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羧基丁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9603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羧基丁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安全防护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羧基丁腈乳液,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羧基丁腈胶乳100份、乳化稳定剂0.1~1份、硫磺0~5份、氧化锌分散液0.1~0.8份和助剂0.5~3份,其中所述氧化锌分散液中氧化锌的粒径D50≤0.5μm,D90≤0.8μm,且氧化锌分散液的pH值为10~12;所述羧基丁腈胶乳的羧基含量为3~9wt%,所述羧基丁腈乳液的pH值为9~11。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氧化锌分散液的粒径控制和羧基丁腈胶乳的羧基含量控制协同改善了手套的柔软性和拉伸强度,且通过氧化锌分散液的pH值控制和羧基丁腈胶乳的羧基含量控制达到了对羧基丁腈乳液体系的pH值的控制,得到了稳定的羧基丁腈乳液体系,改善以羧基丁腈乳液制得的手套的漏水率。水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羧基丁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防护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羧基丁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对卫生意识逐渐增强,一次性手套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尤其是使用方便、功能性更强的丁腈手套。丁腈手套与乳胶手套相比,不含乳胶中易使人体过敏反应的蛋白质,不易致过敏,并且价格便宜;与PVC手套相比,具有更好的耐油性、耐溶剂性,防穿刺、耐撕扯、较高的抗张强度、极好的耐磨性能以及穿戴舒适性等。丁腈手套已经广泛使用在医疗、食品、化工、汽修、农业等各个领域。
[0003]目前,丁腈手套品种较多,大多数丁腈手套采用硫磺作为硫化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BZ)作为促进剂,氧化锌作为活性剂,通过浸渍预硫化丁腈胶乳、成型、沥滤、硫化、表面处理、干燥等工艺制成。其中氧化锌中的锌离子与羧基丁腈胶乳中的羧基形成离子键,对手套的拉伸强度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但是氧化锌的加入会对手套的柔软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且传统的丁腈手套生产一般采用氯洗的方式进行表面处理,氧化表面的双键,降低手套表面的粘性,提高手套的穿戴舒适性。氯洗一般采用液氯气化在进一步溶解的方式制得,所需要的氯浓度一般为500

800PPM。液氯属于高危化学品,吸入人体能严重中毒,有剧烈刺激作用和腐蚀性,在日光下与其它易燃气体混合时发生燃烧和爆炸泄漏后风险极大。经过氯洗后的手套表面会明显的变硬,手套的拉伸强度会有一定的提高,但是柔软性会明显降低。
[0004]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透气防滑手套的高分子乳液,包括胶乳、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硫磺、硫化促进剂、硫化促进助剂、抗氧剂、发泡剂、增塑剂、增稠剂和颜料,以编织内衬为手套内胆上形成高分子涂层,在未固化的高分子涂层表面喷洒水溶性粒状晶体,待高分子涂层固化后用水将水溶性粒状晶体溶解,从而在高分子涂层上形成大量微孔而形成凹凸状结构,使手套具有优异的防滑效果、良好的透气性。但是该高分子乳液并不能很好解决丁腈手套的拉伸强度降低的问题,也无法很好地解决柔软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丁腈手套制备中无法同时实现拉伸强度和柔软性改善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羧基丁腈乳液,通过加入特定的氧化锌粒子,在提升丁腈手套的拉伸性能的同时还能保证丁腈手套的柔软性不会明显降低。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羧基丁腈乳液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羧基丁腈乳液在制备丁腈手套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丁腈手套。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丁腈手套的制备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一种羧基丁腈乳液,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0012]羧基丁腈胶乳100份、乳化稳定剂0.1~1份、硫磺0~5份、氧化锌分散液0.1~0.8份和助剂0.5~3份,
[0013]其中所述氧化锌分散液中氧化锌的粒径D50≤0.5μm,D90≤0.8μm,且氧化锌分散液的pH值为10~12;
[0014]所述羧基丁腈胶乳的羧基含量为3~9wt%,
[0015]所述羧基丁腈乳液的pH值为9~11。
[0016]其中,需要说明的是:
[0017]本专利技术的羧基丁腈乳液中羧基丁腈胶乳的羧基含量至关重要,羧基含量过低影响胶乳的极性,影响与锌离子的交联密度,进而影响手套的拉伸强度,羧基含量过高不仅会降低柔软性(断裂伸长率),且整个羧基丁腈乳液体系的pH值难以控制,容易破乳,会影响最终的羧基丁腈乳液的稳定性,制备得到的羧基丁腈乳液制品,例如丁腈手套,在一次成膜容易形成细微缺陷,产品的漏水率也较高。
[0018]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锌分散液的性能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氧化锌分散液中氧化锌的粒径会影响手套的柔软性(断裂伸长率),粒径过高则柔软性能的改善效果不佳,氧化锌粒径过低则不利于保持拉伸性能,另一方面,氧化锌分散液的pH值也必须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氧化锌分散液的pH值也同样会影响最终羧基丁腈乳液体系的pH值的控制,影响整体的稳定性,从而在制品制备过程中容易形成细微缺陷,产品的漏水率较高。
[0019]氧化锌的加入会对手套的柔软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锌的粒径D50≤0.5μm,D90≤0.8μm,极大降低了现有加入氧化锌的粒径,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锌离子的利用率,降低浸渍胶乳中氧化锌的加入量,减少Zn离子与丙烯腈形成的离子键密度,同时适当提高交联剂硫磺的含量,提高交联密度,以此来保证手套拉伸强度,同时增加手套的柔软性。
[0020]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羧基丁腈乳液中以氧化锌和/或硫磺作为交联剂,其中硫磺可以促进羧基丁腈胶乳交联形成网状结构,氧化锌可以通过离子键合交联羧基丁腈胶乳,均匀分散在羧基丁腈胶乳交联形成网状结构中,从而进一步提升羧基丁腈乳液制品,例如丁腈手套的拉伸强度。
[0021]本专利技术的羧基丁腈乳液的pH值为9~11,可以通过加入常规的碱控制,胶乳的pH过高或者过低都容易破坏胶乳颗粒表面的乳化剂层,从而出现破乳絮凝的情况,无法得到羧基丁腈乳液,影响漏水性能。
[0022]优选地,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0023]羧基丁腈胶乳100份、乳化稳定剂0.1~1份、硫磺1~3份、氧化锌0.2~0.6份和助剂1~2份。
[0024]优选地,所述氧化锌的粒径D50为0.2~0.3μm,D90为0.5~0.7μm。
[0025]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乳化剂可以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二丁基萘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羧基丁腈乳液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优选添加其他助剂,以重量份计,所述助剂包括:促进剂0.1~0.5份、分散剂0.05~0.1份和抗氧剂0.5~1份。
[0027]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促进剂可以为BZ(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EZ(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PZ(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PX(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8]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分散剂可以为干酪素、扩散剂NF、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9]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抗氧剂可以为甲酚

双环戊二烯丁基化产物(KY

616)和/或亚磷酸酯(PEP

36)。
[0030]本专利技术还具体保护一种羧基丁腈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S1.将氧化锌和羧基丁腈胶乳之外的其他组分分散研磨,得到粒径为5~12μm的分散液;
[0032]S2将氧化锌分散液和S1中的分散液加入羧基丁腈胶乳中,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9~11,得到羧基丁腈乳液。
[0033]其中,需要说明的是:
[0034]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锌分散液可以市购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羧基丁腈乳液,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羧基丁腈胶乳100份、乳化稳定剂0.1~1份、硫磺0~5份、氧化锌分散液0.1~0.8份和助剂0.5~3份,其中所述氧化锌分散液中氧化锌的粒径D50≤0.5μm,D90≤0.8μm,且氧化锌分散液的pH值为10~12;所述羧基丁腈胶乳的羧基含量为3~9wt%,所述羧基丁腈乳液的pH值为9~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羧基丁腈乳液,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羧基丁腈胶乳100份、乳化稳定剂0.1~1份、硫磺1~3份、氧化锌0.2~0.6份和助剂1~2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羧基丁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的粒径D50为0.2~0.3μm,D90为0.5~0.7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羧基丁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稳定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二丁基萘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羧基丁腈乳液,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助剂包括:促进剂0.1~0.5份、分散剂0.05~0.1份和抗氧剂0.5~1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羧基丁腈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可以为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乙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武陈平绪叶南飚丁超戴剑夏超王业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