机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1]图9是热交换新风机另一实施例的第一风道的剖视图之一;
[0032]图10是热交换新风机另一实施例的第一风道的剖视图之二;
[0033]图11是热交换新风机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0034]图12是图1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5]图13是图1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全热换热器1;
[0038]外壳11、换热芯体12、第一风机13、第二风机14、第一接水盘15、第二接水盘16、隔断17;
[0039]送风口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全热换热器,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换热芯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和新风口,所述新风口、所述换热芯体和所述送风口连通形成进风道,所述排风口、所述换热芯体和所述回风口连通形成出风道,所述第一风机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送风口输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排风口输出;热泵冷媒系统,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压缩机、排风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进风换热器,所述排风换热器布置在所述排风口的进风侧,所述进风换热器布置在所述送风口的进风侧;其中,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用于在所述外壳内部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回风口和所述送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第二风门,所述第二风门用于在所述外壳内部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排风口和所述新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中还设置有相互隔离开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设置在所述回风口和所述换热芯体之间,所述第一风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上,所述第二风道设置在所述新风口和所述换热芯体之间,所述第二风门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风门包括第一挡风板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挡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上并用于开关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风板转动;所述第二风道的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风门包括第二挡风板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二挡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上并用于开关所述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风板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德彤张君慧李川迟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