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95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旨在解决市场上保暖性好的针织内衣抗菌性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衣本体,内衣本体包括相互缝合的内层以及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设置有腔室,腔室内设置抗菌层,抗菌层包括若干抗菌包覆纱,若干抗菌包覆纱相互交叉形成网状并与外层、内层朝向腔室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外层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内衣本体的抗菌效果,确保了穿着者的身心健康,同时通过氨纶纤维、竹纤维以及异形纤维,提高了抗菌包覆纱的弹性、抗菌性、保暖性等效果,并且通过在腔室内填充鸭绒,进一步提高保暖性。提高保暖性。提高保暖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


[0001]本技术涉及针织内衣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内衣是纺织服装市场最受消费者关注的服装品种之一,有“人体第二皮肤”之称。内衣的主要功能是保暖、吸汗、保护人的体肤以及避免弄污外衣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的内衣还要求能调整人体体型、起某些装饰和保健作用,因此内衣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一般的贴身内衣外,还分出补整内衣、装饰内衣、塑身内衣和练功衣等。
[000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针织内衣,其保暖效果一般较好,而随之带来的是透气性的降低,这就会导致针织内衣的内部容易滋生细菌,影响到穿着者的身心健康。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通过内层、外层、腔室、抗菌层、透气孔之间的配合工作,提高内衣本体的抗菌效果,确保了穿着者的身心健康。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包括内衣本体,所述内衣本体包括相互缝合的内层以及外层,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包括若干抗菌包覆纱,若干所述抗菌包覆纱相互交叉形成网状并与外层、内层朝向腔室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层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抗菌层的设置,提高了内衣本体整体的抗菌效果,减少了细菌的滋生,并且抗菌包覆纱相互交叉的固定在外层上,使得抗菌包覆纱与外层之间具有一部分未接触的空间,确保了从透气孔进入腔室内空气的流通,进而进一步减少了细菌的滋生。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包覆纱包括氨纶纤维、竹纤维以及异形纤维,所述竹纤维以及异形纤固定连接于氨纶纤维的外壁。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纶纤维的弹性优异,使得以其为内纱芯的抗菌包覆纱具有高弹性的效果,竹纤维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效果,包覆在氨纶纤维的外壁使得抗菌包覆纱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而异形纤维的保暖性好,能够提高抗菌包覆纱的保暖效果,并且也能够减少静电的产生。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室内填充有鸭绒。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鸭绒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穿过内层与人体接触,提高保暖效果。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孔的孔壁上嵌有若干纳米银离子颗粒。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纳米银离子颗粒的抗菌效果,提高了外层的抗菌效果,进而提高内衣本体整体的抗菌的效果。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采用中空纤维与醋腈复合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纤维的保暖性优异,而醋腈复合纤维具有保暖抗菌的同时兼具耐磨抗静电等特性,以此提高内层的保暖、抗菌以及抗静电等特性。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朝向人体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颗粒。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内层朝向人体一侧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内层与人体接触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保暖效果。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通过内层、外层、腔室、抗菌层、透气孔之间的配合工作,提高内衣本体的抗菌效果,确保了穿着者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4]图中:1、内层;2、外层;3、腔室;4、抗菌层;5、抗菌包覆纱;6、氨纶纤维;7、竹纤维;8、异形纤维;9、鸭绒;10、纳米银离子颗粒;11、凸起颗粒;12、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如图1

图4所示,包括内衣本体,内衣本体包括相互缝合的内层1以及外层2,内层1与外层2之间设置有腔室3,腔室3内设置抗菌层4,抗菌层4包括若干抗菌包覆纱5,若干抗菌包覆纱5相互交叉形成网状并与外层2、内层1朝向腔室3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外层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2;
[0029]抗菌包覆纱5包括氨纶纤维6、竹纤维7以及异形纤维8,竹纤维7以及异形纤固定连接于氨纶纤维6的外壁,氨纶纤维6的弹性优异,使得以其为内纱芯的抗菌包覆纱5具有高弹性的效果,竹纤维7具有较好的抗菌、抑菌效果,包覆在氨纶纤维6的外壁使得抗菌包覆纱5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而异形纤维8的保暖性好,能够提高抗菌包覆纱5的保暖效果,并且也能够减少静电的产生;
[0030]腔室3内填充有鸭绒9,鸭绒9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穿过内层1与人体接触,提高保暖效果;
[0031]透气孔12的孔壁上嵌有若干纳米银离子颗粒10,利用纳米银离子颗粒10的抗菌效果,提高了外层2的抗菌效果,进而提高内衣本体整体的抗菌的效果;
[0032]内层1采用中空纤维与醋腈复合纤维经纬编织而成,中空纤维的保暖性优异,而醋腈复合纤维具有保暖抗菌的同时兼具耐磨抗静电等特性,以此提高内层1的保暖、抗菌以及抗静电等特性;
[0033]内层1朝向人体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颗粒11,增大内层1朝向人体一侧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内层1与人体接触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保暖效果。
[0034]本技术的原理为:利用腔室3内抗菌层4的设置,提高了内衣本体整体的抗菌效果,减少了细菌的滋生,并且抗菌包覆纱5相互交叉的固定在外层2上,使得抗菌包覆纱5与外层2之间具有一部分未接触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包括内衣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衣本体包括相互缝合的内层(1)以及外层(2),所述内层(1)与外层(2)之间设置有腔室(3),所述腔室(3)内设置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包括若干抗菌包覆纱(5),若干所述抗菌包覆纱(5)相互交叉形成网状并与外层(2)、内层(1)朝向腔室(3)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层(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针织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包覆纱(5)包括氨纶纤维(6)、竹纤维(7)以及异形纤维(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元海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灿鸿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