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光片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04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光片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滤光片结构包括:第一透光片、第二透光片、第一弹性膜层以及控制组件;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相对设置;第一弹性膜层分别与第一透光片以及第二透光片连接,第一弹性膜层、第一透光片与第二透光片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中填充有截止流体,截止流体用于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控制组件分别与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相对靠近或者远离。制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相对靠近或者远离。制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相对靠近或者远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光片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滤光片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制造技术也得到快速的提升,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拍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使照片的成像颜色以及亮度满足个性化需求,通常在摄像头模组上增加滤光片,以对进入图像传感器的光线进行选择。
[0003]现有技术中的滤光片通常针对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进行过滤,摄像头模组上增加滤光片后,则会根据该滤光片的滤光特性拍摄出对应参数的照片。
[0004]现有技术中,当用户需要切换拍摄场景时,由于滤光片功能单一,无法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往往需要更换拍摄设备,导致摄像头模组使用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滤光片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滤光片功能单一,无法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导致摄像头模组使用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光片结构,所述滤光片结构包括:第一透光片、第二透光片、第一弹性膜层以及控制组件;
[0008]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相对设置;
[0009]所述第一弹性膜层分别与所述第一透光片以及所述第二透光片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膜层、所述第一透光片与所述第二透光片之间形成容纳腔;
[0010]所述容纳腔中填充有截止流体,所述截止流体用于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
[0011]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相对靠近或者远离。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图像传感器以及上述的滤光片结构;
[0013]所述镜头位于所述第一透光片远离所述第二透光片的一侧;
[0014]所述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透光片的一侧;
[0015]所述镜头、所述滤光片结构以及所述图像传感器沿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设置。
[001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头模组。
[0017]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0018]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光线强度;
[0019]在所述光线强度大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相对远离,所述容纳腔中的所述截止流体向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之间的间隙流动;
[0020]在所述光线强度小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相对靠近,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之间的间隙中所存在的截止流体,流向所述容纳腔中。
[002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相对设置,且在控制组件的作用下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之间形成间隙,在间隙的边缘处设置有与间隙连通的容纳腔,容纳腔由第一弹性膜层形成。在容纳腔内填充有截止流体,截止流体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在拍摄场景需要使用滤光片时,可控制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相对远离,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的间隙打开,截止流体能够由容纳腔中流入间隙中,此时滤光片功能开启,以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拍摄场景不需要使用滤光片时,可控制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相对靠近,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的间隙闭合,间隙中的截止流体被挤压至容纳腔中,此时滤光片功能关闭。通过控制第一透光片和第二透光片的相对位置,即可控制滤光片功能的开启与关闭,大大提升了摄像头模组使用的灵活性。
[0022]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Ⅰ处的放大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中Ⅱ处的放大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模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4中Ⅲ处的放大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5中Ⅳ处的放大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滤光片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0]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滤光片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1]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0032]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模组的控制方法虚拟装置流程图;
[0033]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0

滤光片结构;20

镜头;30

图像传感器;40

环境光线;101

第一透光片;102

第二透光片;103

控制组件;104

容纳腔;105

避让槽;106

支架;1031

第一导线;1032

第一磁性件;1033

第二磁性件;1034

第三导线;1035

第四导线;1036

第三磁性件;1037

第四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3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光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结构包括:第一透光片、第二透光片、第一弹性膜层以及控制组件;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性膜层分别与所述第一透光片以及所述第二透光片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膜层、所述第一透光片与所述第二透光片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填充有截止流体,所述截止流体用于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相对靠近或者远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相对远离时,所述容纳腔中的所述截止流体向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之间的间隙流动;在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相对靠近时,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之间的间隙中的所述截止流体流向所述容纳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导线、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一透光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二透光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线通第一电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互相吸引,以驱动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相对靠近;在所述第一导线通第二电流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互相排斥,以驱动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相对远离;其中,所述第一电流的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流的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三导线、第四导线、第三磁性件以及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一透光片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磁性件与所述第二透光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导线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电连接,所述第四导线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三导线通第三电流,所述第四导线通第四电流时,所述第三磁性件和所述第四磁性件互相吸引,以驱动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相对靠近,其中,所述第三电流的方向与所述第四电流的方向相反;在所述第三导线和所述第四导线均通第三电流时,所述第三磁性件和所述第四磁性件互相排斥,以驱动所述第一透光片和所述第二透光片相对远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气缸、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透光片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透光片铰接;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以及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铰接轴共同铰接;所述气缸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威谢崴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