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604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方法包括养殖池塘选择、3月份池塘清整、3月底和4月下旬水草栽种、放苗前3天培育天然饵料、5月份苗种放养、养殖管理及起捕收获;养殖管理包括采用“四定”投喂法进行饲料投喂、水质调控措施、水草管理措施、增氧措施以及防病措施;根据蟹种大小和水温情况在池塘无水草区域阶梯式投放若干个供蟹种攀爬的培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提高养殖有效面积,避免蟹种养殖密度过高现象,减少缺氧和蟹种之间的残杀问题,每亩蟹种产量大大提升。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优质蟹种对商品蟹养殖至关重要。所谓蟹种培育,就是将蟹苗(也称大眼幼体、白仔等)经过近1年时间的饲养,育成100

200只/千克蟹种(俗称“扣蟹”)的过程。目前,蟹种培育主要采用池塘蟹种培育方式。近年来,随着蟹种培育技术提高,平均亩产扣蟹达300千克,亩利润超8000元,较成蟹养殖风险低、利润高。目前,蟹种养殖分部较为分散,传统上养殖户在成蟹塘旁配套小塘养殖蟹种,自用或供给周边养殖户,但产量远达不到成蟹养殖需求,因此大多养殖户要到其他地区购买蟹种。由于长时间运输会影响蟹种质量和成活率,养殖户往往不能对蟹种的严格把关和分选,不利于“雌雄分养”等新技术的应用。因此在成蟹养殖区配套足够的蟹种养殖区,提高蟹种产量自给自足,对本地河蟹养殖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3]由于河蟹自相残害特点,在养殖中遮蔽作用的庇护所是蟹种培育成功和高产的重要因素。水花生由于环境适应力很强、生长速度加快,常被用于蟹种养殖。水花生不仅能够改善养殖水质,为蟹苗生长提供植物性饵料,同时也是蟹苗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发现,随着放养密度进一步提高,养成扣蟹质量有下降趋势,包括伤残率高,第一次脱壳死亡率高,这都对蟹种养殖效益和后期成蟹养殖带来负面影响。密度的提高,限制了蟹种高产和收益的进一步增加。
[0004]河蟹营底栖生活,通过在池底爬行或短程游动获取食物。当养殖密度过高时,受到池塘底面积限制,此时蟹种池塘往往出现河蟹聚堆现象,这种高密度状态容易导致生理胁迫、缺氧和残杀行为的发生,进而导致产量提高受到限制和伤残率的上升,同时蟹种质量也受到影响。
[0005]1.缺氧:在夜间或者闷热天气,池底氧气含量很低,局部聚堆现象加剧了缺氧情况,往往出现环境胁迫下应急反应,影响河蟹正常生长,甚至缺氧死亡。通常,缺氧条件下河蟹会通过主动趋利避害,爬向岸坡水浅处或借助水花生爬向水面氧气含量高的区域,但是蟹种间聚堆阻碍了河蟹主动运动,这进一步加剧了缺氧造成伤害。
[0006]2.残杀:河蟹每一次脱壳都是个体生长的关键时期,刚退壳的螃蟹体表柔软,易受到敌害生物侵袭,包括同类的残害,因此水花生等遮蔽物对脱壳期河蟹的保护作用非常关键。在高密度养殖状态下,蟹之间空间距离很小,刚脱壳的螃蟹无处躲藏,加剧了互相之间残害的频率,造成养成的扣蟹短腿残值率很高,有的甚至达到10%以上,严重影响了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方法包括养殖池塘选择、3月份池塘清整、3月
底和4月下旬水草栽种、放苗前3天培育天然饵料、5月份苗种放养、养殖管理及起捕收获;所述养殖管理包括采用“四定”投喂法进行饲料投喂、水质调控措施、水草管理措施、增氧措施以及防病措施;根据蟹种大小和水温情况在池塘无水草区域阶梯式投放若干个供蟹种攀爬的培育装置;
[0010]所述移栽水草为3月底移栽以水花生为主的水草,按条状布置且每口池塘种植3条,每条宽5

6米;移植时水花生按棵距40厘米行距50厘米布置;4月下旬移栽轮叶黑藻,在种植水花生的空隙处移栽轮叶黑藻,每亩种植100千克;
[0011]所述苗种放养的苗种为长江水系亲本繁育大眼幼体苗,选择规格和体色一致且活动能力强的大眼幼体;规格14万只/千克

16万只/千克;每亩放养量为2.5

3.5千克;
[0012]所述“四定”投喂法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饲料。
[0013]其进一步的方案为:
[0014]选择的养殖池塘条件为:池底底质为泥沙质,且淤泥深度不超过30厘米,池塘面积为5

10亩,池塘水深1.2

1.3米;池塘设有用于防逃的铝板,并采用土工膜与聚乙烯网片双层护坡;
[0015]所述池塘清整具体包括采用含量为32

35wt%的漂白粉50

55千克/亩带水清塘,将漂白粉均匀溶解于塘中。
[0016]其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培育天然饵料为每亩使用有益菌0.5千克加育藻素1千克,同时泼洒扩繁后的小球藻液0.5千克/亩开始肥水。
[0017]其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饲料投喂包括:
[0018]早期:大眼幼体放养3天后投喂蛋白含量≧42%的大眼幼体开口专用饲料,每日投喂量占蟹苗总重量的12%

15%,每日投喂2次,上午7:00投喂量占投喂总量的30%,下午17:00投喂量占投喂总量的70%;7天后投喂蛋白含量≧40%的幼蟹专用料,每日投喂量占蟹苗总重量的8%

12%,并根据摄食情况增减投喂量;
[0019]中期:7

8月,蟹种规格在300

500只/千克时,投喂蛋白含量在32%

36%的饲料,每天勤查饵料台,观察吃食情况,每口池塘设置饵料台3只,每只60厘米*60厘米;
[0020]后期:9

10月,蟹种规格到达80

300只/千克时加大投喂量,且饲料蛋白含量提高到40%,10月底开始投喂黑水虻育肥。10月初开始及时采用地笼和人工方法捕捞绿蟹,避免残杀黄蟹,同时减少绿蟹的吃食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扣蟹成活率。
[0021]其进一步的方案为:
[0022]所述水质调控措施为:5月初苗种放养时水位控制在40

60厘米,7

8月水位在100

120厘米,9

10月水位在80

100厘米,12月至次年2月水位在120厘米以上;5

6月使用小球藻、育藻素及有益菌肥水调水,7

8月使用小球藻、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调节水质,9

10月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调节水质;每7

10天使用一次生物底改;每口池塘每日的换水量在8

12厘米。
[0023]其进一步的方案为:
[0024]所述水草管理措施包括:5月份,当4期蟹苗将轮叶黑藻采食完时及时捞出下风处的轮叶黑藻根茎部分;6月中旬后稀疏水花生;9月每亩使用50克杀虫剂喷洒在水花生叶面上以防治水花生叶甲虫害。
[0025]其进一步的方案为:
[0026]所述增氧措施:在池塘内使用增氧设备,6月中旬开始在晴天中午增氧2

3小时并且每天凌晨12:00

8:00增氧,使水体24小时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0027]其进一步的方案为:
[0028]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塘选择、3月份池塘清整、3月底和4月下旬水草栽种、放苗前3天培育天然饵料、5月份苗种放养、养殖管理及起捕收获;所述养殖管理包括采用“四定”投喂法进行饲料投喂、水质调控措施、水草管理措施、增氧措施以及防病措施;根据蟹种大小和水温情况在池塘无水草区域阶梯式投放若干个供蟹种攀爬的培育装置;所述移栽水草为3月底移栽以水花生为主的水草,按条状布置且每口池塘种植3条,每条宽5

6米;移植时水花生按棵距40厘米行距50厘米布置;4月下旬移栽轮叶黑藻,在种植水花生的空隙处移栽轮叶黑藻,每亩种植100千克;所述苗种放养的苗种为长江水系亲本繁育大眼幼体苗,选择规格和体色一致且活动能力强的大眼幼体;规格14万只/千克

16万只/千克;每亩放养量为2.5

3.5千克;所述“四定”投喂法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饲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的养殖池塘条件为:池底底质为泥沙质,且淤泥深度不超过30厘米,池塘面积为5

10亩,池塘水深1.2

1.3米;池塘设有用于防逃的铝板,并采用土工膜与聚乙烯网片双层护坡;所述池塘清整具体包括采用含量为32

35wt%的漂白粉50

55千克/亩带水清塘,将漂白粉均匀溶解于塘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天然饵料为每亩使用有益菌0.5千克加育藻素1千克,同时泼洒扩繁后的小球藻液0.5千克/亩开始肥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蟹种产量的培育蟹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投喂包括:早期:大眼幼体放养3天后投喂蛋白含量≧42%的大眼幼体开口专用饲料,每日投喂量占蟹苗总重量的12%

15%,每日投喂2次,上午7:00投喂量占投喂总量的30%,下午17:00投喂量占投喂总量的70%;7天后投喂蛋白含量≧40%的幼蟹专用料,每日投喂量占蟹苗总重量的8%

12%,并根据摄食情况增减投喂量;中期:7

8月,蟹种规格在300

500只/千克时,投喂蛋白含量在32%

36%的饲料,每天勤查饵料台,观察吃食情况,每口池塘设置饵料台3只,每只60厘米*60厘米;后期:9

10月,蟹种规格到达80

300只/千克时加大投喂量,且饲料蛋白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勃任黎华潘云生李微蒋明龚叶平马庆男李菲岳蒙蒙陆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